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突破,玉林變“近海”為“沿海” ,實現華麗的蛻變

前言

對玉林人來說,“海”曾經是一個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的字眼。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陸上重要通道之一,在地理上離海最近處也不過幾公里的玉林,近海卻不沿海,且境無大江也無大河,特殊的區位一度成為阻礙發展的瓶頸,吹得到海風,聞得到海味,近海卻無海,只能望洋興嘆。


三次突破,玉林變“近海”為“沿海” ,實現華麗的蛻變

從家門口出海,一直是玉林人的夢想。玉林人從不輕言放棄,始終探出身子朝著海的方向努力著。常言道: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在最近十多年的三次轉折中,完成了三次突破,玉林從“近海”變身為“沿海”,完成自己歷史性的華麗蛻變。


三次突破,玉林變“近海”為“沿海” ,實現華麗的蛻變


第一個轉折點出現在2008年

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建設5個功能組團,其中的鐵山港(龍潭)組團包括北海市鐵山港區、玉林市龍潭鎮。玉林作為4+2城市中的“2”之一,當年就與北海達到建設鐵山東港碼頭合作意向,次年7月簽署《鐵山港(龍潭)組團合作開發建設協議》,就鐵山港東岸碼頭選址、東岸發展概念規劃、專項規劃編制、共同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問題達成協議,遂即兩市分別推動了各自園區建設,且在2015年10月30日開工建設鐵山港東岸碼頭。

評點:組團園區開了個好頭,但是受制於跨市合作體制機制不暢、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發展不充分,加上發展臨海產業先天不足,投資不力招商不利,進展一直不溫不火。


三次突破,玉林變“近海”為“沿海” ,實現華麗的蛻變

第二個轉折點出現在2017年

2017年4月24日自治區政府批覆同意設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龍港新區,規劃範圍涵蓋北海市合浦縣、玉林市博白縣,把玉林市博白縣龍潭鎮和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及山口鎮的部分區域緊緊綁在一起。新區採取“一區兩園”建設模式,包括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玉林龍潭產業園,以產業帶動區域城鎮化發展為先導,以差異化特色發展為依託,形成以循環經濟產業、海洋經濟產業、先進製造業、特色經濟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五大類型產業為主的工業新城,打造北部灣新增長極和“雙核驅動”新平臺。

評點:在無法實現行政區劃調整的情況下,把北海、玉林的兩個園區整合在一起設立龍港新區,提升行政管理級別,更有利於兩市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嘛。


三次突破,玉林變“近海”為“沿海” ,實現華麗的蛻變

第三個轉折點出現在2017年底

2017年12月26日自治區政府批覆同意設立龍港新區玉港合作園。玉港合作園選址在龍港新區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內,北海市在龍港新區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內首期先劃出約5平方公里作為龍港新區玉港合作園,由北海方面負責合作園內的徵地拆遷、按“淨地”交給玉林整體開發和管理,合作園內徵地拆遷安置資金、園內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開發建設及社會管理工作由玉林方面統一負責。

評點:說白了,在鐵山東港產業園內設立的玉港合作園,就是玉林在北海境內的一塊“飛地”。這種跨越行政區域的合作模式,儘管在全國算不上什麼創新,但對廣西來說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必定有利於打通玉林出海通道,加快龍港新區開發建設。


三次突破,玉林變“近海”為“沿海” ,實現華麗的蛻變

結語:

還記得玉林精神嗎?還真的有點佩服玉林人,佩服玉林人的“敢為先,善創業,尚包容,重務實”

面向無垠大海,前瞻時代潮流,玉林能夠打破內陸思維,敢想,敢幹,敢闖,經過一系列的重大突破,龍港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園區更是如火如荼,大型企業紛紛入駐,一躍成為廣西的投資熱土。而玉林呢,藉助龍港新區,實現了“近海”向“沿海”的蛻變,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