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价值与关键: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思考

教育部于2019年10月首次制定并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如何深刻理解方案制订的背景、体系内涵及其深层意蕴,如何依据方案深化中职公共课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程,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支撑培养目标: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时代使命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公共基础课教学课时比例占总课时三分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未来10年正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加速期,由高速增长经济转向高质发展经济,由规模型经济转向内涵型经济。经济的加速转变带来时代的快速更新,未来的学生不仅在本职专业技能上要随时应对产业更新、升级与转型,同时也要随时面对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更新迭代。当学生走出校园独立面对一切的时候,仅靠当前掌握的高水平专业技能,并不能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全面的支撑,只有依赖知识、思想、真理、灵魂和健康的身心,才能形成一个牢靠支撑,才能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职的基础课程要培养的是有知识、有思想、有真理、有灵魂,身心健康并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才。


二、重构课程体系: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引领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通识教育体系。一个全面的通识教育体系,能够形成一个内在有机的整体,可以为学生建立正确人生导向,养成健全人格,孕育健康人生,奠定文化基础,延伸职业路径,拓宽职业领域。对于中职生,教育家们对通识教育有各种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模块:思政与哲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美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生活实操与社会实践。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教育,以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课程方案》所列课程类别中,囊括了以上所有模块,体系是完备的。

第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要有一根核心的纽带,为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支撑。这就需要有一套优质的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要将这些核心素养迁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作为一种价值引领贯穿所有的基础课程,建立一个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与模式。抓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这一核心纽带,就能将各门基础课程汇聚成一股合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除了适应新时代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还要在其他课程上有具体的对应措施。以《课程方案》中的外语和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课程方案》中的外语课程不再局限于英语,而是增加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并提倡鼓励开设第二外语。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不仅掌握计算机基础,同时比过去更侧重于网络、信息、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的知识与技能。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正在主导世界。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作为一门课程发挥它的基础作用,而是如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所有课程的灵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所有课程的经络,每门课程都应积极应用数字设备、数字技术、数字资源。


第四,公共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性。长期以来,公共基础的课程和教师在职业学校不受重视,一大原因便是公共基础课和职业教育的相关性较弱。师生认为对职业发展没什么帮助。这种有失于狭隘偏颇的想法,源于缺少对它的深入理解。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在于正确的思维导向、丰富的文化积淀、开阔的社会视野和时空视野。《课程方案》设置的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就是基础课程和职业课程的粘合剂,通过对每门课程与职业相关模块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基础课程的职业应用性,也可以引发师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兴趣。


第五,公共基础课程鼓励个性化教育。未来教育,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标准化、规模化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时代。机械、重复、低效的人类劳动将逐渐被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所替代。新型教育不应过于拘泥人才标准化,要有人才的多元价值观。个性化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对象上,还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资源上。《课程方案》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各地各校办学条件的不均衡。从任意选修课程模块内容可以看到,《课程方案》鼓励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需求安排内容,或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教师特长依据标准自主开发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


三、深化三教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改革,涉及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纲要,教法是关键。三者不能孤立看待,而应系统思考,并将其贯穿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全过程。


(一)教师改革,提升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育人的全局意识和课程整体意识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认为有了国家制订的标准,有了国家规定的统一教材,教学研讨的重心也就只放在教学设计上,在局部研究上。2019年之前,国家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更多的是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2019年开始,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要求提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标准,以及系列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这也标志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从国家层面开始引导,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设计转向关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整体课程设计。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由仅关注某一学科课程,转而关注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体课程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单科课堂教学研讨。因此,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首先要清晰定位“培养什么人”这个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对所教课程有一个综合性思考,形成完整的课程观,才能真正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时代意识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普遍存在一种认识,即对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传授时,仅注重学科的专业功能,认为立德树人是德育课的功能。在新时代倡导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必然承载着育人的基础功能,要将立德树人与课程有机结合,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目标。其次,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功能是让学生面向未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数字化经济迅猛发展、产业不断升级、技术技能飞速迭代,学生要面对并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及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要顺应这一时代的变化,深层次思考如何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往往仅止步于静态化的学科知识传授,而对于课程对学生的动态化的发展性功能缺乏思考。世界经合组织(OECD)对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四个素养进行测评:阅读、数学、科学、财经。这些素养,无法依赖某一门课程去实现,而是要贯穿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例如科学素养,不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就能完成,而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思维逻辑,培养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习惯。

3.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实践意识

《课程方案》中界定了公共基础课程三个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关系相互关联,同时要求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基础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这些课程模块不仅对学科的核心素养有明确要求,同时对综合素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课程要求。因此,要“开好”这些课程,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中走出来,了解学科知识素养的同时,要了解学科如何与专业、职业结合,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意识。还要从课堂、教材中走出来,依据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践结合设计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

(二)教法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

1.打造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金课”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改革过程中,不断学习钻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法,娴熟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形成高质量的有含金量的“金课”,吸引学生学习。

2.关注学生的深度自主学习与学习成果导向的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让学生深度学习,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公正和信任”“专业规范”“有趣多样”“尊重和关切”“发现真问题”和“成就感”。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定性评价学生,而是客观地面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学习方法,还是学习能力或学习情绪等原因导致的,并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帮助,才有可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真正让“学习”发生。

一些中职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被贴上了“差生”标签,在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中难以找到成就感。我们习惯了灌输式教育,而输出机制是考试,学生体验到的是分数排名,而不是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愉悦感、成就感。在澳、英、加、新西兰等国家广泛应用的OBE教育模式,如今在国内的工科院校也受到广泛关注,它聚焦于学生学习课程后获得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同样OBE模式也适用于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法改革。因为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指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素养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或成果表现出来的。“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有“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四个步骤,完全聚集在学习产出上,并最终定格在使用学习产出上。在引导学生学习前,需要思考的是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生取得这些成果?如何帮助学生取得?如何有效地知道学生取得?如果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法改革,能够以“成果导向”教学,更多地去思考课程为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仅仅用一张试卷,来考核教师要学生掌握什么,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能对学习成果的达成产生成就感,激发出持续的自主提升。


3.关注多维度的学习方式

在“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工程)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对学习形态与方式的变革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化迅速发展,学习空间由单一的课堂变成多元的学习空间,由线下的课堂变成线下线上混合式的课堂。要深化教学改革,就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升教学效益。

4.关注多元主体育人

长期以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学科教师的独角戏,但在新时代单一的学科教师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挑战。《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目标,要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增加劳动教育,要加强美育。这就要求,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要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要将纯学科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发挥教师、学校、企业、社会多元育人作用,努力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元主体育人平台。


(三)教材改革,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1.开发形式多样的教材

长期以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除国规教材,《课程方案》同时也为学校的教材选用或编写留出空间。学校可以根据地区和学校的特点、教师的优势及学生发展,开发任意选修课教材。根据学习的需要,教材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


2.利用和开发多样的教学资源

平面的纸质的教材,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建立学习系统、资源管理平台,开发并更新教学资源,学生可利用直播或点播、教学评价系统等多种学习功能,为学生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学习提供了便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多样学习需求。

3.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开发教材及资源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主体,也决定了自主开发教材和资源的多元。在教材编写与资源建设,要充分整合教师、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进行教材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取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合、与企业专家联合、与社会机构联合等多种组合方式进行教材及教学资源的开发。


《课程方案》是对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的系统设计,其体系是健全的、精准的、优质的、易于发挥效能的有机整体,通过统筹思考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各环节,深入理解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的支撑;针对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保证课程上开齐,学时上开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而培养有知识、有思想、有真理、有灵魂、健康身心并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才。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