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最近網上學生辱罵老師事件一再發酵,熱議山東東營市利津縣高三學生蘇博文,上網課時持續8分鐘辱罵培訓機構老師事件,事件之梗概是學生經常遲到,而且作業不做,老師讓他向別人學習,蘇博文認為老師諷刺他,於是在網課上對老師咆哮,最後的處理結果是停課並向老師道歉。

我看了視頻,培訓機構老師的幾個重要的關鍵詞是:“向別人學習認字”、“經常遲到”、“不做作業”。蘇博文的幾個關鍵詞是:”諷刺“、“我認錯了“、“別人作業都是抄得”、“以後看混得好”。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就這個事件,很多文章在深挖,有的議論價值觀,有的議論師德師風,我來中肯幾句吧!

一、學生錯了嗎?

我們來分析蘇博文可能的學習背景,如果真的如老師所說作業不做、經常遲到,可以肯定他學習成績不容樂觀,現在是高三第二學期,如果不是疫情影響的話,離高考已不足三個多月,這樣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表現恐怕很難上大學,這點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麼對他來說多做一次作業也於事無補。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而且網課也肯定是在他極不情願、帶著牴觸情緒的情況下父母督促參加的(可能事發當天親子之間已經有過沖突),迫於父母的淫威不得已為之,而他自己對讀書上大學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因為一個高三學生連作業都不做,更不想抄襲自欺,他等於放棄學習,但放棄學習並等於放棄自己,有很強的自尊心,對未來仍然充滿的信心,他相信自己將來在其他方面一定會很出色,而且他相信現在優秀不等於將來優秀,也不認為人生只有考大學一條出路(這是我的分析,我不認識他)。

這樣的孩子如果早期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正確引導,循循善誘,他完全能變得非常出色。

我遇到過太多這樣的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絕對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人不同,施教的方法當然不同,每一個個案都是在挑戰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能力,就看你怎麼接著了。

當然蘇博文對於遲到、不做作業即使有再多的解釋,公然辱罵老師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二、老師對了嗎?

這個培訓機構的老師確實比較負責,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對學習表現比較差的蘇博文每天的到勤及作業情況也記錄在案,只是我想說的是教師不僅是”授業“,還有“傳道”,更高尚的說話是”靈魂的工程師“,那麼授業就只在其次了,首先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這就有很重要的一點,得了解學生,一個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的思想、性格甚至家庭狀況等情況沒有足夠的瞭解,所有的知識教學無法貫徹。

1、 你應該瞭解蘇博文每天為什麼遲到?為什麼不做作業?是學生自己的原因還是家庭原因,更或者是老師的原因?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如果沒有把學習以外的事先解決,他的態度沒有端正,怎麼可能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只要是做過教師的人都能看得出,這個蘇博文根本不願意學習,通過遲到、不做作業的方式對抗牴觸。

2、教師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切記不要在課堂上與學生髮生衝突,更不要創造衝突的可能。在廣眾之下指出他的問題,在課堂上讓他“向別人學習認字”,當然傷害他的自尊,而且連續多次指出他“你遲到了嗎?””作業做了嗎?”,這樣窮追不捨指出他的問題無非是想壓制他退卻,這隻會激化他的反抗,直到“擦槍走火”,激烈的情緒動力作用下的對抗,人都不再自我,只會讓你顏面掃地。

也不要大秀師道尊嚴,傳統的“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都已經顛覆得差不多了,

你還想“師為徒綱”啊?那我只能說你沒有與時俱進。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3、從管理學的角度講,要一個聽你的要麼採用“權力”,要麼採用“暴力”,

而對於管理學生這兩招現在都不好使了,因為你不是他的賴以依靠,更沒有威懾,也沒有人願意當眾接受批評,

老師要做的就是關注他的內心的精神需求,要學會包容,包括包容他的錯誤,這對於學生長遠成長有幫助,對自己也是提升。

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學生還是孩子,是在變化之中,在成長之中,而我們是定態的,所以特別特別重要的是我們要和學生一起成長。

三、都是網課惹得禍?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1、網課是“互聯網+教育”的新的學習形式,最是最先進的教學技術,但多數是枯燥乏味的“知識瀑布流”, 我把它叫作 “知識超市”應該比較恰當,沒有體驗感的超市學生願意進去嗎?

2、當然對於學習態度比較端面,學習願望強烈的學生,這種先進技術肯定能做到如虎添翼,因為這類學生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已經很紮實了,但這種教學形式畢竟不能把教學與教育有效結合,離開了教育的教學,是違背了最基本的以人為本思想的,不可能做到人文關懷和陶冶情操,更無法做到情感與思想的互動,

3、不同於線下課堂,開放性更強的虛擬課堂,學生的存在感很差,而且沒有環境和空間限制,更難有紀律的約束,對於學習態度欠佳的同學來說,自由度更大。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事件背後的“三問”


所以要保證網課人機互動的學習效果,就需要線下對學生做大量的工作,需要科學引導,同時要有相應的管理策略

1、 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聽課,偶爾互動,適時請教孩子,別吝嗇讚美和獎勵。

2、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方便時候請老師和孩子個別視頻指導,個別點評孩子的作業。

3、可以聯繫孩子最要好的同學家長,創造條件讓兒子和同學視頻互動,相互討論學習。

希望更多的朋友和我討論家庭教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