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

早期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最初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发表在杂志《杜鹃》上,终于1906年以《哥儿》之名汇集为单行本。

1867年出生的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是在日本自然主义勃兴时期步入文坛的。但他的文学观与自然主义截然相反,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道德意识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这也奠定了他早期作品同现实抗争的基调,《哥儿》便这时期主要代表作之一。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大师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

小说“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这部小说以作者自身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刚毕业不谙世故、坦率正直的鲁莽青年——哥儿,在一所初级中学任职期间与邪恶势力势不两立,最终辞职回家的故事。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同周围俗物展开了种种戏剧性冲突的刻画,揭示和批判了日本明治教育的腐败和黑暗

《哥儿》这部小说行文流畅,节奏明快。所体现的独特写作技巧无论是作品中辛辣巧妙的语言风格,江户文学的幽默情趣和滑稽诙谐,还是夏目漱石作品的“狂欢化”色彩,以及人物设置上的对比手法都构成了夏目漱石早期作品的基调。


作品所呈现出辛辣巧妙、诙谐戏虐的语言风格

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学界公认的“语言大师”。在《哥儿》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给人物取绰号的手法,生动反映人物的故事、形象、性格等特征,从而体现作品戏谑、幽默、讽刺的色彩。

波兰著名哲学家沙父曾在《语义学引论》一书中这样写道“符号的最深刻意义,正是在于它们的物质形象的形式,也就是以一种较为容易被心灵了解和便于记忆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显现在人们的面前,从而使人们对于抽象的概念感到更加亲切”。

《哥儿》中人物的绰号,正是这一理论的生动写照,作者借助人物的绰号,让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清晰鲜明。书中起绰号的方式分三种。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影视化作品中的剧照

  • 第一种以外貌特征命名

典型人物代表校长“狐狸”。因为“校长脸色发黑,两只大眼睛,稀稀拉拉几根胡须,活像个狐狸”,校长这一绰号也揭示了他阴险狡诈的本质。书中的校长平时道貌岸然,一本正经,背地里却很虚伪。

书中因“蝗虫”事件,哥儿在走廊坐了一夜,被蚊子叮了满脸大包,但校长却笑着夸他“真好精神”,对于学生捉弄老师的行为也不以为意,放任不理。

  • 第二种以服饰穿着命名

典型人物代表教导主任“红衬衣”。哥儿之所以给他起名“红衬衣”,文中这样写道“如此酷热的夏天,居然身穿法兰绒衬衣”“到底是文学士,衣着也如此别出心裁,而且颜色是红的。一年到头红衬衣不离身,据他所说红色有益身体。”

这段描述不难看出,教导主任“红衬衣”绰号的由来,他也是书中邪恶势力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小说中他先是借钓鱼一事将哥儿约出,暗指“豪猪”人品差,企图挑拨两人关系;为了得到古贺老师的未婚妻,巧言令色,将其调离至偏远地区。书中他的阴阳怪气、花言巧语、阴险狡诈的特性暴露无疑。

  • 第三种以性格命名

典型人物代表数学组组长“豪猪”。他是会津人,拥有豪强的性格,同时作者大概也是依据会津武士的特点来塑造他耿直豪放、同情弱者、爱打抱不平的形象

书中他永远都是敢于说真话,提出与校长、教导主任不同意见的人。最后跟哥儿一起被“红衬衣”陷害开除,临离开之前与哥儿一起将“红衬衣”及狗腿暴打一顿。虽然无法改变任何结果,但非常切合其人物性格。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影视化作品中的剧照

这些贴切的绰号,加深了我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其词句之幽默,语调诙谐,警句辛辣,将语言效果发挥地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夏目漱石的语言艺术魅力。


作品里鲜明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但骨子里还是根深蒂固的教育专制主义化,在这种制度下,官僚主义盛行,表现在只允许下属对他们阿谀奉承,不允许任何异己者存在。

《哥儿》便是基于该背景进行的创作。书中为此设置了2组正邪对立的人物。前者有哥儿、“豪猪”,他们朴实、富有正义感、率直善良;后有校长、“红衬衣”及其帮手“蹩脚帮”,他们在小范围的教育机构形成绝对权威,玩弄他人于股掌,满足一己私欲。两组性格对比产生极大的反差。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影视化作品中的剧照

书中在工作上几人以各自的性格碰撞出火花。“红衬衣”为首的无耻之徒,制造了所谓的“蝗虫事件”和“呐喊事件”来欺负哥儿,想达到让哥儿服从他的目的。然而,哥儿的耿直性格根本不会向他们屈服,后来他们又通过各种手段来企图拉拢哥儿,遭到了哥儿的拒绝。

再看“豪猪”,在“红衬衣”的挑唆下,哥儿与他关系破裂。在“蝗虫事件”的讨论会上,无人替受害者哥儿说话。在场的人要么黑白不分、要么保持沉默,“豪猪”尽管生哥儿的气,但在宣布不公平的处理结果时,只有“豪猪”发表客观、真实的声音。也因此性格,被“红衬衣”视为眼中钉,日常多次被刁难陷害。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影视化作品中的剧照

像哥儿、“豪猪”这样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上走的步履维艰;而校长、“红衬衣”等人却混的如鱼得水。

作者借正邪两组的矛盾与对立,展示了日本教育界正义与邪恶的激烈斗争,揭示和批判了明治教育的腐败,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


作品所呈现出的“狂欢化”色彩

“狂欢化”这一文化美学,是前苏联重要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的巴赫金提出来的。所谓“狂欢化”,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

巴赫金会将加冕脱冕看作是狂欢化的基本思维方式,加冕脱冕是狂欢化非常典型的仪式,目的是戳穿虚伪的表象,还原事物的真相。

狂欢节上最主要的意识是笑谑地给国王加冕和随后的脱冕。这里的冕是权利,荣誉的代表,意味着对真与假,善与恶,正与邪的重新评估,使其颠覆意味表现得更为充分。

《哥儿》这部作品是极具狂欢化色彩的文本,小说中也沿用了这一思维方式。书中,“红衬衣”的加冕脱冕表现得最为直接。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影视化作品中的剧照

“红衬衣”是教务主任属于管理阶层,又因为是文学士,他享有特殊待遇,拥有优渥的收入,住高档的房屋,受到周围人民的认可。连哥儿的房东婆婆都认为红衬衣很厉害。

开始“红衬衣”对哥儿亲切体贴,约哥儿钓鱼时做出关心哥儿的样子,让哥儿提防“豪猪”,哥儿性子单纯被表象迷惑,以为他是好人,并与“豪猪”绝交。这就是给“红衬衣”的加冕,前文说到冕是权利的象征,被授予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足见作品的讽刺意味。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红衬衣”的所作所为逐渐暴露本性。为了得到同事的未婚妻,他设计将对方调到偏远山区,横刀夺爱人尽皆知。面上让大家从事高雅的事情,但背地里却与艺伎较好。

这时哥儿终于认清他的本来面目,不再信任他。因为被周围的人识破,“红衬衣”的命运发生急剧变化,在一瞬间回旋于高低之间,升降之间,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狂欢的气氛,这就是脱冕。

他的权力不再坚不可摧,最后他被哥儿和豪猪揍了一顿,脱冕就是摘走桂冠,还要讥笑、殴打他。小说通过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可笑的仪式。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这种方法是对真实丑恶的现实世界的隐喻。加冕脱冕的思维方式隐秘而深刻得揭示了社会历史文化转型期的一种价值更替逻辑。在这场狂欢中,恶者得势,如鱼得水,弱者被欺,荒谬盛行。这一切都显得滑稽,所表现出的狂欢化意味也更加浓厚。

总结

1998年日本《文艺春秋》杂志社邀请各界名流所做的“二十世纪你最喜欢的十本日本著作”的评选中,《哥儿》位居第一。

夏目漱石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他从理性和伦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提出质疑和批评,犀利的笔锋直触“文明”的种种弊端和人世的万般丑恶。语言如风行水上,流畅明快;幽默如万泉自涌,酣畅淋漓;妙语随机生发,警句触目皆是,颇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势。

从《哥儿》,品味夏目漱石早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人艺术特色

《哥儿》这部具有强烈批判精神、人物塑造立体、语言诙谐幽默的作品,在令人发笑之余又发人深省,以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批判性充分展示了夏目漱石初期作品的创作个性。

《哥儿》因此成为其作品中的名篇之一,显示出了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上经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