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零報告”天天“打Call”,裝了“紅黃綠”出行方便

疫情的非常時刻,每天早上8時,上海各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都會向市防控辦“打Call”,提交前一天0至24時轄區內的發熱篩查情況,這就是本市實施的新冠肺炎發熱篩查“零報告”制度。同時,“掃碼”的瀟灑動作,也成為市民們工作生活的“新常態”。

用了“零報告”天天“打Call”,裝了“紅黃綠”出行方便

圖說:“零報告”天天“打Call”。(高行鎮供圖 下同)

解密零報告“密碼”

3月21日深夜,浦東高行鎮森蘭金地居民區書記劉鑫楠在忙碌一天後,記錄下當天的一串數字“密碼”,其中包括累計和新增排摸湖北抵滬人員、重點國家入境、居家隔離人員、轉送集中觀察點、密接者人數等。

“從疫情開始不久,一套‘零報告’制度隨即實施。制度明確了由誰來負責落實某個群體的體溫監測及發熱篩查,落實統計的歸口,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發現疫情後該向哪裡報告、單位發現向誰報告、社區發現向誰報告、最後誰來彙總。這個辦法可以促進社區及時發現、實時上報、快速處置,並督促發熱人員及時就診。”高行鎮防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

“紅黃綠”三色“管住腿”

“你是誰?”

“你從哪裡來?”

“你要到哪裡去?”

許多小區封閉管理後,進出人員都會面臨這樣有“哲學範”的詢問。但對高行人來說,進出時只需要一個動作:掃碼。

用了“零報告”天天“打Call”,裝了“紅黃綠”出行方便

圖說:“紅黃綠”三色“管住腿”

如何快速、便捷、準確地讓來滬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和健康狀況申報?高行鎮依託上海“一網通辦”的“隨申碼”(健康動態碼),使上述問題迎刃而解。高行鎮各單位將“隨申碼”運用到返滬人員服務管理之中,通過“綠、黃、紅”三色動態管理,從空間、時間和人際大數據分析,準確掌握來滬人員健康狀況,並採取針對性的管理辦法,管住重點人、放行健康人。這不僅大幅度降低了一線防控人員手工登記的工作量,還使基層的精準防控效率大大提升。

森蘭尚城居民區書記陳杰介紹,隨申碼現有紅、綠、黃三種顏色,顯示紅色的,說明是未解除醫學管理措施、確診未出院、疑似未排除等人員,需要隔離;顯示黃色的,說明是重點地區來滬未滿14天的人員,需要觀察;顯示綠色的,說明是未見異常或已解除醫學管理措施的人員,可以通行。

在上海,“隨申碼”已成為整座城市精準防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人們在瀟灑的“掃碼”動作中,安全穿行在園區、社區、樓宇……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