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夕,翁同和主战,李鸿章主和,谁是对朝廷负责的?

寒风晨钟


甲午战争之前,强敌压境,作为朝廷重臣,翁同龢主战,李鸿章主和。

如果只是从结果来看,如果清朝没有和日本发生甲午战争,而是按照李鸿章的意见与日本和谈,那么最坏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中国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不至于把战火延伸到中国境内,北洋水师也不会一战就全部报销。和甲午战争之后清朝与日本达成的协议相比,这个结果其实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只是从这个角度看,那就很容易把翁同龢和明末的东林党等同起来,也很容易把翁同龢和当时组成的其他清清流等同起来。因为他们的反应是完全情绪化的,而没有进行理性的利弊得失的计算。反正要打也是李鸿章来打,要谈也是李鸿章去谈,和翁同龢都没有太大关系,最大不了就是临事一死报君王。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中日双方差不多同时进行了近代化的改革,在日本就是明治维新,而在中国则是洋务运动。但在1890年之前,中国对日本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无论是清朝的海军还是陆军,都是足以让日本望而生畏的。在1891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之后,清朝应朝鲜王室之请派兵进入朝鲜,协助恢复政治秩序,而日本则是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强行派兵进入朝鲜的。这就是日本已经准备好了与中国正面对抗,将魔爪伸向了大陆。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的诉求主要是将清朝的势力从朝鲜半岛挤出去,放弃清朝对朝鲜的宗主权,这也就是日本当时所谓的要求清朝承认朝鲜独立的真实含义,实际上则是把朝鲜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日本更进一步的诉求的是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大陆。但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还想不到这么远,因为他们对清朝和自己的实力差距并不十分清楚。

但需要注意的是,朝鲜和越南都是中国主要的保护国,也是传统上的中国的藩属国。在中法战争中,中国已经以同样的方式失去了越南这个藩属国,被迫承认越南独立,放弃了宗主权。这之后也就只有朝鲜这一个藩属国了,如果再承认朝鲜独立,那就没有什么藩属国了。再接下来,清朝就只能任人宰割了。而且,以前只是被西方列强宰割,现在还要加上日本。

所以从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人的角度来说,能不能打得过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一回事。中国与日本在朝鲜是必须要打的,如果一枪不放,就直接放弃对朝鲜的保护权和宗主权,清朝的国际地位就更加低了。不仅在西方列强面前,早已颜面无存,就是在东亚也等于放弃了自己原先的国际地位,承认了日本在东亚的区域霸权。

从翁同龢的角度来看,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自从剿灭捻军的战争结束之后,淮军就一直是清朝最为倚仗的军事力量,也是李鸿章得以左右清朝政局的主要原因。无论在越南还是在朝鲜,驻扎的实际上都是淮军。淮军是由清朝以国家财政来供养的,而不是由李鸿章个人掏钱供养的,但淮军对李鸿章的重要性远大于对清朝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其他重臣面前,自从左宗棠去世之后,几乎没有其他人有实力与李鸿章相颉抗。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朝廷为了养这只军队花费了大量的财政收入,现在战争来了,淮军的领袖李鸿章却主张一枪不放就直接放弃朝鲜,这当然是不行的。不仅是翁同龢不能接受,慈禧和光绪同样是不能接受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些年花在淮军身上的影子不就是为这一天做准备吗?输给法国还情有可原,但是面对日本一枪不放就直接认怂,那朝廷还要淮军干什么,要李鸿章干什么呢?

如果一枪不放就直接放弃朝鲜,那凭什么要清朝花费大量的财政收入在淮军身上呢?这就好比一个地主家花钱养了一个看家护院的保安,真正危险来临的时候,这个保安却要求地主不要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这对地主来说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打不过是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但是连一下都没打就直接投降,这就是不尽自己的责任。

所以站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清朝的立场上来看,即使他们都认为淮军和北洋水师是打不过日军的,那也是必须要打的。打败了,失去朝鲜,但是淮军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也就垮了,清朝就是想另起炉灶,阻力也会小得多。如果一枪不放就直接放弃朝鲜,就等于淮军仍然继续保留着实力,清朝就是不想再在淮军身上花钱,恐怕阻力也特别大。毕竟,当时的清朝没有其它军事力量来制衡淮军。

这样,站在清朝的角度来看,无论和日本是打胜还是打输,都是有利于甩掉淮军这个包袱,重建一支完全由朝廷自己直接控制的军队的。而李鸿章也会因此失去其左右朝廷的最大本钱,其势力也就会下降。再加上翁同龢是帝党,而李鸿章更多的时候是后党。所以,从翁同龢的角度来看,李鸿章如果失去其在朝廷的势力,慈禧对朝廷的控制也就要减弱,是有利于光绪实际控制清朝朝政的。

因此,李鸿章主张和谈表面上看好像是对国家的命运前途负责,实际上也是想保留自己的实力,这当然是他自己个人的私心。而翁同龢的主战当然也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幼稚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不负责任,同样是有其政治利益得失他算计的。对翁同龢来说,如果淮军打赢了当然好,但打败了更好,这其实是个一石三鸟之计。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论输赢,翁同龢都不会有什么实际损失。

看起来好像是李鸿章对国家命运前途更负责任,但问题是他已经负责任多年了,朝廷也是鼎力支持,结果却是这样,面对强敌只想保存实力,这算什么负责任?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换个人来主政,难道就一定会比李鸿章做得更差劲吗?这其实和抗战开始前汪精卫、胡适等投降派的主张没什么不同,无非是敌人太强大,我们打不过,所以还是早早投降吧那一套。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想一想,好好打一仗,与其跪着被别人逐步蚕食,还不如放手一搏,浴火重生,万一能杀出一条生路呢?


萧武


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区别,在于思想家看得通透,政治家看得通透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推进,不能冒进。


翁同龢在历史上因为对日主战,捞取了不少正面评价。在那个年代,谈起日本,都是小倭寇,完全不知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发生了什么的人,在当时的朝廷里大大有之,翁同龢就是其中一个。不了解对手,仅凭想象就能战胜对方的政治家,实际上会把国家带向灾难。


相比较而言,李鸿章就识时务,知道当时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海军迅猛发展,国力日趋强盛。虽说朝廷希望李鸿章派出北洋舰队,后见李鸿章不肯,便批评李鸿章是想保留自己的嫡系部队。但李鸿章也深知,一旦开战,未必就能胜出日本。这种对时务的洞见,是深居宫廷的翁同龢所没有的。实际上,当时光绪也好,翁同龢也好,内心也有着小九九,那就是期待通过对日作战,从西太后那里,掌握朝廷的主导权。


李鸿章在历史上吃了不少亏,中国的诸多不平等条约都是他谈的判,签的字,而掌握皇权的人,却不直接担负责任。那些在历史上冒昧喊打喊杀,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战胜对手的庸碌官僚,动动嘴皮子,不出面,反而捞的一个好名声。


历史是复杂的,对历史人物,不能再用两分法去刻画,这会让我们民族的思维陷于简单幼稚。如果不找准历史的根本原因,历史的教训,很难说不会再次重演。



北京不冷东京热


先来看《清实录 光绪朝实录》中的相关背景,才有可能客观去看待甲午战争前的战和之争:

1、在甲午战争前,大清在军事装备的基本国策:能国产就不外购。

1894年1月:

“戊子。闽浙总督谭钟麟奏、福靖穹甲快船。订购洋炮。前督臣卞宝第未经奏明。遽立合同。未免疏忽。惟事属已成。未便失信洋人。恳仍照案办理。下所司议。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所需炮位。既由鄂厂铸造。自不应仍与外洋定议。承办各员。均属疏忽。惟业经订立合同。不得不准如所请。并请饬鄂厂停造。以免重复。得旨、承办各员。均著查取职名。交部议处。 ”

3月: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褚成博奏、各省防营所需军械。大半购自外洋。迨报销时辄以难循例价马辞。以致钜帑虚糜。部议无从核驳。嗣后凡各省需用军械。请饬奏明立案。概在中国定铸。不准再向外洋订购等语。各省需用外洋军械。前经海军衙门奏定章程。先行立案。方准购买。著再申明定章。通行各省督抚等、遵照办理。不得擅自购买。致乾咎戾。至该御史所称概在中国定铸。不准购自外洋之处。著该衙门体察情形。妥筹酌办。原片著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从上面的两则资料来看,翁同龢停止拨款被北洋水师购买战舰,原因有3:

A、和李鸿章有私怨;

B、财政紧张,救灾确实优先——但救灾之后继续不拨款就说不过去;

C、认为大清战舰、炮弹等基本上都能够实现国产,不需要花费巨额银子向西洋购买——但没有考虑到大清国产的炮弹能不能用,质量如何,能够完全替代。

在翁同龢等文官看来,炮弹就是炮弹,没有理由外洋的能用,国产的就不能用——规格和质量问题从来不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

2、光绪帝和翁同龢等朝廷决策大臣,一不了解军事,二不了解海军战舰,只看到北洋水师表明的强大,过于骄傲自满,这是大清决定开战的心理基础:

战舰、枪炮、弹药,我大清都实现国产,击败日本小国,简直是小菜一碟。

下面奏折中的这些用词,可以看到大清战前慢慢的信心:

“李鸿章督练海军。业已有年。”、“惟该督练办海军有年。”、“既收保护利权。亦不失上国体制。”、“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挽。朝廷一意主战。”、“寻翁同和等奏、倭兵驻韩日久。和议未成。自当速筹战事。”——成功建军了,是时候一战立威,扬眉吐气了。

日军登陆澎湖岛

3、李鸿章认为先用外交议和的原因:

北洋水师能够作战的战舰只有8艘:

“兹据奏称北洋铁快各舰。堪备海战者。祗有八艘。”“又谕、李鸿章奏遵覆北洋现有兵数。请饬拨的饷以备战守一摺。据称北洋战舰过少。沿海陆军分布直隶山东奉天三省海口。扼守炮台。合计祇二万人。各处绿营扼要巡防。备多力分。断难抽调。体察倭韩情势。出境援剿至少亦须二三十营。此次请筹的饷二三百万。实系通盘筹画豫防未然等语。该督所奏。自为先事豫筹以备缓急起见。即著户部、海军总理衙门、会同妥议具奏。原摺均著钞给阅看。将此各密谕知之。洋务 ”用外交议和拖上一拖,迅速拨款修缮北洋战舰、补充弹药、增加速射炮等措施,如果得以施行,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不至于陷入以慢打快的境地。

另外,陆军调集、部署,还有军饷的筹集等,都也是需要时间。

先用外交议和,让大清有更多的备战时间,即便甲午海战失败,大清也不至于不得不因为备战不充分而主动议和。

陆军的叶志超、海军的丁汝昌都和李鸿章一样主张先议和以争取备战时间:

“又谕、侍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直隶提督叶志超。海军提督丁汝昌、意存观望。纵敌玩寇等语。现当议定进兵之际。该二员是否勇往可靠。抑竟有畏葸情形。著李鸿章随时留心体察。毋得稍有疏忽。致误事机。”

日军阵地——当时清军并无使用战壕来射击

综述

甲午战争前,基本上就是朝廷文臣自信满满要求击败日本扬国威VS北洋海陆军将领要求外交拖延争取备战时间,这就是翁同龢的战、李鸿章的和的本质。

主战派的理由有:战船、枪炮、弹药等军械,大清基本实现国产,不求于西洋;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亚洲谁堪一战?

主张外交的理由:北洋水师能够作战的战舰太少,只有8艘;岸防人员太少,整个渤海湾合计只有2万人;需要充裕的时间,修补、更新战舰配置、补充弹药等。

被人盛赞的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去备战,建造火炮、火枪、弹药;大清想要击败日本,没有3-5年的备战时间,就想用2、3个月的备战时间击败日本,过于妄想。

4月朝鲜民变,7月甲午战争爆发,而1月时大清还派人庆祝日本天皇,短短3个月就开战,大清能不败吗?

甲午战争本质就是一场准备不充分的战争,开战准备不充分,议和准备也不充分。对比下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同样是被日本击败,为什么大清要赔偿巨额赔款而俄罗斯不用?原因就在于俄罗斯准备充分,拖到日本不得不因为财政困顿而求和。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李鸿章长期欺上瞒下的必然结果。

翁同龢是文人,长期担任户部尚书,对于军事是不明白的。

诚然,翁同龢主战,但朝中主张的人很多,包括光绪和慈禧也是主战的,甚至袁世凯也主战。

为什么呢?

在于这些人长期被李鸿章等人的假一套迷惑,不知道清军新军的真正实力,连北洋水师的真正实力也不清楚。

以北洋水师为例,为了组建它至少花费了上千万两白银的巨资。

而北洋水师的真实实力,其实只有李鸿章最清楚,别人都不知道。

北洋水师中,真正能够和日军对抗的,其实只有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其他军舰均不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

这主要是海军这种东西,需要不断地升级和更新武器装备,是需要持续投入的。

但拨款给北洋水师的海军衙门的经费,都被慈禧挪用修颐和园去了,北洋水师没钱升级,也没有钱购买新型军舰。

这里诚然有慈禧等人不重视海军的原因,但李鸿章对于北洋水师的长期吹嘘,也起到很不好的影响。

在李鸿章的口中,北洋水师是非常强大的,是亚洲第一。

其实,北洋水师的指挥官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人都是忧心忡忡,知道联合舰队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同时,因清军内部腐败,北洋水师也不免受到影响,出现了诸如方伯谦这种怕死鬼,士兵也有很多腐败现象。比如官兵的赌博、嫖妓现场猖獗,甚至使用军舰走私。

即便两国武器装备差不多,北洋水师也不可能获胜。

所以,真正知道北洋水师实力的李鸿章,不敢说自己打不赢,不然岂不是自掌耳光。

而翁同龢等文人并不了解北洋水师的实力,只是根据李鸿章以往的报告去判断,认为北洋水师完全可以打赢,当然主战。

他们认为李鸿章明明能够打赢,却不去打,是想借助北洋水师拥兵自重。

谁知道,李鸿章根本就不敢去打,他知道打了就会输,只是不敢明说而已。

欺上瞒下的结果就是,北洋水师被联合舰队打的惨败,最终全军覆没。

其实,这就是满清官场的必然结果。

如果李鸿章不是精通欺上的把戏,他也爬不到今天的位置。

甚至北洋水师在黄海大败后,李鸿章还胡吹已经重创联合舰队,击沉多艘日军主力舰,获得胜利

直到联合舰队主力军舰尽数出现在黄海,李鸿章才傻了眼。


萨沙


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硝烟虽早已散尽,但其久远的历史影响力绵延至今,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无穷尽的思索。

人们从各个方面来反思这场战争,有对战前中日两国军事实力的对比 ,有对战争进程中双方战略战术优劣的对比,有对两国近代化政策和所取得的实效做对比,有拿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比,有拿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皇后)对比,由此自然而然的牵扯出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以及明治皇后将不多的几件首饰捐出来以采购英国造最先进的巡洋舰、以及北洋水师自身的积弊与腐败问题...... 无论从哪个角度回顾与分析这场战争,人们都无法回避与抹去一个泱泱大国被一个不起眼的“蕞尔岛国”打败的屈辱阴影,无法抹去中日两国在这场战争后所扮演的角色掉了个个的历史事实,以及由此形成天壤之别的深层次原因。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中日甲午之战爆发前清廷的各种人为因素。众所周知,晚清时的国家经制之军表面上仍是八旗和绿营,但这只是一种象征而已,在镇压太平天国以及之后的捻军的残酷战争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主要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相较于湘军,淮军是后起之秀 。淮军是在近现代军阀鼻祖曾国藩的授意并统领下由其门生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成军的一支不带编制的军队,但到了1868年之后,淮军早已取代湘军担负起北至天津、南至上海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御,成了清廷倚为长城的最主要国防力量。

俗话说:有枪就是草头王。李鸿章亲手创建的淮军似乎带有浓烈的私属性质,将士们大都是安徽籍,唯李马首是瞻。李鸿章以此为基础,身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掌握了彼时的国家外交、军事以及经济大权,权势煊赫,成为左右晚清政局的重量级人物。有权、有钱、有枪,是当时李鸿章的真实写照。

位高权重加呼风唤雨,红的发紫的李鸿章树大招风,亦不可避免地招致许多人的嫉妒,其中就包括当时的清流派领袖、军机大臣、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这些人对于淮军无甚好感,大都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

正在日本虎视眈眈、磨刀霍霍之际,坐镇天津的李鸿章通过与东西方人士、早期维新派人物、驻外使节的频繁交往和洋务活动中,对于中外形势和应付之策,有了更为明确和理性的认知,提出了“外须和戎”的外交策略。李鸿章主张对外“和戎”,源于他对中外力量的强弱对比和列强本性的深入了解以及判断。因此,在对日关系上,他也是主和不主战的。

由此,李鸿章被国人唾骂成“投降派” 与“卖国贼” ,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彼时清廷的清流派以及主战派们不仅借助光绪帝的权威逼迫李鸿章麾下的(淮系)北洋军队同日军开战,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清流以及主战人士自己却袖手旁观,尤其是力主对日开战的帝师翁同龢,不仅隔岸观火,还百般阻挠李鸿章购买新式军舰、军火。既主战,却又不同意采购产自西洋的新式战舰、先进武器装备北洋军队(彼时的国防中坚),这样的主战派,不仅促狭,而且真是古今中外所仅见!

清军参与甲午战争的军队几乎都是淮军系统,很多地方督抚、将军甚至“坐山观虎斗”,不愿配合作战,有时更是见死不救。当时北洋水师某英国教习犀利地指出:“(清国)各人无合一之心,各省有独立之势,不几如各小国之同居一境乎” ?

1895年2月,威海卫(北洋海军基地)之战爆发,这也是北洋舰队对日军的最后一战。北洋海军的大本营遭到日军水陆夹击,丁汝昌坐镇的刘公岛真的成了一座孤岛,李鸿章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已经走向穷途末路。

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劝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拒降并自杀身亡。日军海军陆战队登陆刘公岛,威海卫海军基地沦陷,宣示着清廷不惜重金打造、号称世界“第七大海军舰队”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史载,彼时正是阴历正月,北京城里正在庆贺慈禧太后寿诞,大摆筵席,各地进献的寿礼堆积如山,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有史家认为:“中国海军之惨败,不是败于1894年9月17日下午,而是败于以往数十年的不思振作”。

随着北洋海军的彻底覆灭,以及叶志超、卫汝贵等北洋系将领在朝鲜陆路战场的惨败,淮军势力一落千丈乃至一蹶不振,李鸿章也立刻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力主对日开战的清流派与主战派大臣们,很多人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变成了立场坚定的“主和派” ,朝野上下纷纷落井下石,弹劾李鸿章的奏表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淮军体系基本被日军摧毁了。之后,李鸿章代表慈禧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回国后他面对千夫所指、人人皆曰可杀的尴尬局面,百口莫辩,只能默默承受。

其实,甲午前,翁同龢主战,李鸿章主和,似乎都没有私心,都是对朝廷负责的,只是所处立场不同,这才有“战和之争”的。最大的问题是,这场攸关国家、民族命运的战争是否非打不可、能否避免?古人云:“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那么,甲午战争可以避免吗?即使在积贫积弱的晚清,清廷似乎也不愿示弱,对从属国朝鲜究竟持何态度,才是决定中日间能否避免大打出手的关键所在。李鸿章认为,放弃朝鲜,慎战,韬光养晦,致力于内部经济建设,富国强军,徐图自强,这是他的一贯思想,今天看来仍具有理性的光辉,而翁同龢则是传统的不切实际的盲目民族情绪宣泄,看似忠君爱国,实际上是罔顾事实的不负责任之举。

李鸿章晚年自嘲是“裱糊匠”。由此可见,他还是有委屈的。

千秋功罪,孰是孰非,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真正的历史都活在历史的尘埃里。不管是翁同龢还是李鸿章都是对朝廷负责的人。只是双方政见不和,加上对时局、世界各列强实力等等了解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面对甲午战争做出不同选择的人。看惜花一一道来。

一、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摘自《百度百科》

回顾翁同龢的一生不难看出,虽然一直处于政治中心,却是一帮非常守旧的官员,虽然自身洁身自好,更加看到了封建统治中各类政治的弊端,并积极参与改革。改革却是非常空洞与纸上谈兵,非常脱离当时清政府的实际情况。其本人更加对于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国家快速的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社会,国家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等都不在是曾经的吴下阿蒙。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弱小的日本了,其实力连西洋人都是非常害怕的。这些翁同龢却全然不知。更是作为晚清清流派领袖在朝堂上喊口号。

二、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摘自《百度百科》

回顾李鸿章一生,作为晚晴名臣,在功与过上有着很多的纷争,但却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实干派人士,兴办洋务、出访各国。对当时世界局势,各国军事实力情况都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自身更是与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回到国内用着自身一点一滴的行动,来改变着大清王朝的命运,从各类军工产品、各类人才、各种实业等等在背后都有其身影。虽然,其种种举措都没有预想中的那样的好,却为着后来者们奠定了基础。北洋水师虽然号称当时亚洲第一舰队,却是空有其表,海军是一支高科技的兵种,从人员训练、装备维护、后勤补给等等方面。都是非常耗费钱粮,更新换代更加的快速。其舰队停在军港中每日的保养都需要非常多的钱粮。在甲午之战前,北洋水师舰船年久失修、人员训练不足、军火弹药都各种的掺假等。这样的军队怎样去迎击来势汹汹的日本海军呢?

如果靠喊口号就能将对手打败,那么就不会有近代中国的各种耻辱历史,更加也不会有战争与人员牺牲了。历史再次证明,只有实干才能兴邦。


惜花公子


李鸿章对朝廷负责!三国时期,孙刘联盟抗操,吴国内部也是分主和、主战两派,但是他们两派都是为了吴国好。而甲午战争形成两派甚至战败,完全是因为翁同龢对李鸿章的私怨。

简单的说,翁同龢曾经因为出自李鸿章的一纸弹劾被搞得家破人亡。后来,翁同龢当上了户部尚书。那个时候,李鸿章搞北洋水师需要很多钱,然而拨钱需要翁通龢批,翁同龢处处刁难。甲午战争前十年,日本的水师打不过北洋水师的。但是正因为翁同龢的刁难,所以甲午战争时,清朝的军事力量根本打不过日本。而翁同龢和李鸿章一个是负责拨钱的,一个是负责打造水师的,他们对水师的战斗力心知肚明。

王伯恭在其《蜷庐随笔》中专门对此进行记叙。王虽只是一名举人,却知敌强我弱,不宜开战。而军机大臣翁同和却笑其书生胆小。且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平了多少坏人啊!现在北洋有海军陆军,正如火如荼,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吗?对于结果,翁同和不以为然,他说:“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试,看他到底怎么样?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翁的话让人毛骨悚然。

翁同龢想要搞死李鸿章,所以主战。在加上他是皇帝的帝师。所以,翁同龢、皇帝主战,李鸿章、慈禧主和。李鸿章一方面是知道根本打不过,另一方面也是想保存自己的势力,而慈禧就不用说了,她完全是为了不想因为战争影响到她即将来到的寿辰。


客观来说。即使打不过也要打,这是关乎一个民族的骨气。但是,清廷当时的情况,主和的李鸿章更对朝廷负责。


历史百川


翁同和不了解情况

李鸿章非常清楚中国的实力

翁同和认为洋务运动三十多年

很多产业行业从无到有

中国甚至可以自己造小型军舰(马尾)

朝鲜问题是中国向日本亮剑检验

洋务运动成果的机会

李鸿章做为裱糊匠

怎么把中国弄得看起来还不错

可谓费尽心机

至于北洋水师有着怎样的实力

他本人非常清楚

尽管主力舰购买不过六年

管带(舰长)多数留学归来

光绪皇帝也主张扬我国威

相信李鸿章也没想到输得这么惨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对方无一军舰被击沉。

因此他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力劝慈禧太后中国面临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人三千年以来国家运行逻辑

都不能解决中国的贫弱

因为他知道了中国落后的原因

人民没有自由

慈禧太后随后派出五个考察组

然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明确中国君主立宪改革时间表路线图

后来把实施君主立宪时间

从1917年缩短四年至1913年实行

可惜她1908年去世了

就算她死了

光绪皇帝如果还活着

也可以继续这个计划

遗憾的是光绪皇帝也同年去世的

使得中国宪政发展难以入轨

不少精英以为历史机会又来了。


云端美


当然是李中堂对朝廷负责,李鸿章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地位是仅次于慈禧太后的,甚至在洋人眼里,李中堂就是中国实际领导人。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领袖级人物,多年以来,不知道贪污了多少银两,收受了多少洋人的贿赂,大清国恨不得一半财产都是他老李家的了。

而翁作为当朝帝师,没有某些人所认为的权利极大,真没有那么大权利,所谓的翁对北洋水师停止拨款就算是真的,也是经过慈禧太后的默认的,大家想一想,大敌当前,如此重大的问题怎么可能是翁一人所能拍板的,翁是主站派这是肯定的,李是投降派这个也是肯定的,此时李翁二人都在拉拢慈禧才是真,只可惜啊,李鸿章势力太强大,连慈禧也不得不倒向李这边。

李鸿章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洋务势力,和贪腐钱财他是肯定要保的,就算是出卖领土主权也再所不惜,最好是把这个主权搞亡国是最好的,中华民国建立了,有人要清算吗?李鸿章的后代至今在世界各地过着悠哉的的日子啊,这也是李中堂的理想啊。


人在风雨中111


李鸿章应该是比较清醒的朝廷要员,他深知这个国家是什么情况,他更知道这个朝廷是怎么回事,李鸿章身为朝廷要员,他主和也是在为朝廷负责,他同时也考虑了整个国家的状况,他至少把短暂的让皇帝高兴的问题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历史已经证明,李鸿章是对的。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这个国家的朝廷里应该有李鸿章这类人,需要这类型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