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一張車票,承載了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更見證了即便此行前路未卜,鍾老義無反顧的責任與使命

今天,鍾南山院士的無座車票衝上了熱搜第一。很多網友紛紛向鍾老致敬!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3月18日,在廣州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出現了鍾南山院士奔波勞碌的身影,同時鍾南山院士逆行去武漢的車票也首次公開。

粉紅色的車票上,顯示著1月18日,自廣州南開往武漢,無票。當時已是84歲高齡的鐘老,在接到趕往武漢的通知後,他匆匆忙忙趕到廣州南高鐵站,擠上了傍晚5點多開往武漢的高鐵。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那天他從深圳搶救完病例回廣州,下午還在廣東省衛健委開會。一路奔波,買的無座票的他只能拘坐在餐車一角。一坐定,他馬上拿出文件研究,實在太累了才閉眼小憩。晚上11點抵達武漢的他直接在住處聽取武漢方面的情況。

當時那張滿面倦容的照片刷爆全網,打動了無數人。從那天起,鍾老始終走在“抗疫”第一線,他的一言一行牽動國人的心。在接受採訪時談及武漢,一度紅了眼眶,聲音沙啞的他說“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兩天後,連線央視,鍾南山院士一錘定音“病毒可人傳人”,真正拉響了警報,戰役號角正式吹響。

那個當時告訴所有人不要去武漢的鐘南山院士,在疫情狀況尚未明晰時逆行前進,奮不顧身的踏上了抗疫前線。

這張小小的車票,承載了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更見證了即便此行前路未卜,鍾老義無反顧的責任與使命。


在鍾南山院士身上,看到了社會責任,看到了俠骨仁心,更看到了一個醫者的勇敢與擔當

在這個確診人數已超過非典的春節假期,鍾南山院士都在一線度過。

除夕那天,他與醫務人員堅守在抗疫一線,年初一回到工作崗位,開始查房、座談、研討病情。接下來的每一天,睡4個小時,看文件準備材料,參加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新聞發佈會、與媒體直播連線便成了他的日常。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84歲的鐘老如鐵人般在前線拼命,即便最瞭解他脾性的妻子都忍不住心疼得說“能不能讓他多睡一會?”他不能也不會,他身上有異於常人的緊迫感。

他覺得自己年齡漸長,時不待我,還有大量的科研、太多的病人需要他,他的一分一秒都太寶貴,早日找到對策就能多救成千上萬條命,他一刻也不願耽誤!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寫到:中國人一直都是幸運的,他們總是被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而鍾南山,正是這最勇敢的人之一。2個多月的無私付出,國內疫情形勢顯而易見得得到扭轉,一個又一個舉動為我們乃至世界爭取到了喘息的時間。他的每一次發言如定海神針般,給慌亂中的人們以鎮定和希望。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3月13日,鍾南山院士在遠程會診後,早已等候在樓下的醫護人員為他唱起《感恩的心》,並送上鮮花。那天鍾南山院士一直以來緊縮的眉頭,終於稍稍舒展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他跟大家一起拍手,為彼此的辛苦鼓掌。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我在鍾南山院士身上,看到了社會責任,看到了俠骨仁心,更看到了一個醫者的勇敢與擔當。


一次次臨危受命,一次次不辱使命

17年前,他與非典展開殊死搏鬥,那句“鍾南山沒說動,誰都不要動”成為當年人們的行動方針。

那年,他臨危受命,組織專家團隊全力準備救治方案。在醫護人員軍心不穩時,他主動提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在醫學界權威聲音認為患者感染的病毒是衣原體,採用普通治療手段便可恢復時,他頂住層層壓力說出真相,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就是那年,鍾南山的名字在披露非典疫情瞞報情況時橫空出世,為世人所熟知、敬仰。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17年後,他再次臨危受命,在多數人慌亂、惶恐甚至沮喪的時候,他在新冠肺炎到來時再次成為民眾的定海神針,鍾南山三個字與無數人的命運緊密相連。

在一篇自述中,他曾寫過這些話: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

“我最推崇講真話,真話不一定都是對的,假話不一定都是錯的。講真話,它的可貴之處,不是在於它的對與錯,而在於是發自內心的”;

“我這樣做,有的時候的確會讓領導為難,但是我得講真話啊”。

鍾南山院士一直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身體力行地兌現他曾說過的每句話。

一次次臨危受命,一次次不辱使命!有他在,真是我們的幸運!

鍾南山:國士無雙,民族脊樑


小時候以為鍾南山是一座山,現在才知道鍾南山是一座為人民遮風雨的靠山。

我們對他的情感,已經深厚到必須由沉甸甸的四個字來表示:國士無雙。再加四個字,民族脊樑!

感謝您對祖國對人民的付出,一次又一次被您安定,一次又一次被您感動。

謝謝您!向您致敬!也向這場抗疫中的每一位勇敢的逆行者致敬!

餘生,願您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