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點心理學:邊緣型人格的形成、表現和治療方法

大家可能對邊緣型人格還不是很熟悉,而恰恰是這個人群是最需要關注的。他們的情緒很波動,非常渴望愛,卻又與人群格格不入。

BPD患者通常處在“不被認可的環境”中。父母針對兒童的情緒反應做出否定的、懲罰性的或不恰當的回應,導致BPD患者在情緒調節、理解情緒以及情緒反應的容忍上出現問題。導致患者也會不認可自己的情緒反應,並對自己的情緒採取過於簡化且不切實際的態度。

Marsha M.Linehan創立的辯證行為療法核心是使患者習得耐受情緒和調節情緒的技能,同時認可自己的情緒反應。

邊緣型人格有三個核心假設:“世界是危險的、充滿了惡意”,“我是無力、脆弱的”和“我天生不被接納”。前兩個假設相結合導致了患者的高度警覺以及人際不信任。除了高度警覺外,BPD還有另外兩個核心性認知特徵:“二分法(非黑即白)”,“較弱的身份認同感”。

患者一方面認為自己是脆弱的,別人是強大的,另一方面認為別人是不可相信的,心懷惡意的,導致了患者在“黏著別人”和“因不信任而推開別人”之間搖擺。

每天一點心理學:邊緣型人格的形成、表現和治療方法

邊緣型人格的形成

邊緣型人格的人們情緒非常波動,在他人是否能滿足我需求之前,他們感到非常擔憂,在他人不能滿足他們需求之後,他們又很生氣。這種情緒非常的劇烈,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邊緣型人格主要是在0-3歲時,媽媽的不在場有關。那時候作為小孩子的他們,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哭,因為那可能意味著死亡。從那時,他們的身體中就積攢了很多對世界的失望、憤怒和恐懼。

也許他們的媽媽在她0-3歲的時候,得病了,而周圍的照顧者支持很少,所以形成了兒童一個印象:自己是沒有人管的,非常絕望,“沒有人會關心我”。

再後來,長大後,照顧者對兒童的情緒反應為否定的、懲罰性的或不恰當的回應,例如父母對於兒童憤怒的回應是反擊,導致兒童形成了壓抑憤怒的行為模式。這樣小時候沒人管的創傷依舊會被激發,而且還會增加“人是有惡意的,沒有人可以相信”的信念。

成人後的他們在人際關係中遇到事情不順時,很憤怒,同時又對能否成功依戀他人很擔憂。這大概還是來源於小時候的那段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日子。​

而當自己遇到被傷害的時候,小時候形成的認知“人是有惡意的,是不可相信的”,而遠離他人,或者壓抑憤怒以求關係中的安全感。總之患者在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之間來回轉移。

邊緣型人格的表現

邊緣型人格的表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遭遺棄或虐待的兒童模式”,包括“我是沒有人關心的,沒有人管的”,情緒表現非常絕望和恐懼,患者非常害怕該模式,不僅因為會伴有強烈的情感傷痛,而且緊隨著該模式之後的“懲罰性的父母模式”被激活,這預示這“自我懲罰”,即患者會譴責自己,糟糕至極,活該受到懲罰。

2、“懲罰性的父母模式”:童年時期,患者表達負面情緒、觀點或願望時,常會遭到其照料者的懲罰-“你是個壞孩子”,或者隱含的懲罰(無視孩子好幾天),照料者遺棄性的威脅話語“我要把你送到孤兒院去”等都內化到“懲罰性的父母模式中”。這樣導致了患者對世界的不信任,同時增加了“他人是可惡的,會傷害我”的信念。

3、“憤怒或衝動的兒童模式”:患者一般會體驗、迴避表達憤怒,這種被壓抑的憤怒便會在內心積聚並以相對失控的方式噴湧而出。而發飆之後,接踵而至的就是“懲罰性的父母模式”。其背後的核心信念是“他人是惡意對待我”。

BPD大部分時候處於“超脫疏離”的狀態中,他們似乎並不與他人真正接觸、建立關係,他們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好像也沒有真正去體驗。該模式防禦依戀風險(因為依戀可能會帶來痛苦、被遺棄、被懲罰)。

邊緣型人格的治療需要減少患者的“超脫的保護者模式”,通過提供安全感即處理創傷來療愈“被遺棄的兒童模式”,逐步將“憤怒/衝動的兒童模式”重新塑造為“健康的自信決斷表達”,從患者的系統中剔除“懲罰性的父母型模式”,增強“健康成人模式”。

可以看到,邊緣型人格的人們想要獲得突破,需要超越自己的“被拋棄”的恐懼和“被傷害”的憤怒,將其轉化為安全依戀和自信表達。過去的環境已經遠去,現在的生活需要一點點重新建立,覺察過往的影響,並加以改變,相信改變是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