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比珠三角更有潛力?為何說鬆散型比緊密型城市群更有前途?

靜夜史


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要討論誰更有前景或者誰更有前途,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兩者的體量不在一個等級,簡單的數據對比,顯然更佔優勢的是長三角……其實長三角和長三角各有優勢、各有所長!

長三角和珠三角可以說是代表了我國的兩種經濟模式,一個是分散型發展戰略,以量為優;一個是緊密型發展戰略,以質為優。所以在經濟規模、面積、人口、城市數量等基本都是長三角佔優,但在城市群協調性、單位面積產出率等方面,珠三角佔優。

長三角由江蘇、浙江、安徽以及上海三省一市組成,城市數量多大26個,陸地面積約21.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億,是我國體量最大的城市群。長三角的城市定位是一主多副,即上海是主心骨,南京、杭州、合肥為城市群副中心,還有很多經濟強市,其貢獻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是國家定位的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長三角對標的是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本身也被公認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這六大世界級城市群的經濟規模都在2萬億美元之一,躋身全球前十大經濟體行列。



珠三角或者現在說粵港澳大灣區更合適,它由廣東珠三角九市加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陸地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大約長三角的1/4,而人口7000萬左右,不到長三角的一半。珠三角擁有香港、廣州、深圳三座世界一線城市,是我國經濟產出率最高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對標的是全球三大灣區,即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以及東京灣區,未來它甚至有可能發展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首。


錦繡中源


誰的經濟GDP更有潛力,短期看政策,長期看基礎。

短期看政策方面,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改革開放後享受到了國家政策全力扶持,而且目前政策的紅利仍在不斷釋放。與珠三角相聯粵港澳大灣區目標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而長三角定位是建成最具經濟活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尤其長三角地區肩負著中國未來金融中心的期望。目前,長三角城市群的GDP是高於珠三角城市群的,但珠三角GDP數據港澳兩地沒有加入統計。應該說,綜合各種政策,長三角獲取的政策效應預期要略多與珠三角。

長期看基礎方面,長三角坐擁中國的三大主要平原地之一,有更廣闊的平原基礎;而長江水運為長三角發展提供有更幽深的經濟腹地;長三角擁有更開放的政策基礎,新一代的改革試驗田正從珠三角向長三角轉移,潛力更加為人看好。

綜合各方面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都潛力無限,相比較長三角略大。不過,政策與自然資源之外,一個區域的發展影響因素還有很多。近期一箇中興通訊的事例警示國人:任何區域,創造力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排除經濟發展風險的固本支撐,否則經濟發展無論靠政策,還是靠它國別人,都會受制於人。

相信發展健康的話,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會成為國內最早享譽世界的城市群。


老楊投資


撇開鬆散型,還是緊密型的問題討論。先從區域位置來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潛能。在我國具有國家戰略的規劃有5個,包括全局性的一帶一路規劃,東中西部全面發展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京津冀一體化規劃、長三角一體化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長江經濟帶

而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是以長三角為龍頭的帶動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全面發展的戰略規劃,包括沿海地區的江浙滬地區、以武漢、合肥、江西、長沙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還有長江源頭的成渝城市群。而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不僅在本區域具有引領全國的經濟實力,而且還有強大的長江流域經濟帶的大後方支撐。整個規模和格局都是在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的。

泛珠9+2

在珠三角地區有小珠三角就是9+2的粵港澳大灣區,大珠三角是粵港澳地區(廣東全域)、泛珠三角9+2。其實泛珠三角9+2,是指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雲南和貴州,加上港澳。這個區域的經濟實力、人口規模及總體實力(含重複)是完全可以與長江流經濟帶相抗衡的。可為什麼國家沒有把泛珠納入國家戰略性規劃範疇?那就是長江流域的經濟凝聚性和輻射作用要比泛珠更強。

因此,從緊密型和鬆散型的廣義角度看,以長三角為龍頭的長江經濟帶的緊密型要比泛珠9+2強,而且經濟發展潛力和未來的爆發力也要大一些。這也是長三角的主要是具有統領長江流域經濟帶的作用,內向型變大。而珠三角地區是帶領泛珠地區向外發展,極具外向型的特色。

珠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

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的經濟凝聚性更強,區域內的產業分工、資源共享、服務共享、交通便利等方面極具優勢。這種城市間全面融合的爆發力是極其巨大的,市場化程度、國際化程度、全球產業鏈上的分工也是更加明確,看中國未來是否可以超過西方的高新科技產業,那就要看珠三角能夠走多遠!

長三角(含上海都市圈)

在長三角上升國家戰略以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也將形成全面競爭的格局,遠沒有珠三角那樣的產業互補性。上海也最先形成1+7城市圈格局,而杭州、南京和合肥也是各自形成自己的都市圈。這就是未來長三角地區的競爭格局,三個或四個以上的都市圈相互競爭,也一種鬆散型的城市群格局。

世界在變,城市發展的格局也是在變。

城市群的發展未來遠沒有互補性極強的都市圈更具有發展戰略意義,未來的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之間的競爭將集中在上海都市圈和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競爭。杭州、南京都市圈都是次級都市圈,不具備參與全球資源分配的實力。

而上海都市圈和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競爭中能夠引領世界潮流的那一天,也就是我國經濟走向世界第一梯隊的時刻。

鬆散型經濟的發展只能是規模性的擴張,而緊密型的城市融合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未來!


鞅論財道


長三角比珠三角更有潛力,這個觀點太過於主觀,缺乏客觀數據支撐,另外鬆散型比密集型城市更有前途?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首先,衡量一個城市群的發展潛力,並不是看面積或者產業密度,衡量一個區域的發展潛力,我們大概可以從以下3個角度來衡量:

第一、城市群人口平均年齡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過,看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首先看這座城市大街上有多少年輕人,咖啡廳有多少年輕人在談論創業項目,一個城市群的人口平均年齡,就是反應這個城市群的活力,我們對比上海和深圳,上海的人口平均年齡是35.7歲,而深圳是29歲。我們再看下杭州與廣州,2018年,杭州人口平均年齡是35.2歲,廣州是33.6歲,可以發現,長三角的上海和杭州,相比珠三角的廣州和深圳,平均年齡要高一些。這也說明,珠三角的創業活力會略強於長三角。

第二、城市群人口吸引力

一個城市群的發展潛力,很關鍵的數據,就是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過去是衡量一座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但姜老師理解,這臺狹義了,對人的吸引力就夠了,因為現在是“搶人大戰”,哪座城市對人的吸引力越強,誰就有未來發展的話語權,人是發展的核心。

從人口吸引力前十名城市來看,深圳、廣州、佛山屬於珠三角,而長三角只有杭州和寧波兩個城市,從人口增量上來看,深圳2018年增加了49.67萬人,廣州增加了40.6萬人,遠遠高於其他城市。

所以,從人口增量上來看,珠三角明顯好於長三角。

第三、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

這是衡量一個城市的經濟內生動力,以上海為例,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是64%,而深圳佔到了79.5%,廣州是73%,杭州是77%,佛山是75.4%,東莞是78.9%,寧波是76.7%,。

總體來說,珠三角的經濟內容動力更強一些!

綜上所述:

通過平均年齡,人口吸引力、以及經濟的內生動力,三個指標來看,珠三角的發展潛力更大一些,而城市群經濟的發展潛力與該區域的面積沒有必然聯繫的,嚴格來說,一個城市群越密集,經濟的內生動力會更強一些!


蔣昊說經濟


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兩個區域。在規模上前者更大,橫跨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分佈著大大小小上百座城市。相比之下珠三角的規模要小得多,即使是相對寬泛的概念,也只包括廣東九市,以及香港和澳門。(△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至中國夜晚光亮最高的兩個區域)

這兩個城市群誰更有潛力呢?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個人更偏向於後者。不過現在珠三角城市群這個概念逐漸被粵港澳大灣區所取代,在地理位置上,這兩者幾乎是等同概念。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央也出臺了規劃綱要,意圖將其打造成和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相媲美的世界級灣區。

當然我並不是說長三角沒有發展潛力。這個人認為如果兩者相比,珠三角的發展潛力更大。對比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特點,前者以量取勝,後者以質取勝。珠三角有深圳、香港、廣州三個國際都市坐鎮,未來的發展潛力要高於長三角。

鬆散型城市群和緊密型城市群誰的發展更好?至今,學術界並沒有定論。況且這兩個概念都還有極大的爭議,至今並沒有對緊密型城市群和鬆散型城市群做一個非常完善的概念界定。什麼叫做鬆散,什麼叫做緊密?為什麼長三角就是鬆散,而珠三角就是緊密呢?這是怎麼界定的?因為城市之間地理距離的遠近嗎?

在這兩個城市群類型中,個人覺得緊密型城市群的發展更好,理由是緊密型城市群更容易產生超級城市。


財經知識局


個人觀點,哪個地區更有前途,主要看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當地政府的效率和合理的商業環境服務意識。

第二,當地人民的開放意識程度,對新生事物,外界新技術新觀念的接納程度。

第三,企業的用人制度,越是論資排輩的氛圍越淡,傳統國企作風越薄弱的地方越有前途。

第四,運輸便利和能源。

第五,資本的豐富程度和支持。

至於當地有多少個大學,真的不是什麼重要因素,因為只要你一二三四五條件好,外地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 搶著來,拿有多少個大學說事兒的,純粹是閒的蛋疼。否則西安和武漢兩個城市應該名列前茅,而深圳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最佳範例。

長三角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很多人是把江蘇省,上海市加上浙江省,兩省一個直轄市算上,而具體提到珠三角,又僅僅指廣深東莞佛山等六七個城市,這樣比,有點兒,呵呵。

珠三角,除了深廣等六七個城市,其實應該涵蓋香港澳門,當然澳門太小,主營又是那啥,在地區發展比較上主要用來打醬油,提不提都沒關係。加個香港就可以。但香港的特殊情況,使得香港很難和剩下的其他五六個珠三角城市發揮合力和協作,至少十年內都夠嗆。

個人認為評價地區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五個因素中,

對於第一個,投資不過xx,本身就是企業家用腳選擇投票的結果。香港是最好的,上海和深圳,廣州大家基本在一個水平。長三角其他城市即使稍有差距,但是也都不大,這項大家可以為不相伯仲,十分制都打8分。

對於第二個,廣東沿海接觸外來事物超過百年,一向是整個中國最開放的地區,這點上,要比長三角要強一些,長三角上海是最好的,但內地其他城市還是要弱一些。此項珠三角個人認為可以得8分,長三角只能得7分。

第三項,廣東珠三角這邊國企的比例少於珠三角,因此得分要高一些,珠三角8分,長三角7分。

第四項,能源上都不弱,你有秦山核電站我有大亞灣。但珠三角那幾個城市,海運能力,應該強於長三角,因為只有上海臨海。這項,個人認為,珠8,長7.5。

第五項,兩家差不多,長三角有江浙財團,廣東主要是本地加港澳,實力差不多,算長三角稍強一些,因為港澳資金協作方便程度上弱一些。珠7,長8。

因此,個人認為,長三角和珠三角分別得分是:

長三角8+7+7+7.5+8,共37.5。

珠三角8+8+8+8+7,共39。

各人認為珠三角更有潛力,如果深港能有機協作,可能發揮巨大的力量,深圳最大的問題,就是空間太小了,如果能吞併東莞和惠州,力量可以更加強大,深港一體化也是威力巨大。


流浪在遠方的憂傷


這個問題很有討論的價值。鬆散型比緊密型城市群誰更有前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定之規。因為一個城市群的發展前景,與諸多因素相關聯。個人認為,長三角應該比珠三角更有前途。

首先是區域的服務能力。

深圳能夠用40年時間,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城市,是多種條件共同作用的。首先是中央給予深圳的特殊政策,這是基礎;其實是廣東在中央指導下給予深圳的支持;但核心還在於,深圳的開放態度。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中央、廣東給予再多的政策,深圳也是衝不起來的。

目前來說,中央對長三角與珠三角,大致是差不多的。所以雙方這方面是“平手”。

其次是地理要素。

這方面雙方也是相差彷彿。

長三角與珠三角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好地兒。這方面就不展開。

第三是創新創業氛圍。

這方面,二者也是很接近。

上海更容易吸引外資進入;但上海周邊城市,確實創業創新氛圍非常濃厚。深圳是創新創業重地,香港是跨國公司進入內地的首選城市。

第四是資本支持。

珠三角好像略有優勢。

對國內資本來說,長三角更吸引人,上海有主板、科創板等。但珠三角在吸引國際資本方面有先天優勢,香港本身就是最自由的國際商業中心、資本流動中心,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還有深圳的中小板、創業板。

第五是輻射範圍。

這方面,長三角優勢比較明顯,尤其是還有一個長江流域,直達西部。輻射的範圍更大。而且長三角聚集了中國最發達幾個省份,包括上海、江蘇、浙江。

珠三角只要是粵語系,是集廣東一省之力。

那麼總體來說,長三角確實潛力更大,畢竟是多個發達省份共建。而珠三角要略遜。


波士財經


全球城市排名:南京第86,深圳第79,上海第19,人口800多萬的南京就取得全球綜合排名第86,說明潛力十分巨大


光僑街鰩光


今天同時間段 同比例尺 還是長三角地方大啊




戴文245722378


稅後淨上繳中央越少的越有前途,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數據網上可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