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滅亡後,奧斯曼帝國如何佔領的阿拉伯地區?

雪夜獨步111


阿拉伯帝國亡於蒙古人之手,時間是公元1258年。

不過,蒙古人並未征服整個伊斯蘭世界,留下了兩個火種——馬穆魯克王朝和羅姆蘇丹國。

1、羅姆蘇丹國,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塞爾柱帝國四分五裂之後在西亞的分支,是皈依伊斯蘭教的突厥人所建。

公元1071年,塞爾柱帝國在小亞細亞大敗拜占庭帝國,引起了長達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而十字軍東征的後一百年便與蒙古西征相遇了,於是二者開始聯手絞殺伊斯蘭世界。

公元1243年,羅姆蘇丹國與蒙古人在柯塞達(錫瓦斯東北約60公里)決戰,最終,蒙古鐵騎擊敗了羅姆蘇丹國的8萬大軍,蘇丹向蒙古人投降。不過,羅姆蘇丹國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的自治權。

2、馬穆魯克王朝,脫胎於埃及的阿尤布王朝。

公元1187年,阿尤布王朝的薩拉丁曾率阿拉伯聯軍6萬人擊敗基督教十字軍,收復耶路撒冷,對於反擊十字軍居功至偉。

不過,蒙古人西征之時,阿尤布王朝國力衰微,於1250年被馬穆魯克王朝所取代。

公元1260年,馬穆魯克王朝率埃及大軍在約旦河左岸的艾因·扎魯特戰役中大敗蒙古軍(怯的不花)。從此,馬穆魯克王朝遏制了蒙古人入侵非洲,併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救星。

3、羅姆蘇丹國的分裂和奧斯曼帝國的建立

公元13世紀末,羅姆蘇丹國分裂為12個獨立的政權,奧斯曼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1299年,奧斯曼一世在小亞細亞建立奧斯曼帝國。從此,中東(波斯除外)的伊斯蘭世界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

奧斯曼帝國在強大起來之後,首先在公元1453年滅了千年拜占庭,成為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的主人。之後揮師南下,遠征阿拉伯世界。

4、奧斯曼帝國和馬穆魯克王朝的決戰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其孫子“冷酷者”賽利姆一世的目標便是征服馬穆魯克王朝。

公元1516年12月,賽利姆一世從大馬士革出發,於次年1月與馬穆魯克王朝末代蘇丹圖曼貝伊的軍隊在開羅城郊決戰,史稱瑞達利亞戰役。此戰,馬穆魯克大軍全軍覆沒,蘇丹被絞殺,馬穆魯克王朝亡。

公元1517年,賽利姆一世成為哈里發,這標誌著從這一年開始,奧斯曼帝國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主宰。

奧斯曼帝國以突厥人的身份統治阿拉伯人,這一格局一直延續到一戰後。一戰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土崩瓦解,阿拉伯人紛紛獨立,一個個政權出現在了中東版圖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