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文艺是闲人的创作。不知这句话是谁说出来的。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感觉这句话是对的。

春日闲长,工作上事情不多,就把时间都花在阅读和写作上。

年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 阅读了几本书,《红楼梦》二十章,《给教师的建议》十章,《沉默的大多数》四篇,又在手机阅读里, 读了薛瑞萍的《薛瑞萍读教育理论》杜军的《践行教育的信仰:一位校长的学.思.行》,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等。

只阅读现有的还不满足,又在网上邮购了几本书,《妈妈是什么》,《听魏红兵老师说课评课》,《文章自在》等。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古人读书说是在三上,一是马上,二是枕上,三是厕上。

自己读书不止三上。在家里,有空闲的话,沙发上,枕上,厕上。在单位,主要是在办公桌前,还有一个临时休息的枕上。

现在手机阅读方便,散步是也是阅读的好时机,操场上,也可以阅读。有时,孟积发是步行上班,途中,边走边读, 也是一种。

喜欢阅读,喜欢书。在手机阅读中,见有好的书籍,立马网上购买。

电子书毕竟是远离自己的。感到 ,还是纸质书拿在手里真切实在。阅读时,闻着油墨的气味,看着白纸黑字,翻着婀娜的纸页,听写哗哗的书页声,都让人感到欢喜。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年后的氛围,最适合读书。一是放假的日子,除了走亲访友之外,就是呆在家里。呆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手机电视,电脑现在用的都少了。

现在的电视,没有几个好节目。在读书之余,把看会电视作为消遣。

更多的时间,是用来阅读。

《红楼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本次阅读的感受。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给我启发的是,薛瑞萍的写法,不是像平常一些作者读后感似的写法,而是结合教育的现状,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观念,办学的理念等等,一起结合起来写。加上作者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听魏红兵老师说课评课》,不是空泛的教育理论说教,而是结合实际课堂的夹叙夹议,有事实,有体会,有理论。把新课改理论,结合教师的课堂展示,深入浅出地说出来,阅读这样的书籍,一是能学到如何上课的方法,二是能学到如何评课的方法。对于课堂的把握,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给教师的建议》,算起来是第三次阅读了,经典就是经典,每一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体会。朋友说,“我现在正在重读《给教师的建议》,大师写的真好,在教学中遇到许多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深有同感。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杂文集,这次也是重读,只读了几篇。阅读重点不在此。对于王小波的书,第一个体会是作者以观点取胜,第二个体会是作者的语言比较干净利索,不枝不蔓,决不旁逸斜出。王小波是薛瑞萍的偶像。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另外几本书的阅读,都在同时进行。读书不像有些读书家给的建议那样,一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也不像有的读书家告诫的那样,书要精读,这样才有收获。郑板桥甚至认为,天下书可读的就那几本,《史记》名篇也是屈指可数。

读书很杂,读书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

深切的感受是,只读一本书,会让人疲劳。而几本书交叉阅读,可以形成不同的刺激,轮换休息大脑。

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先例,书越读越累,越读越烦。不解其中原因,只能丢掉书本,清空头脑。

以前读书,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浮光掠影。

以前以读过什么为荣耀,至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是说不出来的。

如今读书,量虽然不大,但每读一些文字,都要琢磨琢磨,体会一下,比如读《红楼梦》,以前关注的重点是宝黛的故事线索,其他的都省略了。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现在读《红楼梦》,关注点就不一样了。比如贾母如何说话,王熙凤如何说话,薛宝钗如何说话等,还有就是把书中的叙述,与生活中的事情,结合起来琢磨,比如写香菱学诗,那种好学的状态,痴迷的情形,梦寐以求的“魔怔”,一个可爱好学美好的女子形象就跃然纸上。对比后来的香菱的遭遇,让人唏嘘。

对薛潘金桂宝蟾家庭纷争一段印象深刻,小说把把金桂宝蟾的泼妇无赖形象勾画的入木三分。

写金桂——金桂意谓一不做,二不休,越发喊起来了,说:「我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治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再不然,留下他,卖了我。谁还不知道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什么去了?」一面哭喊,一面自己拍打。

……那时金桂又吵闹了数次,薛蟠有时仗着酒胆,挺撞过两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递身叫打;这里持刀欲杀时,便伸着脖项。

写宝蟾——宝蟾比不得香菱,正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情投意合,便把金桂放在脑后。近见金桂又作践他,他便不肯低服半点。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甚至于骂,再至于打。他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薛蟠一身难以两顾,惟徘徊观望,十分闹得无法,便出门躲着。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红楼梦》经典描写,如在目前。

读书,还是要带着目的去阅读。漫无目的,虽说是侵淫其中,得到陶冶,毕竟目标太泛,容易不着边际。

读《红楼梦》是更深体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教育理论,是为了更深了解教育实际,提高课堂教学和教研能力,达到更好地教书育人。

读的多,这一阶段写的也不少。

利用手机的下载的“印象笔记”,很方便的书写工具。电脑就没有这样的优势,手机普及正是说明方便快捷的重要性。

以前在网上一个文学网站了解到,网站要求,发文字,每篇不低于两千字。也就是说,一般的文章,两千字是发表的底线。低于两千字,不容易说明白自己的观点,多于两千字,则不限制。

要求自己每篇超过三千字。多多益善。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鲁迅沈从文等名家谈到写作,都谈到要多写的经验。自己体会,写作是要靠经验的,不是单靠方法技巧的。而经验只有在多写当中,才能积累出来。所谓运用多了则熟练,比如卖油翁,“无他,唯手熟耳。”

冯小刚电影《老炮儿》的编剧董润年,如何回答关于创作的问题。“作为一名八零后的编剧,您对于年轻编剧的建议是什么?”

董润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最重要的就是写。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有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想要成为合格的职业编剧,我觉得至少需要这样的锻炼。我零三年开始入行当编剧,十二年写了不少于六百万字的剧本了,仍然觉得是个新手了,刚刚窥探到一点剧作的秘密。所以千万不能着急。但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写。”

走在路上,脑中冒出一句话,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运动起来,你的思绪也会一起动起来。站着写作,你的思绪也会动起来。有一位作家在回答一位年轻人“写不出来怎么办?”问题时,给出的答案就是,站着写。

傅雷认为,人只有肉体和心情完全静止时,思绪才会达到活跃的顶峰。(大意)。根据自己的体会,却不敢苟同傅雷的观点。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身体静止了,心情也平静了,好像思绪也静止了。

孟积发也有写不出的时候。有作家告诫,写不出,就不要硬写。

写不出的时候,就说明自己脑中没有需要表达的观点,还没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周国平认为,读书读到有想法的程度,才算真读书。他说道,“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走着思考,站着写作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怎样才去写作呢,要通过读书寻找自己的观点,然后诉诸笔端,行之为文。周国平说道,“我在生活、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

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大师的作品再好,对于阅读的人来说,只能是给予部分的营养,正如山珍海味再好,也不能单纯靠它们生存。对于不同个体来说,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才是关键。

写作,也就是这些营养供给后的生长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