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推動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黃輝

據瞭解,全國目前已有28個省(區、市)3714家A級旅遊景區恢復對外營業。此外,陝西、上海、四川等地180多家博物館恢復開放。除了旅遊業回暖,隨著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此前被疫情抑制、凍結的消費需求也將很快得到釋放。據統計,目前,全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開業率超過90%。

為挽回因疫情造成的損失,各地緊鑼密鼓復工復產。目前,北京市商務樓宇復工率已超9成;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湖北省,截至3月17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已經達到7629家,復工率接近一半。

復工復產勢在必行

復工復產對中國和世界而言都是勢在必行,從湖北一省即可管窺一斑。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王祺揚說,汽車行業是湖北的第一大產業,在全國佔重要比重。在湖北,除了整車廠家之外,還有1000多家零部件企業,供應全國及出口。如不能及時復工復產,對全國汽車產業鏈甚至全球汽車產業鏈都會產生較大影響。湖北的磷肥產業如不復工,春耕生產、農業生產將會受到較大影響。此外,湖北一些電子類、光纖通信等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復工復產勢在必行。

“中國的復工復產對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抗疫物資的生產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等都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丁純表示,“任何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想要割斷跟中國的聯繫都是不可能的。”

精細化管理適應新需求

疫情之下,使用健康通行碼正成為生活新常態。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地依託全國一體化平臺,深入推廣健康通行碼互信互認應用,作為交通卡口、居住小區、公共場所的通行憑證。現在,絕大多數地區可實現一碼通行。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當前輸入性風險不斷增加。這一形勢下,在對境外來京人員實施嚴格防控措施的同時,北京市針對市民吃住行等方面出臺10條措施應對復工復產所需。物流出行方面,允許和規範快遞、外賣人員進入社區(村)利用無接觸配送設施進行配送。餐飲方面,在“首都之窗”政務網上公佈並更新具有“點對點”配送的食材供應配送企業、蔬菜直通車企業名單。

3月20日起,作為全國疫情防控重中之重的武漢市,在繼續保持社區團購基礎上,將有序開放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商業網點,允許居民有條件地外出購物。被認定為無疫情社區(村)的,社區(村)內商貿連鎖企業經營的商業網點,可以每天9時至17時恢復對社區(村)居民個人正常營業。

動態調整實現精準防控

復工復產時不我待,疫情防控不可鬆懈。如何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階段性變化,統籌抓好各項工作,各地都在積極探索。

湖北省自3月11日起以縣域為單位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的防控措施,企業分類分時、有條件地復工復產。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風險劃定標準,以縣市區為單位劃分低、中、高風險區,每三天動態評估調整一次。湖北省根據行業特點、企業性質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要求影劇院、棋牌室、遊藝廳、書店、網吧、舞廳、酒吧、美容店、健身房、培訓機構、堂食類餐飲等企業,原則上在疫情解除前不得復工復產。

在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會為勞動者和企業帶來健康與經營的風險。“可以通過補貼購買責任險的方式,儘可能地為勞動者提供更多保障,同時減輕企業負擔。”某金融公司專家張建斌建議。北京市於3月17日出臺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險,保險期限3個月,由財政資金按照實際參保保費的50%進行補貼。

政府擔負起疫情防控和屬地管理責任。上海市出臺《企業復工指南》,一圖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前準備、復工後管理,並要求企業所在區、街(鎮)、園區應加強對企業復工的指導監督,特別強調強化過程管理和動態管理,做到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不誤。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8067953786423874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