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解讀歷史故事,點評歷史人物。

引言

1945年7月15日凌晨,在美國的一聲巨響,使得全美國政客,科學家,軍方的目光朝向了的沙漠地帶。原來是1941年12月6日由羅斯福總統簽署,愛因斯坦帶頭的美國最高機密計劃——"曼哈頓計劃"取得圓滿成功,世界上第一次核核武器爆炸成功了。並且在爆炸成功之後再次按照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用於戰場的原子彈。

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世界第一次核爆炸


01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近郊正式舉行的無條件投降儀式上,凱特爾元帥成為德軍最高統帥派出的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至此,歐洲大陸得到了解放,但反法西斯戰爭還未結束,在東亞戰場上,以日本為首的法西斯陣營仍在頑強抵抗,1944年,日軍為了挽回中途島戰役戰敗的結果和接連慘敗的局面,實施自殺式襲擊,目標是美軍的艦隊和美軍的陸戰部隊。

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美國便計劃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當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日本在密蘇里號主甲板上遞交投降書

02

至此之後,美國無論是對越戰爭還是對朝鮮戰爭,都沒再使用這種大殺傷性武器了。抗美援朝時期,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已經是有采用核武器打擊的計劃了,而且那一枚核彈已經運到關島基地,就差杜魯梅的總統授權使用。

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抗美援朝時期

  •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不使用原子彈了呢?

首先,1950年2月14日年蘇聯和中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對中國實施核保護,美國擔心蘇聯對美國宣戰。如果中國志願軍在朝鮮作戰時受到了核武器的打擊,蘇聯就會根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第一條:結締協約的國家雙方都要在一些必要的時候共同盡力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此來制止結締協約的國家秒遭受其他國家直接或者間接的對領土主權的侵略和破壞。一旦結締協約國因為遭受其他國家的侵略破壞,而且處於戰爭狀態,結締協約另一個國家就應該盡全力的就給對方軍事支援以及其他支援。

對中國給予軍事上的援助,因此對美國展開核反擊,再次引發世界大戰;其次,不止中國受蘇聯核保護傘罩著,朝鮮也是受蘇聯的核保護傘罩著,因為害怕蘇聯直接的反擊而放棄了核武器打擊計劃。

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抗美援朝時期

03

其次再加上國際社會的反對,因為二戰結束不久,朝鮮戰爭也只是局部戰爭,如果毅然使用核武器就會升級為世界戰爭再一次引發世界大戰。

因為二戰剛結束,絕大多數的國家在戰爭中經濟受挫,軍工業未起,可以說是百廢待興,還沒恢復國力,復甦經濟,國際社會追求和平他們不可能同於和加入美國重新挑起世界戰爭;一旦上升成世界戰爭,蘇聯插手,歐洲便再次進入戰爭被動的狀態。

再加之,美國本土民眾對於朝鮮戰爭以及關於在朝鮮使用核武器表示非常反對,自發組織上街遊行,表示抗議,抗議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主意。

美國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為什麼抗美援朝時期不使用原子彈?

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

再然後就是關於美國形象問題,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如果說肆意的投放原子彈,有違揹人道主義,會受國際社會里眾多國家的譴責,而且美國對朝鮮地區挑起的戰爭根本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衝突,美國是僅僅是為了抑制共產主義的擴張,保住自身利益不會被侵犯,完全沒有必要將此矛盾激化,從而上升為世界戰爭。

還有就是如果在朝鮮投放了原子彈與美國的策略是大相違背的,美國曆來的策略就是先歐後亞,加上二戰歐洲大陸需要軍事以及經濟的復甦與振興,在對於那個時候來,遠東的利益遠遠低於歐洲的利益,所以不願意對於遠東投入太多精力與財力。

結語

戰術問題也是十分關鍵,對於打擊,分戰術打擊和戰略打擊。因為廣島,長崎有著軍工項目還有部隊駐紮,同時也是一座不小的平原城市,於是對廣島,長崎實施戰略打擊,摧毀軍工業和人口。

戰術打擊則是對戰場的效果,朝鮮半島的丘陵地形會削弱原子彈效果,可以為守軍提供許多掩體,是對美軍的非常不利因素。

參考文獻:《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