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東北人,煮玉米碴子粥用不用放鹼?

楊安玲


大家好,我是家居小吳

一個90後的小夥,老家農村的,小時候真的沒少吃玉米碴子,對這道美味還是有很深刻的印象的。

關於樓主的問題,玉米碴子要不要放鹼這個問題是有兩面性的。

1,放鹼是為了能讓玉米碴子軟爛的更加快,更能成為粥狀,但是會丟失玉米原有的營養成分。

2,不放鹼,玉米碴子熟的就會比較慢,熬粥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有時間還是不要放鹼。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1,選擇玉米碴子顆粒比較小的,想吃的時候提前用水浸泡3個小時。

2,下鍋之前在用水洗洗玉米碴,冷水下鍋,一定要大火煮,大火煮至開鍋,放入一些白糖,喜歡吃甜食得可以多放一點。

3,攪拌一下,轉小火慢慢的熬,中間一定要不斷的去攪拌,不然容易粘鍋,玉米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小火熬20分鐘左右,就可以聞到香味。這樣基本就可以了。

玉米碴子粥配白麵饅頭,外加一小盤鹹菜,一頓美味佳餚就可以了,吃的都是自然的味道。簡直不要太香。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樓主和所有人,喜歡的可以關注我一下


家居小吳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不放鹼的好吃

我不是東北人,但從小就吃著大碴粥。我是生活在北京的農村,家裡也種植玉米。小時候媽媽經常也熬這個粥,我們那裡叫棒子粥,後來長大了接觸東北人才知道,東北管它叫大碴粥。記得媽媽當時煮粥的時候的確是放鹼的,這樣煮粥的好處是豆子容易爛,好熟,而且省火(小時候家裡都是大鍋,燒柴的),熬好了也特別濃稠。

長大了後自己在家做,想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哈哈😄其實是不知道該放多少鹼合適怕放多了有害),慢慢的覺得不放鹼也能做出小時候的味道,我選玉米是選那種粘玉米,再放些紅芸豆,家裡要有紅小豆也可以放一些,可以摻一些普通玉米,要不熬出來會太粘。之前沒有壓力鍋需要熬2個小時才爛,現在家裡有了電壓力鍋就更方便了,放好米和水,加上電壓力鍋放氣也就一個小時就可以吃上了。另外家裡要是有紅棗也可以放些,這樣熬好的粥有股特別的甜味。

說了一大堆,感謝您的閱讀,最後還是覺得不放鹼好,僅供您參考,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祈禱]下圖是我家的玉米



京郊美食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煮玉米用不用放鹼?其實我是一個東北人,東北人比較喜歡吃現在市場上有賣大碴子,小碴子,我覺得大碴子還比較香一點,大碴粥應該放鹹,因為鹼能保持住食物中的B1和B2維生素,,加了鹼就能釋放出來,大碴粥容易爛,柔軟一些,對於預防胃病有一定的好處。這樣煮出的大碴粥,味道非常香濃口感潤滑,非常粘稠,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益,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大碴粥的做法,把大碴,多清洗幾遍,去掉上面的浮皮,加上一把芸豆是最好的,清洗以後泡上四個小時以上,大查子容易爛,我一般都泡一夜,泡好以後將碴子和豆一起上火煮,大火煮開轉中火熬製,加一小勺鹼即可再轉小火,直到大楂飽滿熟透既可。我就分享到這裡,不妨大家可以試嘗做一做!





木子山海1979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問題,是不用放。加鹼煮粥實在是得不償失。

說玉米粥應當加鹼的理由,是因為玉米中的煙酸(也稱尼克酸)這種B族維生素是結合狀態,不易被人體吸收。如果加鹼,就能把它釋放出來。在過去只吃玉米沒有其他東西吃的時候,人們比較容易發生煙酸缺乏,故而在某些地區提倡煮玉米粥加點鹼。這樣,煙酸倒是足了,維生素B1和B2就被犧牲了。因為玉米里面B1和B2不少,人們只要吃不加鹼的玉米餅就能補充回來。

然而,時代變了,說法也該改變。如今有幾個人天天除了玉米粥玉米餅不吃其他東西呢?魚肉類中的煙酸都相當豐富,麵食中的煙酸也不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的煙酸供應還比較充足,而維生素B2倒是普遍不足,維生素B1也有部分人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往玉米粥加鹼,不會對膳食營養平衡產生任何好的作用。

至於很多人往綠豆粥中加鹼,更是暴殄天物。豆粥中本來B維生素含量大大高於大米粥,加入鹼會把這個好處破壞掉。這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大寶bapl哥軍


你好,東北人回答你首先會糾正一下!叫法就不正宗,東北人稱其為大碴粥!搭配浸泡過的紅豆,還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放些薏米燕麥什麼進去一起煮,我們現在習慣用電飯煲高壓鍋進行加工,但是最正宗的還是用灶臺鐵鍋的最正宗有味道,在煮的過程中需要加少許鹼,這樣玉米碴子會更易煮熟方便消化,而且能起到粘稠作用!切記不能多放,鹼多了就會發苦了,放的時候一定均勻放別放進去成團了,東北家裡一般都這個做法,一些建議請參考!



小徐很迷茫


做為一名西北人,我們煮玉米碴子粥要放鹼的。玉米的煙酸這種B族維生素是結合狀態,不易被人體吸收。如果加鹼,把它釋放出來,食物比較容易煮。我們整個冬天都是吃玉米碴粥。

玉米碴子粥製作如下:

食材,玉米碴,水,鹼

l.先把玉米碴用水浸泡半小時

2.取適量水燒開,分次放玉米碴子,少 許鹼。防止糊塊, 不停的順時針攪拌 防止糊鍋底

3.煮至玉米碴熟後,關火悶5分鐘

4.盛入容器,可以食用了



丫丫27138


小的時候媽媽煮玉米碴子總是喜歡放鹼,而我就是反對那一個,因為我覺得放了鹼的不好吃,舌頭有一種發澀的感覺,而且沒有米香味。老媽拗不過我就不放了,慢慢的我們家煮玉米碴子就不放鹼了。其實放鹼還是有放鹼的好處的,一是省🔥爛的快,二是米粥更粘稠,賣相好,米粒不沉底。至於口感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不喜歡的。


專業看帖回不回看心情


你好在東北農家煮玉米渣子粥都是習慣放鹼面的,放鹼面可以快速把玉米渣煮熟,使玉米渣粥粘度增加,色澤更黃,吃起來口感更好。但是鹼卻會影響玉米渣粥原本的味道,並會破壞粥的一些營養結構,減少人體的吸收。所以自己家吃的話不建議放鹼面。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快樂胖子的幸福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東北盛產玉米,農村人的主食就是玉米制成的各種飯食。玉米碴子是玉米收成後打成大小細碎的顆粒,東北人尤其愛喝玉米碴子粥。但古時傳下來的習慣,熬粥是要放一些鹼面的,這樣熬出來的粥香味濃郁粥體粘稠,還快,喝起來口感好。但現在科學上說不要放鹼面,會破壞食物的營養,其實個人覺得沒所謂的,我在東北生活了三年,喝小米粥都是放鹼面的,不過家裡有糖尿病人最好不要放,因為放鹼面可以增加穀物類的糊化作用,讓血糖更高!如果自己喜歡那個口味可以適量放一些啦😄


岳家大小姐


我就是東北人,我告訴你,煮大碴子粥放鹼不放鹼,這要看怎麼說了,放鹼的目的其實主要原因就是他用時短,成熟的比較快,我個人建議,你若是時間充足,不怕浪費資源,比如燃氣,還是不放鹼的好,小火熬上3~4個小時,這樣熬出來非常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