高度中央集權——淺析明代猖獗的特務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導讀:特務制度並不是明朝獨有的,只要實施中央集權統治的王朝,一般都有特務機構,比如三國時代曹魏集團的“校事府”;再比如唐代武周時期的“內衛”;宋朝的“皇城司”;清朝雍正時期的“粘杆處”,但是這些特務機構相比明朝的特務組織來說,那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明朝的特務組織不但機構多樣而且門類複雜,比如著名的錦衣衛,臭名昭著的東廠和西廠,還有不太為人知的內行廠等。所以明朝是我國封建王朝特務政治的巔峰和集大成者。

為何明朝的特務政治如此猖獗呢?


高度中央集權——淺析明代猖獗的特務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一、特務和獨裁是一對孿生兄弟

如果我們想要搞明白明代的特務政治為何如此猖獗,就必須首先搞清楚明朝政權極端變態的中央集權化。

遍覽中國5000年曆史,從秦朝建立,開始實行中央集權化統治,直到明朝,中央集權達到了巔峰。為何說明朝將中央集權推到了巔峰呢?其他的先放下不說,其典型表現就是廢除推行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

宰相,從來都是統率百官,綜理機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百官鰲首,是皇帝和百官之間的橋樑和紐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適當牽制帝王們的獨斷獨行,使極端專制獨裁如一潭死水般的政治生活得到一點點調劑,微微削弱一點皇帝的權柄,雖然這個削弱可能微不足道。

但是明代的皇帝們不想讓自己的權柄受到一點點羈絆。明代的開國之君朱元璋統御天下之後,剛開始還裝模作樣地依照元朝舊制,設立中書省,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還有丞相,比如李善長、徐達、胡惟庸、汪廣洋,但這四位也是有明一代僅有的四位丞相。

不久以後,朱元璋就感到宰相權柄有點重,總是偶爾能抻著自己,弄得自己不太舒服,於是便在洪武十三年以丞相胡惟庸造反為藉口,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牽連殺戮三萬餘人。

《明史—職官志一》中是如此記述的:

“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之”。

這下朝堂清淨了,宰相的權利被六部瓜分,那誰來實質上承擔宰相的職能並統籌百官呢?——只能是皇帝陛下自己了。 所以,明代的中央集權不同於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因為它不僅僅是集權於中央政府,而是集權於皇帝自己一人,是典型的超級集權化的獨裁政治,一切政務全取決於這個大獨裁者,所以說它是巔峰,因為這集權集到這種程度,不可能更徹底了。


高度中央集權——淺析明代猖獗的特務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至於明仁宗朱高熾之後的“內閣”,表面看起來與宰相有相同之處,所以許多人稱之為“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但實際上差別很大,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個樣子,比如黃宗羲曾黯然評價:

或謂後世之入閣辦事,無宰相之名,有寧相之實也,曰:不然。入閣辦事者,職在批答,猶開府之書記也,其事既輕,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內授之,而後擬之,可謂有其實乎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原來有宰相幫忙,現如今沒有宰相,舉國上下的全部政務都壓在皇帝一人身上,要想方方面面都處理地妥妥當當,就算這個皇帝是個超人,那也是絕不可能的。

怎麼辦呢?皇帝們就不得不找一些可以被自己信任的人來幫忙處理,那麼誰是合適的人選呢?這些朝廷大臣肯定不被信任,否則胡惟庸、汪廣洋們就不會被整得那麼慘了。

皇帝要找能信得過的人,就只能在自己身邊找,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找,說到這裡,這個角色已經呼之欲出了。宦官就是一天到晩跟在他身邊,也是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知冷知熱,而且還是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政治理想和陰謀抱負的一群人。因為他們必須依靠皇帝和皇權才能生存下去,所以,

宦官們就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這一幫忙不打緊,大量的國家政權便毫無懸念地落在這些宦官手中。這些幫皇帝忙的宦官在明代有一個統一的稱謂——“司禮太監”,他們才是真的“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比如黃宗羲就曾慨嘆地說:

吾以謂有宰相之實者,今之宮奴也。蓋大權不能無所寄,彼宮奴者,見宰相之政事墜地不收,從而設為科條,增其職掌,生殺予奪,出自宰相者,次第而盡歸焉。有明之閣下,賢者貸其殘膏剩馥,不賢者假其喜笑怒罵,道路傳之,國史書之,則以為其人之相業矣。

現在國家大權既然都已經落到皇帝身邊的太監手中,這些太監就成為走在皇帝這頭猛虎前面的狐狸,內閣六部必然俯首聽命,馬首是瞻。獨裁統治發展到這種地步,也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奇葩得可以了。

而這種特殊政體帶來的衍生物之一,就是明代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特務制度,之後隨著這種局面的逐步演化,畸形政體所衍生的特務制度也就逐漸地將自己的爪牙滲透到了明代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度中央集權——淺析明代猖獗的特務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二、明朝的特務制度是怎樣逐步建立起來的

皇帝既然不信任朝堂上的百官,而是把政權交給自己身邊的宦官。事情進一步往下發展,這種不信任逐漸就會演化為不放心。百官可能是因為實在太憋屈或是想要為自己爭取一點點權利出來,在背後不可避免地要“誹謗”一二。而這樣的議論和所謂的“誹謗”必然為皇帝和宦官所不容。

剛開始的時候皇帝很有可能只是臨之以威,用鞭笞屠殺來鎮壓和扼殺官員們的不滿情緒。百官被打怕了,殺怕了,不敢明著說了,只能暗地裡討論,著書立說,甚至是腹誹。皇帝表面聽不到抱怨了,但心裡一定非常擔心,他特別想知道都是誰在背後說他的壞話,罵他的娘,那麼調查和偵察的手段,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獨裁統治到了這種程度,皇帝的獨裁權威必然是容不得半點質疑的。朝堂上面,皇帝一人就可以操控場面,那麼朝堂之外呢,外放的官員們是不是也有人悄悄地躲起來,在嚼我的閒話,在看我的笑話,在影響我的消化,皇帝和宦官如果一直潛在深宮,自然是無法得知的。那麼派人駐守各地,監察各地官員就成為必然選擇。

獨裁統治到了最囂張、最誇張的時候,皇帝開始懷疑一切,不但不信任自己的大臣,還軍隊和普通老百姓都不信任。皇帝覺得自己必須隨時都能夠知道宮牆之外所有軍民百姓的吃喝拉撒睡,甚至包括市井之間聊天的閒話,以便維護統治。

所以,為了監察一切,特務調查制度隨之興起。


高度中央集權——淺析明代猖獗的特務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結語:明代的特務制度之所以能夠蓬勃地發展起來。主要是因為統治者想要實行更加嚴密的高壓統治,而這嚴密的高壓統治大大地刺激和促進了特務制度的擴大、加強和深化

,於是這個日漸囂張的特務網便如火如荼地在大明各地逐漸鋪開。

當特務政治和獨裁統治一拍即合,緊隨而來的就是血雨腥風。

End



我是聚讀君,歡迎關注我的賬號@聚讀歷史,帶你用文字調劑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