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哥哥的男性更有可能是同性戀?

在大家較為熟悉的動物界,我們除了會用物種來對某種動物進行描述以外,往往還會附加它的性別是雄性、還是雌性。或許不少人都並不瞭解,大自然中總是充滿不少例外,就好比性別的種類也並非只有2種,而鮮有人知的四膜蟲,便是一類擁有七種性別的單細胞生物。

為什麼有哥哥的男性更有可能是同性戀?

毫無疑問,性別也是我們人類自身很重要的一個屬性,所以,當我們在填寫各種個人信息表格的時候,都會涉及到性別是男是女的基本信息。當然,從本質上來說,所謂性別,不過就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雌雄異體生物的生殖類型,只不過我們人類不是按雌雄進行分類,而是分為男性和女性。

不管是出於本能,還是所謂的異性相吸,兩個不同性別的人結合在一起孕育出了下一代。但結婚生子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就好比丁克和同性戀。關於同性戀,曾經不少人礙於社會輿論而刻意隱瞞,造成不少不幸的婚姻和家庭。隨著當代人對同性戀的態度更多地的包容和接納,越來越多的人用於宣佈自己的性取向,這對於自己和他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有哥哥的男性更有可能是同性戀?

儘管,同性戀已被公認為性取向之一,但一直以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有在研究,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存在同性戀取向的人。現實生活中男同性戀並不少,只是可能由於關係不到位所以你不知曉罷了。而且,有哥哥的男性更可能是同性戀,哥哥越多,那弟弟是同性戀的概率也就越高!

為什麼有哥哥的男性更有可能是同性戀?

終於,科學家們在長達數十年的研究中發現,那些有哥哥的男性往往更可能(比一般男性高出38%)是同性戀。並且,倘若這個男性所擁有的哥哥越多,那麼他成為同性戀的概率也有越大(3個哥哥可將概率再翻一番)。

簡而言之,哥哥的數量和弟弟成為同性戀存在密切的聯繫,出生時間更晚的弟弟會因為哥哥的存在而更容易發展為同性戀。科學家們將這樣的規律稱為 “哥哥效應”,但這一規律並未在女性同性戀群體中同樣表現出來,更不曾在女性群體中找到任何能夠改變女性性取向的存在模式。

為什麼有哥哥的男性更有可能是同性戀?

這其實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或許同性戀並不是後天選擇,而是在子宮中就產生的天生傾向。該研究結果的意義,一方面對同性戀不等於基因遺傳進行了印證,另一方面將激素和免疫(母體免疫假說)等因素納入到了性取向的重要考量範圍之中,這對於瞭解性取向機制本身而言也特別重要。

當然了,雖然部分同性戀者也有可能是雙性戀,但是這並不是普遍現象。雙性戀其實是另一個獨立的性取向分支,它與同性戀並不存在包容或被包容關係。並且,同性戀者也不會選擇雙性戀者作為戀愛對象,因為他們的擇偶對象必須是身心一致的同性,不管異性的樣貌和內在如何都對其不具有吸引力。

為什麼有哥哥的男性更有可能是同性戀?

人類社會的進步不僅體現在科學技術上,同時也體現在對個人選擇的尊重上。事實上,不管是哪一種性取向,只要沒有妨礙到他人的生活,那麼就不應當受到異樣的眼光和對待。並且,只有每個人的性取向更加公開化,才不會對同性戀者帶來巨大心理壓力,這樣也能減少更多因為隱瞞性取向而造成的家庭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