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孩子平安、快樂,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追求。但是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孩子一輩子總會經歷各種磨難和煎熬,總會出現不良情緒。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家長如何才能巧妙化解孩子的這種不良情緒,讓孩子儘快恢復平靜呢?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同事兒子小雨平時喜歡看手機和電視,一次非要纏著同事玩手機,同事告訴他說:“你今天已經看過很長時間手機了,不允許再看了”。小雨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傷心的哇哇大哭。看到小雨的崩潰的情緒,同事就跟孩子講道理說:“我們規定好了,每天看30分鐘手機,你已經看了一個小時手機了,不能再看了,再看對你眼睛不好。”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小雨一心只想玩手機,根本聽不進同事的大道理,哭的更加厲害。從開始的鬧到後來拿起東西摔摔打打。同事覺得自己已經費勁口舌去給兒子解釋原因,安撫情緒,兒子不但不領情,反而變本加厲。一氣之下就控制不住自己,對兒子大聲呵斥道:“說了不讓看就是不讓看,聽不懂大人的話嗎,非要捱打才好嗎?”

小雨面對同事的呵斥,哭著悻悻的離開了。事後小雨告訴我,不喜歡媽媽對自己的高壓政策,媽媽從來都不理解我,我多希望媽媽可以聽聽我的想法啊!呵斥打罵雖然讓孩子的哭鬧暫停了,但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的心靈。表面上孩子服從父母,實際上孩子產生了對父母的不滿和心理隔閡,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專家說:接受孩子的感受是化解孩子不良情緒的最好方式。

西方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曾說:“理解和接受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會將人從慾望中拯救出來。”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被他人理解時內心就會感到溫暖和力量,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讓人打開心扉、暢所欲言。而當我們的觀點不被理解備受質疑時,就會感到孤獨和失望,更不願意多說,甚至可以疏遠他人。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更渴望得到理解和認同。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注重孩子的情緒,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在孩子情緒失控時,不要給孩子講大道理,因為他根本無法聽下去;更不要因為安撫失敗對孩子大發雷霆、呵斥打罵。

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先讓孩子平復不良情緒,理解和認同才是處理孩子壞情緒的靈丹妙藥。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現實中,很多家長為孩子的壞情緒感到煩惱,只要孩子一發脾氣就會無理取鬧,根本無法用平靜的辦法解決哭鬧。不知道到底怎麼樣他才會停止哭鬧?原因在於父母總是用成年人的眼光要求不懂事的孩子,現在自己的角度評論和判斷孩子的行為。

孩子和成人的想法差異很大,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標準衡量孩子的對錯。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做才能巧妙平復孩子的不良情緒呢?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認同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一般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吃的和玩兒的,任何一樣缺失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大的事。但這些事對父母來說就是可有可無的小事。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兒哭鬧不止時,不妨用孩子的眼光理解孩子,認同孩子的壞情緒,認可他們的感受,然後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得到理解和接受,情緒才會得到緩解,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贏得孩子的信賴,拉進親子關係。而不是責怪、諷刺、嘲笑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感到厭煩、懷疑、否定,這樣的父母只會讓孩子感到挫敗感和自卑感,嚴重影響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二、客觀公正的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並加以肯定

當孩子出現壞情緒時,家長不要盲目批評孩子,而要詳細地瞭解清楚原因,在孩子身上肯定有某些執著、好奇的優點。家長不可否認,孩子不良情緒只是孩子錯誤的表達內心強烈慾望的方式。所以家長要肯定孩子的優點,引導孩子朝著更優秀的方向發展。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三、放棄對孩子的成見,用孩子的標準衡量孩子

一些家長總是嚴格要求孩子,希望孩子什麼都會,什麼都懂,像成年人一樣思維成熟、做事老練。孩子有一點做不好就不滿、指責和批評,完全按照成人的標準衡量孩子的做法。殊不知,孩子和成人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區別,我們要明白孩子經驗不足,抽象邏輯思維發育不全面,所以不應該對孩子有成見,而是要用孩子的標準衡量孩子的行為,包容孩子、理解孩子。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說教打罵可行嗎?專家:這樣的方法更有效

說教、打罵孩子不僅不能平復孩子的壞情緒,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更大成見,導致孩子在心理上遠離父母,產生自卑、挫敗感。要想安撫一個孩子的壞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緒,才是化解孩子哭鬧的最好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