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口的動了手!

畫是靜止的戲,戲是流動的畫。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繪畫與戲曲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雖然在藝術構成和表現手段上不盡相同,但都基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寫意、傳神和造境。

所以,很多畫家都是狂熱的票友,而很多戲曲名家,也都痴迷於筆墨丹青。

戲曲名家與國畫大家的交往歷來頻繁,他們亦師亦友,互為表率,除了留下很多藝界佳話,也造就了一批才藝俱佳的藝術巨匠。

當動口的動了手!

梅蘭芳說:凡是最好的東西都和藝術有關係。

1913年,20歲的梅蘭芳第一次赴上海演出,與70歲的吳昌碩一見如故,兩人結為忘年之交,當時吳昌碩贈給梅蘭芳一幅梅花圖,激起了梅蘭芳對繪畫的興趣。返京後,他開始向王夢白學習花鳥,後又同陳師曾和姚茫父學畫人物,也深受齊白石的影響。

當動口的動了手!

梅蘭芳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梅蘭芳畫作

梅蘭芳一生結識多位國畫大師,同陳師曾、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徐悲鴻、陳半丁等人都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和張大千還有一段廣為流傳的趣聞軼事,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大千要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家裡設宴邀請了梅蘭芳等社會名流。宴會開始,張大千便向梅蘭芳敬酒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蘭芳不解其意。張大千含笑解釋道:“你是君子,唱戲動口。我是小人,畫畫動手。”

當動口的動了手!

梅蘭芳書法


當動口的動了手!

梅蘭芳書法

梅蘭芳將國畫中虛與實、簡與繁、疏與密的關係與戲曲藝術相融合,使梅派藝術日臻完美,創造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

梅蘭芳的舞臺形象舉世矚目,繪畫成就也蔚然壯觀,1935年梅蘭芳曾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佛像、仕女、花卉等作品170多件,作品大多都被買走。在抗戰時期,他蓄鬚銘志,以賣畫就足以維持生計。

雖然書畫作品沒有梅蘭芳的數量多,名氣大,四大花旦之一的尚小云也能書善畫,尤其長於松、蘭、竹、菊、靈芝。

當動口的動了手!

尚小云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尚小云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尚小云畫作

尚小云的繪畫得到陳師曾、姚茫父、亢興北、溥心畬、王夢白、王雪濤、顏伯龍等眾多名家的指導,書法問藝宋伯魯、林開暮、陳名侃、梁鼎芬、陳海若等,早年習翁同龢,晚年學王羲之,秀挺蒼勁,很見功力。

當動口的動了手!

尚小云書法


當動口的動了手!

尚小云書法

尚小云還熱衷書畫收藏,且藏品頗豐,1959年,尚小云把自己珍藏了大半輩子的字畫無償捐給陝西省博物館,包括趙千里、唐棣、金聖嘆、董其昌、張瑞圖、八大山人和石濤、金農等宋元明清時期書畫珍品66件。

程硯秋6歲學藝,先學武生後習花旦,而後又因嗓音極佳而改學青衣,11歲時初次登臺便以文武各功穩練超群驚豔全場。13歲時,程硯秋迎來了變聲期,就是戲曲界最怕的“倒倉”。在不能登臺的三年裡,程硯秋同京、昆名家學習各種技藝,同武術名家學各路武藝,同羅癭公學詩詞歌賦,還同書畫名家湯定之學習繪畫和書法,從此也與丹青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動口的動了手!

程硯秋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程硯秋畫作

在演出之餘,程硯秋經常揮毫潑墨,但凡有來求字、求畫的,一律有求必應,樂此不疲。

當動口的動了手!

程硯秋書法


當動口的動了手!

程硯秋書法

荀慧生有個絕藝,每當演出《丹青引》,必在戲臺上當場作畫,四句唱詞唱完,一幅畫就能展現在觀眾面前,每每博得滿堂喝彩。

荀慧生早年拜胡佩衡為師學畫,他認為“借鑑國畫藝術,融化在戲劇舞臺上,更能豐富我們的藝術創造”。

當動口的動了手!

荀慧生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荀慧生畫作

1921年,21歲的荀慧生到上海演出時,特意拿著自己所繪的書畫冊頁,在書法家劉山農的引薦下,向吳昌碩請教,並行了弟子之禮。1927年春,荀慧生再次到上海向吳昌碩補行拜師禮,正式成為吳門弟子。

當動口的動了手!

荀慧生信札手跡

荀慧生也曾與齊白石、陳半丁、傅抱石、葉恭綽、壽石工、李苦禪、王雪濤等人有來往,擅畫青綠山水與花卉。

張君秋常說,繪畫是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戲曲之外,張君秋對繪畫最為入迷,愛畫蘭、菊、蝦、雞。

1981年歲末,張君秋約三位朋友在家圍爐小酌,酒至半酣,他悄悄溜進自己的畫室裡,友人以為他累了,正猶豫要不要告辭,結果張君秋興沖沖地從裡面拿出三幅剛畫好的畫,每幅上畫三隻小雞,題為“三吉圖”送給三人。別人喝高興了是唱幾嗓子,他則是畫上幾筆。

當動口的動了手!

張君秋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張君秋畫作


當動口的動了手!

張君秋書法

張君秋有很多畫家好友,與李苦禪、李可染、黃胄、許菱廬、婁師白等人常有往來,經常去各家觀摩作畫現場,日常也是在家反覆臨摹名家之作。他臨畫也和演戲一樣,喜歡廣徵博彩,不守“師訓”,常常發揮個人的創意,學畫的精神和理念,絕對不亞於專職畫家。

繪畫與戲曲的不解之緣,促成了畫家與戲曲名家的藝術交匯,並最終從彼此的藝術境界中,獲得審美與藝術的營養,令他們的人生舞臺更加魅力四射,也為豐厚的文化土壤留下了更多的藝術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