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花事——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明月幾時有』

鐵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若論風流嫵媚,無花能及杏花。

杏花的這一身“風流債”,向上算來,葉紹翁怕是難辭其咎。“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詩人筆下好端端的一枝報春紅杏,不知怎的,竟被後人演繹出“紅杏出牆”這麼個曖昧的詞語,杏花有知,大概也會哭笑不得吧。

三春花事——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明月幾時有』

不過,這賬其實也不能都算到葉紹翁頭上。杏花開在陽春二月,此時早已冰雪全無,風清日暖,杏花又一向是蜂圍蝶舞的做派,不似梅蘭竹菊的君子淑女之姿。陽光晴好的天氣裡,高牆內探出的一枝風情萬種的紅杏,恰似紅襖繡鞋的嬌娘喜笑盈盈,怎能不叫人浮想聯翩?事實上,早在葉紹翁之前,也有不少人寫過探出高牆的風流紅杏,比如唐代花間派詞人溫庭筠,本就詞風旖旎多情,寫起杏花來,更是得心應手:

杏 花

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

正見盛時猶悵望,豈堪開處已繽翻。

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一樽。

杳杳豔歌春日午,出牆何處隔朱門。


再往近了說,同處南宋的另一位詩人張良辰也寫過“誰家池館靜蕭蕭,斜倚朱門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住,粉牆斜露杏花梢。”這一首,與葉詩顯然就更有淵源了。也是滿園的紅杏,也是一樣的高牆,也是一般藏不住的春色。這也難怪,如果你見過二月裡怒放的杏花,看到過那一樹豐腴嫋娜的花朵,如煙如霞的紅紅白白,聞到過杏花的脂粉香味,你就會發現,這場景真就是那樣的喧囂熱鬧,風情萬種。

三春花事——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明月幾時有』

不過說到底,杏花也不總是要“出牆”的。從“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到“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從“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到“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杏花可以是溫柔的春天,可以是活潑的少女,也可以是柔軟的希望。

三春花事——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明月幾時有』

要說希望,杏花開時,對古代的讀書人來說,還真的是充滿希望的時候,因為古時候的會試就在這個時候進行。會試相當於今天的高考,自然頗受重視,唐代時人們每年都會開Party慶祝新科進士,稱為“曲江會”,而這場杏花盛放的集宴,可以說是許多讀書人的終極夢想了。唐代詩人鄭谷就曾特地作《曲江紅杏》,記錄下了這一盛況:

曲 江 紅 杏

遮莫江頭柳色遮,日濃鶯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


“及第花”這個名字,也從此成為了杏花的“雅號”。

中榜了自然是春風得意,那不幸落榜呢?落榜的人,也寫杏花,不過這回可就是“杏花零落”了。張籍的“今日春光君不見,杏花零落寺門前”,唐伯虎的“桃葉參差誰問渡,杏花零落憶提名”,都是此意。

三春花事——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明月幾時有』

但也有例外。鄭谷的好友高蟾家境貧寒,累舉不第,但這並不是因為他資質平庸,而是晚唐的科舉制度徇私舞弊已頗為嚴重,為人光明磊落的高蟾又不肯同流合汙。在一次落榜後,他想像著曲江宴上的熱鬧景象,懷著無限酸楚和怨憤,也向高侍郎賦贈了一首紅杏詩:

上 高 侍 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原來,那正春風得意的紅杏,是因為有云可倚,而他這朵秋江芙蓉,卻受不到東風的眷顧啊!這首詩還真的打動了高侍郎,在他的大力舉薦下,高蟾第二年就看到了曲江的杏花。

可見,杏花本是一樣的花,到了不同人眼裡,也就開出了不同的樣子。王國維說,“以我觀物,物皆著我色彩",想來就是這個道理吧。

賞花,終究賞的是一份心境,一種品格。若是今年杏花開放時,能夠自在地出門看一看,我想,那將是往年都未有過的喜悅。

三春花事——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明月幾時有』

<code>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靳舒馨

編輯 | 裴津媛

郵箱 | [email protected]/<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