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不住了,美國疫情謊言被戳穿

最近,中國之外全球的疫情已經到了越發嚴重的地步,海外確診已經超9萬例。

美國已經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劃撥鉅額經費用作疫情防控。而歐洲好多國家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醫療系統早已崩潰,有的乾脆放棄抵抗,任由疫情蔓延,妄想犧牲以人命為代價讓人民得“群體免疫力"。

瞞不住了,美國疫情謊言被戳穿

可以說疫情就像一面鏡子,把過去所謂民主人權國家照的原形畢露。尤其是號稱民主燈塔的美國,在這一次疫情中更是表現的讓人失望。更具為諷刺意味的是,一直號稱新冠肺炎對美國影響不大,呼籲人們不需要戴口罩的特朗普,卻很有可能已經身患新冠肺炎。


1、,特朗普真的沒病嗎?


千呼萬喚的特朗普新冠肺炎檢測結果終於在近日出爐,14日晚,白宮發佈來自總統醫生肖恩·康利的備忘錄,稱特朗普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特朗普也自豪宣佈自己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全世界似乎鬆了一口氣,然而這背後卻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瞞不住了,美國疫情謊言被戳穿

要知道,特朗普最近接觸了至少四五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傳播性如此強的新冠病毒,帶著口罩的人,脫下口罩的幾秒鐘都會被傳染,難道特朗普就是百毒不侵嗎?其實一直以來特朗普都是拒絕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的,而現在他進卻主動進行檢測,這其中一定有問題。


這次給特朗普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的醫生是肖恩.康利。這個人以拍馬屁著稱,2018年就為特朗普體檢過,當時他給出的體檢結論是,特朗普非常健康,各項指標完美,甚至可以活到200歲。後來被國媒體爆出,這些評語都是特朗普團隊自己擬定的,而肖恩.康利只是在上邊簽了自己的名字。所以說,這一次很可能檢測結果就是按照特朗普的要求搞出來的,甚至特朗普自己根本沒有接收檢測,在這裡瞞天過海。

瞞不住了,美國疫情謊言被戳穿

這幾天好多政要的親密接觸者都卻確診,但他們自己卻完好無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妻子確診了新冠肺炎,但他自己沒有感染,西班牙首相的妻子確診了新冠肺炎,但西班牙首相卻沒有,巴西總統已經被確診了新冠肺炎,後來又自己出來說沒有。這可真是奇怪了,難道病毒失去了傳染性,現在又輪到特朗普說自己沒有。


美國媒體曾經統計,特朗普每天撒謊至少三次,誰能保證這一次就不是謊言呢?


2、特朗普愛說謊,其他美國官員卻憋不住了


前不久我國院士鍾南山接受採訪就提出:“美國病死率接近3%,這說明可能很多病人沒有被發現,他們並沒有認真排查密切接觸者。對於新冠肺炎,預防還是關鍵,早發現早隔離才是最關鍵的,只有全球合作,才有可能較早控制疫情。”鍾南山的話得信。


可以說鍾南山一語道破了美國疫情的真相,由於最近美國比之前開始更大範圍地進行新冠肺炎的檢測,幾天時間就突破了三千例,而且增長速度僅僅次於最嚴重的的意大利。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國內的一些官員開始逐步說出真相。

瞞不住了,美國疫情謊言被戳穿

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場有關新冠病毒的聽證會上,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首次承認:

在美國,確實有一些“流感”死者,實際感染的是新冠肺炎。


美國副總統彭斯3月12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這種冠狀病毒比流感“更致命”,並預測美國可能會新增“成千上萬的病例”。


美國國會主治醫師甚至給出了悲觀的預測:美國最多會有1.5億人感染。


俄亥俄州一名高級衛生官員週四估計,該州已經有超過1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看來現在的美國真是不容樂觀,可能是全球最嚴重的疫情國家,只是檢測工作更不上,一旦檢測落實,美國迎來的將是疫情大爆發。


3、自顧不暇,美國一律所竟然向中國索賠鉅款。


可是就在美國為了疫情已將陷入自顧不暇的情形下,美國一些人還想著甩鍋給中國,而且還是獅子大開口。據美國《棕櫚灘郵報》14日報道,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縣博卡拉頓市一家名為“伯曼律師團隊”的律師事務所13日宣稱對中國政府發起集體訴訟。


這家律所在起訴書中稱,“中國政府知道新冠肺炎疫情危險且可能導致全球大流行,但行動緩慢、逃避問題,還為了自身經濟利益掩蓋疫情”。起訴書要求中國政府為新冠肺炎疫情“負責”並“賠償數十億美元”,聲稱“雖然中國阻止了新冠病毒的早期擴散,但未能完全遏制該病毒”。

瞞不住了,美國疫情謊言被戳穿

這是要強行把全球疫情傳播的鍋扣在中國的頭上上。在這裡我們就不禁要問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質問美國: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美國要透明!要公開數據!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美國為何避而不答。


按照該律所的狗屁邏輯,2009年美國暴發的H1N1流感蔓延到214個國家和地區,感染了全球6000萬人,當年就導致至少18449人死亡,全球死亡病例約接近30萬,那美國應該賠償多少呢?美國是不是該向全世界謝罪呢?


只有等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誰才是這次新冠疫情的罪魁禍首,美國某些人的心裡應該清楚吧。真相會遲到,但是從來不會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