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我们会如何选择?


关键时刻,我们会如何选择?

看夏目漱石的《心》是因一位朋友推荐的,朋友说夏目漱石的文字很美。

果不其然,那种感情地抒发,是我很喜欢的风格,有种涓涓流动之感。

小说从“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到“我”接到“先生”的一封信(遗书),揭露先生的一生。

对于“我”,先生是善的。在‘我’和先生争论时,先生告诉‘我’:世上没有天造地设的恶人,而大多是由善人在关键时刻摇身一变生成的,所以马虎不得。最后用他的一生写成像自传一样的长信,希望“我”可以引以为戒,不要让心蒙上阴影。

对于朋友“K”,先生即救了他,也导致了他的死亡。初心是为了帮助K而收留K,但当两人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时,‘先生’的设计手段赢得了妻子,却导致了K的自杀。自己虽然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但之后的一生遭受着良心和道义地谴责,最终没能躲过自己内心地审判。就像朋友K最后的独白:‘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这亦是先生自己的解脱。

对于妻子,虽爱的神圣,又爱的自私。表面上生活风平浪静,内心却惨烈地挣扎着。带着内心的折磨与妻共度一生,也算是摧毁着妻子的幸福。最后选择离去时,因为那内心对妻子一丝的爱,致死不愿给妻子知道。先生遗书里写道:我不忍心给妻子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在纯白色的物品上毫不留情地甩上一滴黑墨。

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其中就有暗的那一面。平时总能控制,但有时在关键的时刻,可能就在一念之间,让自己走上不同的道路。就像书里的先生说的:马虎不得。在心里问自己,遇事是否可以正确心态,得到正确的归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