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廬邀您來品讀,它百年的故事

頤廬

頤廬邀您來品讀,它百年的故事

頤廬為直係軍閥吳佩孚部北洋陸軍第14師師長靳雲鶚於1921~1923年所建。頤廬坐落於雞公山南北天街上方的陡崖上,是雞公山眾多別墅中的標誌性建築。整棟樓都是用花崗岩構築而成,與報曉峰南北對峙,遙相呼應。該樓的樓長、寬、高均為21米,體現出中國傳統的“方正端莊”的特色。門樓正對面的牆上有三個圓形狀的雕刻,分別代表“天時”、“地利”、“人和”。其下方兩側,左邊雕有松樹和仙鶴,寓意“松鶴延年”;右邊刻著梅花和鹿,寓意“福祿同壽”。樓頂平臺中央有一個高高的附屬建築——覆鍾狀轎亭,亭頂塗濃黃色,黃色在中國的過去是“皇家、皇權”的代表,也是富貴的象徵。在陽光的照射下,整個亭頂顯得金碧輝煌,絢麗奪目,映襯得整座大樓更加宏偉、端莊。

頤廬邀您來品讀,它百年的故事

大家就會想:“頤廬”是誰建造的,為什麼稱之為“頤廬”呢?其實建造大樓的人就是曾經赫赫有名的大軍閥靳雲鶚。靳雲鶚:字頤恕,號薦青,山東鄒城人,國民黨軍隊上將,曾任直係軍閥吳佩孚部的第十四師師長、河南省省長等要職,其胞兄為大名鼎鼎的陸軍上將、北洋政府國務總理靳雲鵬。靳雲鶚為什麼要建頤廬呢?頤廬為什麼又被稱作中國人的“志氣樓”呢?

頤廬邀您來品讀,它百年的故事

1921年夏,剛剛指揮完“湘鄂戰爭”的靳雲鶚到雞公山避暑療養。那時的雞公山,幾乎成了外國列強的“公共租界”,整個山上各國近300幢各式別墅鱗次櫛比,就像萬國建築博物館。靳雲鶚發現,在本就屬於中國國土的雞公山上,眾多的建築中竟然找不到一幢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別墅!靳雲鶚當即決定,要在雞公山上建造中國人自已的別墅!當他與盤踞在雞公山上那些趾高氣揚、專橫跋扈的洋人交涉時,卻遭拒絕。

靳雲鶚早在北京陸軍大學讀書時,就聽說過外國人壟斷雞公山,肆意出售中國的土地謀取暴利,並釀成的“雞公山外國人租地交涉案”。血管裡流淌著中國人熱血的靳雲鶚十分氣憤,他決定憑自己手裡掌握的軍隊,強行在雞公山山頂一座英國人建造的別墅前破土動工建造一座最壯觀、最漂亮的樓房,依稀在規模和氣勢上壓倒山上的各國建築,為國人出口惡氣,揚中國人的志氣。

於是,靳雲鶚以重金聘請京城一位曾經留洋的建築師主持設計,並要求在借鑑西方建築風格精華的同時必須保持中國的建築特色,以此彰顯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豁達包容。別墅從設計到施工,全部由中國人承擔,不沾一點“洋氣”兒。而我們這棟建築還運用了跟長城一樣的建築風格,整棟建築都是用米漿、石灰和雞蛋清澆築而成,同時,為抵制“洋貨”,建築面積1274平方米的大樓竟沒有用一撮“洋灰”和一根“洋釘”。

1923年,靳雲鶚建造的別墅竣工,取靳雲鶚字“頤恕”中第一個字“頤”將此樓命名為“頤廬”。“廬”字意為“茅草房”,此雖為謙語,但含有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簡陋的茅草房比洋人的別墅還要氣派,以挫洋人的威風和銳氣。頤廬舉行竣工典禮時,全國各地軍閥紛紛發來賀電祝賀,武漢軍界還專門組織了參觀團前來祝賀,甚至許多外國使節也應邀前來參觀,此舉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頤廬邀您來品讀,它百年的故事

頤廬建成後,靳雲鄂一家年年來山度假避暑。1924年12月,吳佩孚戰敗後曾在這裡修養。1926年北伐,直系被挫敗後靳再未來過雞公山。而自頤廬建造後,先後在此開辦過“頤廬中學、東北中學、豫鄂中學、雞公山中學(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慶祝蔣介石60歲壽辰,雞公山管理區曾將雞公山中學改為:中正中學)”1934年,張學良在此設過前敵指揮所。日寇佔領雞公山期間,1943年曾誤遭美國援華抗日飛虎隊飛機掃射。現在我們看見的西側牆壁上那坑坑窪窪的彈孔見證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1949年6月,四野南下工作團第一分團從北京開赴雞公山駐訓,分團部就設在頤廬。新中國成立後,雞公山重新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懷抱。先後設過:五七療養院、信陽電視臺等。如今,大長了中國人志氣的頤廬被中央宣傳部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屈一指的頤廬那方正寬敞、視野開闊的樓頂平臺上,雞公山秀麗風光一覽無餘。

在欣賞風景的同時,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們心底油然而生——頤廬,我們中國人的“志氣樓”!

圖/彭京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