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內向的人精神內耗很嚴重?

活動中心17653708


內向的人精神內耗嚴重,可能源於以下兩個性格特點:

謹慎,善於自我探索

謹慎

內向的人,大多是謹慎的人。與外向者相比,內向的人,不願意吸引他人的目光,他們更可以與自己獨處。獨處多了,就會更多的看到自己所處的周邊環境,而有限的環境,讓他們更加樂意關注細節,慢慢的形成謹慎的習慣。

任何事情,拋開度來說,都會有失偏頗。謹慎是內向者的優勢,但是謹慎過度也會給他們帶來困擾。

在社團中,我經常遇到一些過分關注細節的朋友。他們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自己設計好的發展,有一點小事或者說一個小步驟脫離與其,都會讓他們煩躁不安。

這個時候他們是在和自己較勁,容易在心裡責怪自己,為什麼忽略了這個細節?然後鞭笞自己的心靈,這樣能不累嗎?

更糟糕的是,如果遇到想象力豐富的內向者,他們還可能無限誇大一個小細節沒有做好帶來的後果,讓自己陷入惶恐的境地中。

自我探索

與外向者相比,內向者更加關注自己自身,也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擅於分析,擅於自我探索。他們會在心中問:

  • 我是誰?
  • 我從哪裡來?
  • 我在幹什麼?

探索自己生活的意義,追尋生命的價值。是內向者腦海中的高頻次問題。與外向者相比,他們更看重自己精神上的合理和自我成就。

自我肯定的反面是自我否定。

肯定和否定,是內向者自我探索後的兩個結果。自我肯定的反面是自我否定,他們希望透徹的觀察世界,對自己的自我解剖多半殘忍。

所以,他們的結果經常是自我否定的。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想要過得好,需要來自外界和自我的肯定。而自我否定的人,就會新一輪的探索,疏於做實事,再得出自我否定的結果,進入惡性循環。

內向者,減少內耗的關鍵在於看清自己的優勢所在,利用自己的優勢,把控好適度原則。推薦大家去看一本書《內向高敏者》,認清自己的優勢,把內耗轉化成“生產力”。


秋木木


我是個精神內耗特別嚴重的人。不知道生活中是不是有和我情況類似的人。

先從我爸媽婚姻說起吧。自從在學校學了點心理學知識,我有一天忽然發現,在外貌上,我可能比較會長,吸收了爸媽的大部分優點;但在性格上,卻是毫不懷疑的吸收了父母所有的負面——爸爸總是妥協、忍讓、討好,他是個對生活之美有追求的人卻總是在現實生活中犧牲壓抑自己;媽媽性格強勢,但又不是一個理性的人,情緒化很嚴重,控制慾強但又不是很成熟。

從小到大,我從父母相處的模式中沒有感受到婚姻是件幸福的事,它更像是一種互相的消耗和傷害。我爸不斷的討好讓我抓狂,我媽的專制而情緒化讓我絕望。但作為一個女人,我也能感覺到我媽在婚姻裡的感情訴求總是得不到關照,不知道是我爸太遲鈍還是怎樣,雖然他是一個很善良的有些迂腐了的人。也許這也是為什麼這段婚姻是兩個好人的組合卻總不能琴瑟相和的原因之一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媽很喜歡旅遊,但是她最大的願望不是每次總是自己一個人和朋友出行,而是希望能和老伴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可我爸卻總是不響應。他說自己以前上班的時候因為工作到處跑現在就想在家待著,外面也沒什麼意思;要不就說因為要每週去看奶奶,父母在不能遠遊;要麼就說出去旅遊耽誤炒股,不想去。總之每次出遠門,都是媽媽跟朋友去,而不是和老伴去。這對一個女人來說,雖然可以理解另一半有另一半的喜好,要尊重,但負面情緒的堆積總是難免的。站在女性的立場,我是很能理解這種痛苦的。

最近一次的家庭矛盾,持續了很長時間,在我最終不得不用比較極端的方式干預下,雖然緩解了,但媽媽提出一個要求:想和爸爸一起旅行一次。這次爸爸很爽快的答應了,還要媽媽趕緊報名,非常配合。

媽媽走後,我打趣道:“老爸,你總算想開了,也知道享受一下生活了。你說你們兩個退休老人經常出去走走看看多好。”我爸卻嘆了口氣,他把這次旅行,又當做了一種討好對方的方式,完全是勉為其難的妥協,而不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情跟著灰暗了下來。如果換做我,這樣的旅行,我是真的不想去了。

我在這種生活模式下長久的生活,似乎長成了他們倆的綜合體:既是壓抑討好型人格,又極端情緒化,很容易就崩潰狂躁。從小到大我從來沒在男生面前有過任何傲嬌的行為和態度,從來不提任何要求,覺得自己不招人待見,沒資格要求這個要求那個。這種習慣帶到婚姻裡,把老豬惹毛過好幾次,因為我每次需要他幫我做些什麼的時候,總是使用小心翼翼的疑問句:你可以………………嗎?能不能……呀?生活中只要不是萬不得已,我都不想求他,都自己扛著,導致老豬吵我好幾次,有什麼事兒怎麼就不能給他打電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怕麻煩別人,打擾別人,就連懷孕期間出血好幾次,也沒吭聲,自己跑醫院去。

老豬曾經教育過我,你總是怕麻煩別人,其實也是怕別人來麻煩你。也許是吧,我對親密關係總是有種本能的恐懼,雖然內心特別渴望。

在老豬的影響下,我感覺自己漸漸放鬆許多,有時候覺得自己已經跟從前的自己慢慢不一樣了,甚至有老同學說我比從前有趣多了。可是情緒崩潰的時候,我自己都吃驚的發現,和從前我媽發飆的樣子一模一樣。在內心深處,我還是緊張的、敏感的、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只要一點點刺激,就好像我媽附體了一樣,無法控制的做出可怕的事情來,傷害到家人和自己。

心裡頭擠壓了無數的不如意,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出口宣洩,導致自己成了一個不定時炸彈。每次爆發過後,我又陷入深深的自責與愧疚,在這樣的循環中自我的內耗越來越嚴重。我覺得我爸看我挺透的,關於我的婚姻,他曾經說過:“不管找個不好的男人還是好男人,你都感覺不到幸福。一個不好的男人,你會覺得他把你往深淵裡拖;一個好男人,你總會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會因為自卑而不快樂。再加上生活中林林總總的現實問題帶來的分歧和矛盾,你就更難快樂了。

好像就是這樣。我對自己和生活也有很多訴求和期望,可是因為自卑,因為情緒的內耗往往舉步維艱。生活中總是不自覺的就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但情緒積累到一定的點,卻又爆發的像個面目猙獰的魔鬼,讓人生厭。我一邊害怕別人的厭煩,一邊又逃避別人的好。

行動無力導致現實不給力,看不開導致自己不可愛,這就是內耗帶來的可怕後果


慣性呆萌


內向的人精神內耗嚴重,我侄女就是這樣的人,整天鬱鬱寡歡,我分析她性格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表達能力欠缺。侄女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表達能力欠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多了怕得罪人,不說出來又委屈自己,一件事有時在心裡思量好幾天。

▪心思縝密。侄女還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做事謹小慎微,生怕做事有什麼閃失和遺漏,做事認真踏實,要求嚴格。

領導交辦給她一件事,她前思後想,考慮來考慮去,只有領導點頭的那一刻,她才放下心來。

▪敏感、不自信。侄女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敏感,不自信,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以為是在嘲笑他或者瞧不起他,而自生煩惱,影響與朋友的關係。


內向的人如何避免內在消耗呢?

首先,自我接納。內向的人內心煎熬,說白了就是太在乎自己,太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說,我們要學會自我接納,正視自己缺點,勇於認可自己的優點。

當然,沒有人能完全豁免別人的評價,好的“自我接納”,是恰當地接納別人的評論,恰當地接納我自己,而不是極端地作任何一種選擇。

其次,減少不必要的自我評判。自我評判建立在“我不夠好”、“我不可愛”的基礎上,自我評判的不是真正的自己,如果不停止自我評判,壞的影響會不斷衍生,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


總而言之,內向的人如果精神內耗嚴重,是具備敏感不自信的性格特點,但並不是說,內向的人不好,比如內向的人沒有那麼多壞心眼,對人善良、真誠等等。


健康人的體溫表


認識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183身高的男孩子只有不到120斤。據他說,他在外面吃飯正常,只要一回家吃飯,吃完飯立馬就會拉肚子。

平時朋友眼裡他是個大暖男。特別樂意幫助人。但其實他內心有時候不那麼情願。就像有一年小品裡演的,通宵排隊去給別人買火車票。只為別人說他好。甚至自己快要餓肚子了還借錢給不怎麼認識的朋友。領導安排的工作,不是他分內的,對他晉升沒什麼幫助,還嚴重擠佔了他的個人時間,他心裡抱怨還是答應並且仔細的做好,把好處費全留給領導。

後來知道小時候他父母都出國,他是自己留在國內鄉下的親戚家長大的。所以他特別自卑。有要求從不張口。拼命滿足他人。希望別人主動注意到來滿足他。有的人不知道念他的好,他心裡是不高興的。但是也不會說出來。因為他自我要求是一個好人。

後來我慢慢明白,現在社會一個人是不能生存的,需要跟別人互換交流。跟別人互動其實就是類似一種攻擊性。表達你的需求,然後大家互換。可是無法表達需求的人就沒有這種攻擊性,於是就向內攻擊自己了。

自己需求說不出口,不能向別人要;別人要求又無法拒絕,覺得自己界限被侵佔了沒辦法表達,也無法維護自己。一直付出又很委屈。這就是內耗了。這種內耗表現在身體上,腸胃就會受到刺激。

所以對於沒辦法跟外界交換而內耗的情況。最重要就是提升對自己的認知。就是你的價值不是因為別人為你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而決定的。不是別人決定的。對自己的價值認知提高了,更能夠發出要求,以及拒絕他人維護自己。

穩住自我,和外界能自由流動,就可以減少內耗,實現更大的價值。

槿裡情感工作室,為18-45歲的青年提供情感支持。

你怎麼了,可以跟我說說麼?


槿裡家庭心理師


先拿本人舉例吧,我小時候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個“小喇叭”嘴天天叭叭地說個不停,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我都能和他們聊上半天,媽媽都受不了我這個話癆。

但是自從上了初中,我離開了爸爸媽媽,在學校住宿以後,我的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不再喜歡和別人聊天,甚至週末回家和爸爸媽媽都說不上幾句話,他們都對我的變化感到驚訝和不解,但是他們沒有過多的關注,因為我成績不錯。

從外向變內向那段時間,我自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很難過,我真的很孤單,我很想和別人談談心,卻發現聊不到一塊去,或者當第一次因為說話被別人嫌棄或者指責,我變的不愛說話了。

什麼事都自己憋著,受了委屈也是自己偷摸流眼淚,做事情遇到困難找不到人傾訴的時候,甚至有輕生的想法,內向自閉的那段時間,我被黑暗和負能量緊緊包圍著,把我捂的喘不過氣來,可以說是我精神內耗最嚴重的時候了。

那麼我為什麼會變得內向呢?

因為那個時候讀書學習是唯一目的。

小學還好,上了初中,爸爸媽媽就把我送到了寄宿學校,我是兩個星期回家一次。

我上的寄宿學習管理十分嚴格,每天吃飯、睡覺、學習的時間都安排的明明白白,自己根本沒有娛樂放鬆的時間。

大家都應該聽過“衡水中學”吧,那裡以軍事化教學而出名,我們學校就是模仿那個學校。

我們從早上6點起床跑操,然後半個小時吃早飯,接著上早自習,中午也是半個小時吃飯時間,下午上課,那個時候我們班很多人下午都來不及吃飯,就只吃兩包乾方便麵。

在那個時候,我根本沒有其他精力去交朋友,大家都在學習,而且你比較活躍就會被認為是調皮搗蛋的壞孩子也會被孤立,所以我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在以後沒有那麼嚴格的學習要求了,我卻習慣了一個人,一個人思考,一個人解決各種問題,我的大多數時間都投向自己,我在精神內耗。

那什麼是精神內耗?

心理學上的解釋是: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個體即處於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長期的內耗會讓你感到疲憊。

低內耗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個良性循環,它會讓你越過越輕鬆。而高內耗則是無止境的惡性循環。你越是內耗,情緒越是低落,對自己的表現越是不滿意,接著你很快會發現自己又陷入新的內耗中。

為什麼內向的人會精神內耗?

內向:心理學上是指氣質中指向性的一種,人的言語、思維和情感常指向於內者為內向,表明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佔優勢。

對於外部環境帶來的壓力和挫折,內向的人往往比外向的人承受力低,因為他們把精力只投注在自己身上。

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典型的內向性格描述為: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保守,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非摯友)。很少進攻行為,多少有些悲觀。焦慮、緊張、易怒還有抑鬱。睡眠不好。具體表現與受教育程度、個人經歷、生活環境諸因素有關。

據統計,內向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得抑鬱症,因為只關注自己,自己又悲觀,就會形成悲觀的閉環走不出來,更嚴重的就是輕生了。

那麼如何改變呢?

①首先不能自卑和悲觀,內向的人也要認清自己的優點,不能只有負面情緒

②嘗試和別人交流,人本來就是社會群居動物,合群是人的本能,試一試或許會有很大的改變,實在不行可以通過寫日記發洩情緒

③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內向的人就給自己貼標籤,比如“內向不能幹銷售”“內向就是懦弱”“內向不可能改變是天生的”……

內向的人要主動尋找願意和你交流的人,同時希望大家可以幫一幫內向的人,見面打個招呼就行,可能你的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會溫暖一顆冰冷的心。


我是寂地


因為他不願意把自己和外界衝突,他設置了一個與外界屏蔽的保護層。看著他與外界毫無衝突,然而,他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內界。

這樣的人一般都比較善良。但是同時也反映一個問題,就是他處理不好他與外界的關係,就導致他比較注重內界,而其實,人的注意力放在哪裡,哪裡就容易出問題。

我曾經在前二十年封閉外界,倒不是說不和人說話,而是極少注意外界發生了什麼,也不和人打交道,除非迫不得已。

別人都說我特立獨行,而實際上,我在初中的時候就每天拷問自己,注意,是拷問,不是問,那種直擊靈魂的問是很痛苦的,每天問自己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你是為什麼而存在,這個世界對你來說是什麼,你對世界又是什麼,一個初中小屁孩,一直想這些根本想不懂的問題,那時候老師說我很像林黛玉,每天眼神裡都是憂鬱,那時候氣質也是偏向憂鬱型的。其實表面上我和任何人不發生衝突,因為我的注意力注意不到他們,那時候不是沒有流言蜚語或者惡意中傷的話的,可以我根本不在乎,因為注意力並不放在外界,一直放在內界的控制上。因為前兩天剛想好的一種答案,可能過兩天苦苦思考又將前一個答案推翻,再過兩天又開始比較這些答案的優劣,然後又開始風起雲湧,真的是很痛苦的,就是別人看你雲淡風輕,實際上你早已是波濤暗湧,一直用精神控制著自己不要崩潰,控制著這些觀點駁倒另一些觀點,所謂一個人的戰鬥,是很深沉也很痛苦的,而且沒有人能體會和感受到。我的姐姐哥哥們都說十分羨慕我有很好的家庭,而是二十年來我從來沒有任何感受到美好的時候,因為那些我都不在意,我只在意內心的心理感受和心中所思所想,就是所謂的過獨了。精神內耗嚴重是因為想太多。


蘭音如風


這是我前輩在一個同行新聞採訪中遇到的奇葩案例。

在2002年,22歲的清華大學機電系學生劉海洋在北京動物園先後用硫酸潑傷了5只熊。隨後被公安機關拘留一個月。

下面是劉海洋的心理畫像。

我不知道我的父親是誰。在我剛出生100天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隨後身為工人的母親為了撫養我一直終身未嫁,退休後為了補貼家用,又找了一份臨時工作。

從早忙到晚,見面說話的時間不足2小時。

我記得我的童年是黑暗枯寂的。為了方便母親工作,她便把我鎖在家裡面,直到我5歲。在那幾個昏暗的小房間裡,門是用大鎖鎖著的。

我也沒有什麼童年的玩伴,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我周圍那一堆的泡沫積木。拆了裝,裝了拆,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

屋裡面沒有一個活物瀰漫著死寂的氣息。那時候我感覺很害怕,你能想象一個1-5的孩子在幾乎無人說話的地方呆到五歲嗎?

還好通過窗外我能看見窗外的唯一幾個生物:小鳥。從那時我便對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母親在家裡面總是強勢的,她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但一點都不敢跟著她對著幹,但我心裡還是有渴望想學生物。直到上了大學終於自由了,終於不用聽到那個女人的命令式的語氣了,我可以幹一點自己的自由的事情了。有種發自內心的興奮感。

直到有一次去動物園看到了熊,我想知道熊的鼻子靈敏不靈敏,可能是出於對童年的好奇。於是就有了用硫酸潑熊的事件。

內向的性格就是從那時候來的。童年的枯寂無味,無人交往。只能專注自己想幹的事情,想的越多,越覺得對大腦精神力是個傷害。

此故事到此完畢。

所有的內向的人想一想你們的童年是怎麼樣的?是否有家人的陪伴,小夥伴兒陪伴。如果都沒有的話,那麼內向的性格的養成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哪天干出某件奇葩的事情,這種也可以理解

對於我來說。

我是九歌,一個學新聞的板磚教育持有者,這裡有現象背後的秘密。如果覺得有用,就點個關注吧!謝謝。


蕭中九歌


以前我也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之所以內向是因為我長相普通,身材胖而且不擅長和其他人打交道。

大家都知道,在班級裡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弱勢群體,會受到男生或者女生的排擠與討厭,那時候,我因為比較胖的原因,經常被男生在背後指指點點,到了後期,連學也不想上了,就想在黑暗中,希望沒有人關注到自己,遠離人群。

我的內向來源於我的自卑,因為自卑我經常陷入一種自我攻擊中,覺得自己很差勁,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非常渴望別人的認同。

自卑與內向這兩種情緒疊加在一起,不斷的內耗著我的情緒,讓我承受著外界的打擊以及自我的消耗裡。

後來,慢慢的從裡面走了出來,不再自我攻擊,也逐漸開朗的許多。

這些方法想要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曾和我一樣的女生。

1、接受自己

或許在大家看來,這句話很老套,但是不得不說,真的很有用,之前我不斷的自我攻擊,是因為想象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相差太大,這種落差感讓我的精神內耗,所以先接受自己

2、給自己設立一些小目標

相辦法完成它,比如之前,我給自己設立的就是減肥10斤,後來瘦了下來,增加了自己的自信感

3、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找到那個團體,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


南柯一夢華胥


你是內向者嗎?下面九張圖片代表不同的性格類型,憑直覺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張圖片,後文有對你選擇圖片的分析。

內向者精神內耗很嚴重,這個說法有些偏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與其說內向者精神內耗嚴重,不如說內向者更善於深度思考,他們重視的是內心感受;注意力高度集中於某一問題,在內心留痕很深;他們認真負責,承諾要做的事情就會去做,敢於擔當;善於觀察,對外界比較敏感;在人際交往中總是會安靜傾聽,與朋友的關係深入持久。

可以說,內向性格是上天賦予內向者的特質,無需一味羨慕他人,你只要擁有真實的自我,發揮獨特的優勢,變性格短板為生存長板,展示自己的內向魅力,就一定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加鮮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回過頭去,我們再看看你剛剛選擇的9張圖片,分析一下你的性格:

圖(1):一個快樂開放的人,少憂慮——外向者。

這類人崇尚自由,喜歡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生活;他的主張是:生命只有一次,每一次都要精彩,每一刻都要快樂;他好奇心旺盛,對新事物持有開放的態度;他嚮往改變,討厭束縛,不願待在一個地方;他希望身邊環境不斷在變,希望這種變化給自己帶來驚喜。

圖(2):有自己思想的人,獨立前衛——內向者。他看上去像一批野馬,追求自由及不受拘束的生活;他的工作基本上與藝術有關;他的生活方式極具個人色彩,永遠不會盲目追隨潮流,而是有自己的判斷。

圖(3):敏感而冷靜的人,深思與反省——內向者。多數時候他表現得像一個思想家,習慣自我反省和思考;他討厭表面化及膚淺的東西,寧願獨自一人也不願跟別人閒談,但與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卻很放鬆;他不太喜歡交際,孤寂是他的生活方式,他寧願長時間獨自一人待著,別人可能會覺得沉悶,對他來說卻是享受。

圖(4):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樸素務實——內向者。他作風自然,喜歡簡單樸實的東西;他穩重大方,值得信賴;他的誠實敬業能給身邊的人以安全感,給人親切、實在的感覺;儘管別人說他老土,可他對於俗氣、花花綠綠的東西不屑一顧,對潮流抱著懷疑的態度,永遠不會模仿別人。

圖(5):專業自信的人,尋求解決問題——中性者。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專業;他能很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通過行動來解決問題,很少怨天尤人;他積極主動,意志堅強,做事井井有條,信心滿滿。

圖(6):靜享私密的人,溫和而樂眾——外向者。他多給人一種小資印象,生性隨和,好相處,卻難以深入發展;他很容易結交朋友,有時他會從人群中抽身而出,喜歡私下自娛自樂;儘管他不喜歡孤獨,但他需要個人空間,盡享他的私人時間及愜意生活。

圖(7):高貴而優雅的人,敏感可靠——中性者。他像貴族,因為從他骨子裡流露出貴族的氣質;他有些高傲,眼光敏銳,高人一籌;他有教養,並且嚴格要求自己,追求自己的理念;他希望跟自己接觸的人也都是高雅而有教養的。

圖(8):性情中人,浪漫愛幻想——外向者。情緒化、喜怒無常是別人對他的評價;他是一個感性的人,喜歡跟著感覺走,不太考慮別人的意見和感受;他愛幻想,愛浪漫,總是追求別樣的生活,事實上,他覺得人必須要有夢想才叫活得充實;他感情豐富,不會掩藏。

圖(9):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冒險好動——外向者。熱情、多動是他的外在表現,他是精力外洩的人;他不介意運動和冒險,喜歡群體活動,特別喜歡有趣的多元化的工作;相比之下,例行公事及慣例會令他沒精打采,顯得很不耐煩。


寶爸育兒說


不是所有的內向者都精神內耗嚴重,這不是必然的。

我們把這個問題變成:精神內耗者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就好回答的多了


舉個例子:

老闆:“最新的活動方案已經發到大家手裡了,大家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內向者:我覺得×××不合理,不符合受眾,我來說吧,不行,這是A提出的方案,最近剛好和她有點小矛盾,萬一她以為我故意找茬呢,還是別說了,但是不說的話,落實起來效果不好啊,老闆不滿意怎麼辦?啊啊啊啊。。。我到底說還是不說。


5分鐘過去了

老闆:“那今天的會就到這了”

內向者:啊啊啊啊。。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我要不私下找老闆說一說,額。。。萬一A覺得我打小報告呢,萬一老闆覺得我開會不說不夠光明磊落呢。。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該怎麼辦?


因為他們把大多數精力放在自我對抗糾結中了,所以內耗嚴重。我認識的內耗型人即使有著巨大的能量,也很難發揮出來,對抗自己就已經讓他精疲力竭,哪還有那麼多精力做其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