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未来五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房子、房价,一直是我们绝大多人关心的话题。

针对这篇文章我先阐明我自己的观点:

  1. 对于名下有投资性房产的人,接下来的五年,每一年都是最好的逃亡之年;
  2. 对于想要购房居住的人,接下来的每一年,都相对于前一年是更好的买点。

今天不谈‘国际汇率’、‘租售比’之类的话题,太深奥繁琐,不是每个关心房价的人所能理解的。

今天就从房子最基本的事实进行分析:房子本身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珍藏的,房子也是有寿命的,不会像艺术品那样珍藏保值并升值,中国只有极少数的地方具备地理优势之外,其他的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房子。

从经济学里最基本的“供需关系”出发,来谈谈未来几年内房价的走势。

首先,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必须认清:房价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

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房价是极其不合理的,如果说现在的90后只有少数人买不起合适的房子,那就是个人的问题;那很多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努力的奋斗拼搏之后还是买不起合适的房子,那就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这里指的“合适的房子”,是指与自身身份、城市环境相匹配的房子。

“供需关系”中的“供”不难理解,房子剩余量还是后很多的,接下来就分析分析这个“需”:

1.婴儿潮:

未来五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有三次婴儿潮(以出生人口大于2000万计算)

第一波婴儿潮:1949年-1958年

第二波婴儿潮:1962年-1975年

第三波婴儿潮:1981年-1997年

以结婚年龄计算:

据中国妇联统计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报告》,目前中国平均结婚年龄在26周岁;则:

1997+26=2023;

以读书时间计算:

大学生本科毕业大约23岁,研究生毕业大约25.5岁,这时候他们尚且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房子的首付,假设,本科毕业生,工作3年后开始购房,研究生工作1.5年后开始购房(为什么研究生工作1.5年,因为研究生工资高嘛)。那么:

1997+[(23+3)+(25.5+1.5)]/2=2023.5;

这是一个估计值,其中误差大概率在正负1.5以内,不影响我接下来的推论。

以上两个数据表明,最后一个婴儿潮,就是1997年出生的人,最迟在2023年购房,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的末尾阶段,也就是说,大约过了2023年,中国购房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即便是卖了过渡房,再买了改善房,这中间也不存在增量。

2.人口老龄化:


未来五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以前两波婴儿潮推算即将到来的老龄化人口去世情况:

1949+75=2024;

1975+75=2050.

2024年到2050年,必定是中国最艰难的一段,因为这27年间,我们国家会每年去世2000万人,未来六年出生人口在1500万(几乎无可能,必定少于这个数),大约在2021-2022年,出生和死亡人口持平,之后必定就是负增长。

未来五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2022年后,会有多少购房者呢?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进行估算,假设2022年后的购房者,必定是结婚者,按照上面的统计,这些人大约26岁,那他们出生的年份就是1996年。这一年的人口出生约为2000万人,按照夫妇两人组建一个家庭,则就需要1000万套房子,而逝去的人大约在1600万人左右,也就是大约800万套房子,也就是说明还没到去世的人腾出的房子比新组建的家庭所需要的房子多。

但是把时间线划到2024年呢?这一年去世人口大约在2000万人,而新组建的家庭的人由1998出生人决定,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约在1900万左右。这一年,以为着,去世的人腾出的房子,比新组建家庭所需要的房子,多出太多了。这里并不是说,年轻人会去买去世的人留下的老房子,而是想表明,这一年以后,中国房地产的“折旧率将会”突飞猛进。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房子一年比一年剩余。到时候,马云说的“未来的房子是白菜价”还真会实现。落后地区为吸引人才而赠送房子也不是没有可能。马云是在2017年说的“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就是2025年之后,和文章上面的推断的2024年之后基本吻合。

房地产全国范围内基本不能涨了(当然不排除有些地方最后灵光乍现式的浮动),目前全国房子最保值的当属一线城市以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地快的房子,即便是这些个城市,非核心地块的房子也不具备保值功能。

对于手头有投资性房产的人来说,接下来的五年,每一年都是最好的逃亡之年;对于想买房居居住的人,接下来的每一年,都相对于前一年是更好的买点。

五年后,房地产就是马云说的“白菜价”


未来五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