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人員種種“不適”背後的文化衝突

歐美疫情升級,海外華人紛紛回國,一些問題相繼浮現,一時民議四起、網絡沸騰。

澳籍華人女子返京拒絕隔離、外出跑步被拜耳果斷辭退。

回國人員種種“不適”背後的文化衝突


澳籍華人女子返京拒絕隔離、外出跑步被拜耳果斷辭退。

回國人員種種“不適”背後的文化衝突

如果在平時,這些“小事”未必會引起注意,因為疫情而突顯放大。

網上的批評集中於回國人員的“要求享受特權”和“自覺高人一等”,不無道理,卻只是表象,更深暴露出的是國內外文化的衝突。

“跑步”與“喝水”確實都是小事情,也是每個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但上述感覺“不適”甚至覺得“人權”受到侵犯的歸國者,忘記了當下所處的環境和國人前期的付出。

他們的種種“不適”,武漢人民已經堅持了兩個多月,至今仍在負重前行。武漢人民的“識大體”“顧大局”,來自於我們文化當中的忍耐品質和集體意識,這些恰恰是受西方文化浸染後的回國人員最稀缺的品質。

中國文化提倡“克己復禮”“反求諸己”,西方文化主張“絕對自由”“充分權利”,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認識的偏差,認識的偏差導致行為的扞格。

前段時間司法部公開徵求關於《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的意見,我發文反對,原因便在於此。以上兩位回國人員說著漢語溝通無礙,也僅僅是疫情之下“回國暫避”,即引起這樣的衝突。如果按現在的《條例》放低門檻,那些對中華文化不甚瞭解、語言溝通存在障礙、又要在國內永久生活的外來人員將會引發怎樣的衝突和矛盾?

兼容幷蓄、民胞物與是中華文化獨特的恢宏氣質,撫近懷遠、萬國來朝也是我們引以自豪的漢唐風度,“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個理想和信心我們非常堅定。

但面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員進來後管理的完善、文化的融合,我們的準備顯然還不夠充分。而外來人員對我們文化的認同程度也不夠深入,這和漢唐時期海外諸國對中華文化羨慕膜拜不可同日而語。前述回國人員之所以表現出讓國人難以接受的“特權思想”,便是因為他們認為我們的文化比起西方仍然落後。

道不同不相與謀,吸引國外人員來華,應本著志同道合的原則先引入那些對中華文化真正認同的有識之士,而不是那些懷揣心思的投機分子。

入國問禁,入鄉問俗。我們也奉勸前述感覺“不適”的回國人員,聽老祖宗的話,遵守我們的法律和要求,尊重我們的付出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