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40的您該“身體年檢,儲蓄生命”了

女人過了40歲,就進入圍絕經期。圍絕經期是女性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卵巢功能從興盛到沒落並逐漸消失,很多人會經歷潮熱出汗、骨關節肌肉疼、失眠等症狀的困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圍絕經期是很多老年退化性疾病的萌芽階段,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和腦血管疾病等。

如何平穩地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態和年輕的魅力?壽命延長的同時如何提高生命的質量?健康是一種儲蓄。定期全面的健康評估,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儲蓄健康,儲蓄生命!

許多人認為一次體檢結果指標正常,就終身健康了。實際上,人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變化。一次體檢結果不具有長期意義,甚至幾個月內就可能發生改變,特別是腫瘤發展速度快,且症狀不明顯,一旦發現可能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和防癌篩查”。健康體檢的真正價值在於“發現疾病的早期病理狀態”,其目的是通過對危險因素的警覺和防治,達到正確有效的健康管理。40歲後,我們需要每年做哪些項目的評估呢?

年過40的您該“身體年檢,儲蓄生命”了


一、身體質量指數(BMI)

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變慢,腹型肥胖會不知不覺找上門,瞭解自己的動態BMI指數非常重要,它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肥胖程度, 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體質指數(BMI)低於18.4為偏瘦,超過24為肥胖。如果超標要及時控制體重,可以預防很多慢性病。

二、血壓

40歲後,雌激素減少,對血管保護減弱,血壓出現波動,高血壓患病率增加,每年要檢查一次血壓。理想的血壓是120/80 毫米汞柱。如果持續血壓高,需要及時就診,預防心血管疾病。

三、血糖

40歲後雌激素分泌減少,糖和脂肪的代謝也發生了相當明顯的變化,出現了腹型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每年檢查一次血糖,以發現糖尿病前兆。如果你有糖尿病家族史,則要從30歲就進行血糖檢查。

年過40的您該“身體年檢,儲蓄生命”了

四、血脂

雌激素是天然的“血管保護劑”,能夠有效降低血管平滑肌的張力,同時還能幫助機體加快對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通俗的說就是雌激素可以幫助降血脂。然而女性40歲之後,雌激素的分泌減少,必然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清除!定期檢查血脂,調整飲食結構,以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五、婦科檢查

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有助於早期篩查女性外陰、陰道及宮頸病變、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等。

六、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女性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通過婦科檢查及定期“TCT和HPV”篩查,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年過40的您該“身體年檢,儲蓄生命”了

七、乳房彩超或鉬靶檢查

從20歲起,女性應學會乳房自檢,以早期發現腫塊和其他異常。我國女性的乳腺癌有超過一半的病人發生在絕經前,高峰期在35—45歲和55—65歲兩個年齡區間。美國癌症學會建議,女性在40歲以後,應每年或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鉬靶檢查或乳腺彩超檢查。

八、婦科超聲

40歲後女性應堅持每年做一次婦科超聲檢查(陰道彩超),以便早期發現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病變及卵巢腫瘤等,及早發現異常,儘早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學檢查無異常,但腫瘤標誌物水平偏高者,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縮短複查間隔時間(每1~2個月),以免漏診。

九、骨密度測定

一般人體的骨質含量在35歲左右會達到顛峰,40歲以後骨破壞將超過骨重建的速度。而女性一旦進入圍絕經期,由於雌激素分泌的減少,造成骨質大量流失,因此就有可能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有骨折家族史的人,更應更早關注骨密度。

年過40的您該“身體年檢,儲蓄生命”了

十、盆底三維成像

女性40歲後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組織張力減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盆底三維成像預測尿失禁、子宮脫垂等盆底障礙疾病,通過早期鍛鍊腹肌及提肛肌,加強盆底肌肉力量有很大意義。

十一、結腸鏡檢查

結腸癌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如果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家族史,糞便潛血試驗陽性,既往患有結直腸腺瘤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癌前疾病的女性,建議40歲或更早做腸鏡檢查。


綜上所述,40歲的女人應該重視絕經過渡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健康體檢是一種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健康體檢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擁有健康、促進健康,更好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使我們保持健康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