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不少忠勇無雙的英雄人物,趙雲便是其中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對趙雲在蜀漢的地位眾說紛紜,有人覺得他被演義誇大了,認為劉備並未重用過他;也有人認為他和關羽、張飛等同為劉備的心腹,劉備還為他首創了翊軍將軍這一封號。

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趙雲劇照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劉備成為了新的益州之主。作為劉備攻取益州的功臣之一,趙雲被劉備封為翊軍將軍。此後,劉備對部下還有兩次大規模的封賞。一次是劉備稱漢中王時,以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分別為前、右、左、後將軍。另一次是劉備稱帝時,關羽、黃忠已死,張飛、馬超分別為車騎將軍、驃騎將軍。這兩次封賞都沒有提及趙雲。直到後來劉禪即位時,趙雲被封為中護軍、徵南將軍。這在《三國志·蜀書·趙雲傳》中有記載:建興元年,(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

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劉備劇照


所以在劉備生前,趙雲所擔任的最高職務是翊軍將軍。翊軍將軍是雜號將軍,翊為輔佐之意,其地位在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四方將軍之下,為劉備首創,趙雲則是首位擔任此將軍名號之人。趙雲之後,還曾經有一位後起之秀擔任此職務,他就是霍弋,在蜀漢後期統管南中諸郡政務,魏國伐蜀時,曾想劉禪請命守衛成都,但是被劉禪勸止。

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趙雲劇照


霍弋的父親是蜀漢名將霍峻,在葭萌關,霍峻曾以數百人抵抗住了劉璋萬餘人的進攻,並斬殺了對方主將向存,可惜霍峻四十歲就死了,劉備深感惋惜,親率眾臣前去弔喪,還留宿於墓前。

霍弋因為是功臣之後,被劉備子孫三代引為近臣。劉備稱帝后,劉禪被立為太子,霍弋被任命為太子舍人,負責東宮宿衛。劉禪即位後,霍弋又為謁者,在後主左右負責傳達通報等事宜。劉璿被立為太子後,霍弋為中庶子,再次成為太子的近侍,行侍從、規諫之責。

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霍弋遊戲形象


諸葛亮對霍弋也很看重,他屯兵漢中準備北伐時,曾召霍弋為丞相府記室(記室,負責撰寫章表文檄。曹操任丞相時,曾以陳琳、阮瑀為記室)。當時諸葛亮還沒有兒子,只有一個養子諸葛喬,諸葛喬原是諸葛瑾的二兒子,過繼給諸葛亮後,諸葛亮視之為親生,並將諸葛喬的表字仲慎改為伯松。而霍弋則被諸葛亮安排與諸葛喬一起周遊各處軍營,增長見識。

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諸葛亮劇照


蜀漢後期,霍弋從成都調到了地方。他出任庲降屯副貳都督閻宇的參軍,後又轉任護軍,主要管理軍營事務。永昌郡少數民族發生騷亂時,霍弋又兼任永昌太守,帶兵前去平定。霍弋曾在劉禪父子身旁多年,本就為劉禪父子所親近,此次一立功,霍弋便被升任監軍、翊軍將軍,併兼任建寧太守,統管南郡政事,此後庲降都督雖不再設置,但霍弋卻成了事實上的庲降都督。

魏國伐蜀時,霍弋打算前往成都協防,劉禪認為已經做好了部署,就沒讓他前來。

翊軍將軍——趙雲在劉備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職務,一後起之秀也當過

劉禪劇照


成都失陷後,霍弋“素服號哭,大臨三日”,他的部下都勸他投降魏國,但霍弋有自己的想法:“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則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大意是後主情況不明,若後主被禮遇,投降也不晚,萬一後主有危難,我也將拼死抵抗。

直到聽聞後主東遷洛陽之時,霍弋才率南中六郡太守投降,司馬昭仍然讓他擔任南中都督之職,之後又因功受封列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