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真的是明朝領土嗎?

明朝時期有著一大批賢才宦官,今天與東北是明朝領土有關的這一位是女真族的宦官——亦失哈。

亦失哈,漢名亦信,明成祖時期的宦官,海西女真人。

永樂九年(1411年)春,明成祖任命亦失哈為欽差太監,讓他率領官軍萬餘人,乘坐大船二十五艘,小船百餘艘沿黑龍江到出海口特林地區,護送奴兒干都司最高長官康旺等奴兒干都司的官員前去統治東北地區,他們大都一輩子老死在了奴兒干都司。

東北真的是明朝領土嗎?

他們對東北地區各族首領進行了撫慰,向他們宣講朝廷對地方的安撫政策。

沒有屠殺一個部落異族便穩定了東北,既保護了東北地區各族人民的安全,又保護了前往東北地區就任的明朝官員的安全。

並支援給東北各族人民衣服、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由於亦失哈一行的努力,第二年八月,東北地區方乞裡迷、囊加爾等處女真人首領一百七十八人一道來京,向朝廷進獻貢品並表示感謝。

永樂十一年(1413年),亦失哈在在奴兒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修建了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寺————永寧寺。

寺名寓意“祈願奴兒干地區與人民永世昌盛,和平安寧”。

其位於黑龍江入海口的奴兒干城(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的特林北山上,寺旁先後立有兩塊記錄了明朝管理和經營奴兒干地區事蹟的永寧寺碑。

東北真的是明朝領土嗎?

宣德七年(1432年),明宣宗任命康福為奴兒干都司都指揮同知,再次任命亦夫哈為欽差,讓他統領官兵兩萬餘人,乘坐大船五十艘,小船二百餘艘護送康福上任統治東北地區。

亦失哈一行來到特林,看到永寧寺已被人破壞。經過詢問,得知這是當地吉烈迷族人乾的。

亦失哈弄清後,從顧全大局,維護東北當地各民族的團結,爭取從當地各族人民出發,沒有追究、懲罰參加拆毀永寧寺的居民,而是“仍宴以酒,給以布物,愈加撫卹”。

於是,人民老少,踴躍歡忻,心悅誠服。旋於次年春人民自願重建永寧寺,並刻石作“重修永寧寺記”:國人無遠近,皆來頓首,謝曰:我等臣服,永無疑矣!

新永寧寺碑與《永寧寺記》碑一樣,鑲刻著漢文、蒙古文、藏文、女真文四種文字。

既維護了內外東北的民族團結,也維護了蒙古族,藏族,女真族,漢族的民族團結。促進了東北地區各族人民與漢民族人民的往來和聯繫,從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日本人間宮林藏曾在永寧寺遺址目睹“眾夷至此處時,將攜帶之米粟、草籽等撒於河中,對石碑跪拜”。

屈指算來,歷經近400個春秋,生活在黑龍江兩岸的人民對此碑仍敬若神明。

亦失哈可謂德之大者,漢族人民自古以來便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爾雖為蠻夷,但行漢禮,亦為漢人,兼容幷包,海納百川。

總結來說,東北是明朝的領土,毋庸置疑,當地官員由中央政府任命,明朝擁有收稅,行政等國家領土行使權。

亦失哈還曾率領船隊抵達庫頁島(俄羅斯薩哈林島)立下石碑,對於內外東北自古以來是中國主權領土的歷史證據,亦失哈有著不朽的貢獻。

奴兒干都司和所轄衛所的各級官吏只能由明朝政府任命,並要持有朝廷頒發的誥印、冠帶、襲衣等。當時有嚴格規定,奴兒干都司各衛、所官員進京,必帶本衛印信文書,方許進京。

東北真的是明朝領土嗎?

摩崖石刻是明代阿什哈達摩崖石刻,位於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

兩塊摩崖石刻分別為“摩崖閣”和“阿什亭”,兩處摩崖石刻詳細記載了明代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3次率領數千大明軍隊官兵、工匠來吉林造船的具體時間,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

奴兒干都司所轄部民還必須聽從政府徵調,不得違期,當地部民直接承擔了明朝百姓所要承擔的義務。更多請關注順風愛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