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差,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家長幫助完成。怎麼辦啊?

用戶9600042341610


"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差,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家長幫助完成。怎麼辦啊?"

我是明小爸,一位一直致力於兒童早期教育研究的資深教育工作者,一位一直努力想要儘可能多的幫助父母養育好孩子的教育佈道者,希望我的建議對你能有所幫助!

1、孩子動手能力差誰之錯?

答案是:父母的!

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小白紙,他會按自己的成長節奏往前走。到了他會爬會走時,探索世界的範圍就擴大到了家長視線所及的範圍內,這時他也愛用手來探索,這樣的探索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有一定危險性、不衛生的情況,家長們通常會怎麼做呢?打斷他或者阻止他!你看,孩子的動手能力的鍛鍊就這樣第一次被毀了......後面還會出現無數次這樣的場景。一次次的阻斷,孩子就想是不是我不能做這個做那個呀!

孩子要自己吃飯了,家長說"我來"就去喂他;孩子要穿衣了,家長說"我來"就去給他穿;孩子要去如廁了,家長說"我來"就抱孩子去如廁甚至把他;孩子看家長做家務要來幫忙。家長說"我來",然後不讓孩子參與......一次次的越俎代庖,孩子會想看來不需要我,這些爸爸媽媽都會幫我做的!

就是父母的這些做法,在孩子動手的的關鍵期,一次次的不給他鍛鍊的機會,逐漸錯過了這個關鍵期,逐步變得懶惰,逐步形成了對他人的依賴!

2、動手能力差怎麼辦?

這樣辦:

(1)認清動手能力時可以提高和改進的

(2)下定決心,改變孩子當下的差的狀況

(3)從現在起,有意識的放手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4)對於之前已經錯過的關鍵期,從現在起找摸回來,制定鍛鍊計劃,然後監督和指導著孩子按計劃訓練。象吃飯、穿衣、如廁、掃地、拖地、洗碗等這樣每天都會發生的,讓孩子每天都去做;象剪紙、繪畫、折玩具等這類的,可以按計劃執行

(5)等他再大大,儘管放手讓他去做他能完成的。對於完成的結果好的,給予充分的表揚;對於完成不理想的,與他一起分析原因,多多鼓勵他下次繼續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私信我!


兒童成長髮展觀


孩子動手能力很差,很多事需要家長幫助,這是個較普遍的現象。原因出在孩子入學以前,父輩和祖輩對孩子包辦代替太多,甚至是過分呵護和溺愛所造成的。

現在注意到了孩子的這個問題,需要儘快加以解決,不要把這個毛病帶到小學甚至初中、高中。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想糾正會越來越困難。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首先分析孩子動手能力差是在哪些方面?生活上的?學習上的?還是禮儀方面的?如果是生活方面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狀況,與孩子溝通交流商量,讓孩子參與做一些家務勞動。比如說,孩子的手絹兒內衣襪子自己洗;自己穿衣服;自己繫鞋帶。吃飯前,讓孩子拿筷子,擺餐具;吃飯後讓孩子幫助送碗盤,擦桌子。如果是學習方面的,就要花費時間陪伴孩子一塊兒學習,做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獨立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不要有求必應,替孩子抄作業;要啟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經過思考找出答案,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禮儀方面,有客人來訪,要讓孩子先問好,引導客人入座;客人走的時候,要對客人說再見。經過一段耐心細緻的指導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

出現孩子動手能力差的原因。常常是在入學以前,孩子與隔代老人一起生活的時間較長。隔代老人稍不留神兒,出於對孩子的喜歡和關愛,基本上是孩子怎麼開心怎麼來。尤其在三歲前後,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良好習慣的培養。以至於後來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爸爸媽媽,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得為我服務。所以三歲前立規矩,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良好習慣非常重要。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使脾氣,家長要毫不猶豫的堅決說不。如果這個時間段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動手能力及良好習慣培養好,以後順勢發展,就不會出現讓家長非常鬧心的狀況。而會成為一個生活上自理,知識上自學,管理上自治,非常懂事,討人喜歡的好孩子,好學生。


牧野夢語


孩子的動手能力差的表現,就說明孩子不能獨立自主、就是懶、就是好吃懶做、就是家長的溺愛過度與過度的保護所致,總之,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家長的錯誤教育的結果。

在日常的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年齡小、不能做事,不會做事,總是害怕孩子出事、受到某種傷害,或者認為總是給家裡和自己添麻煩,甚至認為會損壞家裡的東西,總是去阻止孩子想參與或者想做事的行為,導致孩子慢慢地對參與勞動和家務活動失去了興趣與衝動。家長的錯誤教育思想與行為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事情的權利卻不能自制對孩子的無形傷害,還自以為是的以愛的藉口包辦替代,孩子因此而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動手的機會,孩子能不動手能力差嗎?

再者,現在有很多的家庭裝飾擺設成人化,沒有孩子動手的小天地,孩子進了家門,這不許動,那不許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可以活動的空間很小,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成長需求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特徵對成長環境的訴求,而明目張膽的忽視孩子動手的存在,孩子在自理和獨立上基本沒有自我的空間與時間,無論做什麼都是在家長的監護與幫助中完成,怎麼會有愛動手的慾望和習慣呢?面對孩子動手能力差的狀況,作為家長的,如果想改變這個被動的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話,應該注重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經常賞識你的孩子。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家長應有相信孩子一定會做好的信心,不要一開始就對孩子說:“做不好就不許吃飯”“看你這麼笨,什麼時候才能做好?”之類的話。這樣做無疑給孩子增加了心理負擔,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想著做不好了會受罰,因為害怕,做事時就會很慌亂,從而造成孩子動手能力越來越差。

二是要善意的提醒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孩子動手能力差海邊現在一個方面,那就是他們的時間觀念差。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如果給孩子規定什麼事情在多長時間內完成,他就會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速度,集中精神的做一件事,慢慢的就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三是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與肯定。如果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孩子通常很在乎父母對他的評價,父母要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孩子為了在父母心中樹立“好孩子”的形象,也就會盡心盡力的去做每一件事。

四是要多和孩子一起做他感興趣的事。有的時候孩子動手能力差是因為他們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就要多和孩子交流,瞭解他們為什麼不願作手頭的工作以及他的興趣所在。比如說孩子喜歡拍皮球,暫時不想做作業,家長就不要強迫孩子做作業,而要先陪她拍皮球,等孩子玩兒的盡興了,在引導他做作業不遲。

五是要經常鼓勵孩子去動手做一些小玩具。現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玩具,但那些都是家長花錢買的電子或機械類產品,不能隨意拆卸。家長應在平時多和孩子一起商討利用廢品做一些簡單的小玩具,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例如,用廢舊鞋盒做小拖車、用廢布條做拋拋傘等。當孩子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時,他們就會主動去做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創意的玩具,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會提高。

六是要讓孩子自己儘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嬌生慣養,生活不能自理,有很多事情都有父母包辦,甚至生活中簡簡單單的扣釦子,繫鞋帶等都有父母代替完成,更有甚者,要家長來到學校幫自己做值日。等上了中學、大學,面對獨立住校的生活時,一切的麻煩便會接踵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