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建立时,刘邦几乎杀完了所有的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萧何?

胡超


刘邦杀功臣这件事一直都被世人所评论,也被看做是刘邦无法抹去的污点之一,毕竟刘邦所诛杀的这些功臣都是曾经和他一起共患难的兄弟,也是帮助他建功立业的伙伴,但是在登基后,刘邦一下子变了脸,将很多功臣都清扫干净,却唯独留下了萧何,这一点确实耐人寻味。

萧何有何过人之处呢?首先萧何在刘邦刚刚取得胜利时依然不被财富所动,当时刘邦率领着大军攻入了咸阳城,一直努力的事情终于看到了成果,秦王子婴见到刘邦后马上投降,从此宣布秦朝走向了终结,刘邦所率领的军队在进城后将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战略品,所以抢财宝和抢女人的不在少数。反观萧何,他始终没有对这些事物动过心,而是马上奔到了秦朝的丞相御史府,他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安全,如果所有人都去争夺财宝和女人,很可能会发生不测。除此之外萧何还开始整理秦朝的档案,对秦朝的地形特征以及制度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便于日后制定合适的治理方法,刘邦得知萧何的这些做法后十分佩服,毕竟在刚刚攻入咸阳城时刘邦也没能控制住自己,被财宝和美色吸引了过去,因此对萧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刘邦知人善任,他知道萧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建立汉朝后不仅给他封赏,还允许萧何可以不按照礼节上朝,这是对于臣子莫大的偏爱,但萧何也意识到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当时萧何非但没有因此纵容自己,而是更加小心谨慎,刘邦为人有勇有谋,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要依赖于臣子,而萧何在这些方面是远远高于刘邦的,可是萧何在面对刘邦时没有一刻的沾沾自喜,一直谨守臣子本分,刘邦安排的事情萧何会早晚汇报进度,让刘邦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和其他功臣相比,萧何更让刘邦放心。

在刘邦带兵出征期间,萧何曾经协助吕后除掉了韩信,也算是为刘邦解除了一个心腹大患,所以刘邦再次大肆封赏萧何,这一次萧何有些飘飘然了,还大办宴席招待宾客庆祝。这时有人提醒萧何不可以过于放纵,毕竟刘邦还在战场上,日后如果知道萧何在后方如此享受,想必萧何的日子也不会长久了。萧何猛然惊醒,他随后主动向刘邦请罪,将刘邦赏赐的土地和财宝拿出来救济国家,刘邦虽然嘲笑萧何小题大做,但是心中却非常得意,萧何谨小慎微的做派就是他的保命符。


历史课课代表


萧何,汉族,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后来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



自古以来,追随帝王一起打拼江山的人不在少数。然而,这些为帝王们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善终。刘邦上位后,便开始杀害归降他的项羽旧部,臧荼恐慌下起兵造反,成了首位牺牲的功臣。第二年,韩信被小人告以造反之罪名贬官入狱,5年后,遂将其骗至长乐宫杀害,且惨遭株连满门抄斩。此后,刘邦不断残害功臣贤将,唯恐其部下为异己叛变,令朝中人心惶惶,当年为其开国打天下的将士们四下寻活路,韩王信生怕自己也难保生命,索性投降于匈奴求一活路,谁知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同样因恐惧降于匈奴的还有汉高祖的老乡卢绾,二人患难与共,在刘邦逃亡时便陪同他直至称帝,受封为燕王后也是不堪惶恐被逼无奈,最后也是同样下场被杀害。最令人心寒的是彭越,他在陈豨反叛时未听其相劝一同造反而是继续忠于刘,刘邦听闻此事后非但毫无感激之心,却将其剁为肉酱分给群臣使用,更令人毛骨悚然。此事一出,英布深知自己也难以幸免,于是一了百了起兵造反,结果刘邦御驾亲征将其平定。正是如此,在汉朝建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当初生死追随在刘邦身旁征战的功臣纷纷死在他的手下。



但是刘邦为什么不杀萧何呢?

1萧何做人很低调,萧何的这样做法让刘邦很放心。从汉朝初期的历史来看,刘邦能够贵为天子,萧何的功劳是最大的,在起义刚开始的时候推举刘邦为沛公充当义军的领袖,等到起义胜利以后,更是成全刘邦做天子。他推荐韩信领兵作战,最后一统乱世,而他在后方的经营才最让刘邦能够无忧,放心的在前方战场上打天下。他的功劳这么的大,做人却很是低调,不像韩信他们几个人高傲自大,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劳大就嚣张跋扈。


2萧何非常的善于自保。自古伴君如伴虎。在楚汉两个势力战争期间,因为刘邦将整个后方都交给了萧何去管理,刘邦的这一做法让萧何有了很大的权力。虽然刘邦交给了他如此的的权利,但萧何的心中却更加的紧张了,他知道刘邦或许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所以赶紧就把自己家族中能够上战场的子弟全部派到了前线。他的这一做法,直接让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心中满意,更加的信任萧何了。

3萧何能够狠心自辱。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萧何就想到了自辱的办法,那就是威逼利诱豪取抢夺后方的土地田产,果然,在刘邦胜利归来的时候,就有百姓上前拦住了刘邦的大军,要控告萧何的作法。听到百姓的控告,刘邦的心里更高兴了,把百姓的控告书亲自交给了他,有些意味深长的说:“萧何,你身为本王的相国,竟然也会做出这样的事!你可真是本王的好相国啊,赶紧去向百姓认错吧!”虽然刘邦的表面上是要萧何去给百姓认错,补偿百姓,但是他的心里面却是暗自的高兴,对萧何的那些怀疑也都烟消云散了。


青龙战史


说刘邦乱杀功臣,其实是有失偏颇。刘邦在位时期诛杀的韩信、彭越、英布虽然对于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勋。但是,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刘邦的臣子。更不是对刘邦忠心的臣子,他们更像是刘邦的合伙人,并且心中一直觊觎刘邦的权势。而且据史书记载:韩信曾经趁刘邦出征,在长安发动叛乱伏击吕后和太子。但是事情泄露,被杀。英布从一开始就不是刘邦的臣子,他起事反秦的时间比刘邦还早,只能算是刘邦的盟友。之后更是起兵直接反抗刘邦被刘邦诛杀。而像刘邦身边的武将比如曹参周勃灌婴都没有被杀。甚至,与刘邦有深仇大恨的雍齿也没有被杀,还被率先封了侯。所以,刘邦对待忠于自己的臣子还是有恩德的。

就萧何而言,韩信死后,他自己诬陷自己,把自己伪装成了一副贪官污吏的模样。刘邦把他送进监狱,但是却没有杀他。萧何也是借机像刘邦示弱,表示自己绝对没有谋反之心,以求保全性命。其实笔者个人认为,即使萧何没有自诬的举动,刘邦也不会杀他。因为,首先他是文臣,没有实力谋反。其次,他精于掌管国政,国家缺少了他会蒙受重大损失。第三,他在楚汉争霸战争中一直身处后方,如果他要造反机会数不胜数,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反而,争相把自己的子侄送到前线,表达自己的忠诚。种种行为,都让刘邦认可了他的忠心。所以,刘邦是不会杀他的。






经典守望者


刘邦为什么没杀萧何?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君子之交

为什么说是君子之交?萧何不像刘邦和樊哙等人那样,跟刘邦关系特别近,萧何跟刘邦之交的交往只是有礼有节,但是始终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属于那种相互欣赏,相互戒备,但也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两人都欣赏彼此的长处,同时也清楚的知道对方的短处,两人是需要互补的。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基本的士人之之间的礼尚往来。

第二,萧何低调

萧何很识大体顾大局,刘邦起义之初成全刘邦当领袖,胜利后成全刘邦当皇帝。举荐的韩信是其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帮助刘邦管理经营后方,让刘邦无后顾之忧,功劳之大,却不居功自傲。

第三,善于自保

伴君如伴虎,在刘邦和项羽对峙的时候,刘邦多次派使者到后方慰问萧何,萧何手下的一位门客提醒萧何说,大王对你似乎起了疑心,最后萧何把子孙以及相关家人都送到前线全打仗,刘邦看到萧何的家人后,很高兴。

第四,善于伪装

萧何不顾及自己的名声,强多、贱买民间田宅,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贪财之人。后来在刘邦凯旋归来的时候,百姓拦路控告萧何,但是刘邦在见到萧何是却意味深长的对萧何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的啊?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刘邦表面上这样说,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疑虑逐渐消失。

总之,刘邦和萧何都是聪明人,他俩都彼此看透了对方,也看透了自己。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后代,所以小心谨慎。


Crazy灬历史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千年以来,刘邦和朱元璋成为了杀功臣的代名词。朱元璋杀功臣,这没什么好说的,但刘邦在杀功臣这件事上其实挺冤的,不是说他没杀,而是他并没有大杀功臣。

1、我们先看刘邦封赏了哪些人

汉初除了刘邦以外,还有七个异姓王: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为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同时,刘邦按各个功臣在反秦灭项中的功劳大小,封了145个列侯,如此大规模的封侯在我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同时汉朝的封侯并非虚衔,而是实封,也就是说是有领地的:功劳最大的是万户侯,最低的也有五六百户。

这些列侯,基本上都是善终,除了后来贬为淮阴侯的韩信。

2、刘邦杀了哪些人?

首先,刘邦杀的不是列侯,而是异姓王,我们看七个异姓王的结局:

  • 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

  • 梁王彭越被贬,之后被刘邦所杀。

  • 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

  • 韩王信投靠匈奴,并多次率军攻打汉朝,被汉大将柴武在参合斩杀。

  • 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所杀。后燕王卢绾叛变逃至匈奴,最后老死在匈奴。

  • 赵王张耳病死,子张敖即位,后因罪被为贬宣平侯。

  • 长沙王吴芮善终。

所以,七个人中刘邦杀了五个,就是这五个使刘邦背上了大杀功臣的骂名。

3、刘邦与一般的杀功臣不完全相同

刘邦建立汉朝后,其要面对的局面与当初项羽分封天下时并没有多少不同,异姓王的地盘超过了汉朝国土的一半,韩信等人在楚汉之争中称王后其实就变成了刘邦的同盟者,当时刘邦也只是“汉王”。

七个异姓王会不会再联手对付刘邦呢?刘邦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项羽呢?刘邦没有给异姓王机会,因为他先动手了,之后又立下了“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的规矩。

不过,刘邦诛杀异姓王,确实造成了功臣内部的恐慌,萧何便通过自污名节来逃脱刘邦的猜忌。

其实,作为功臣之首的萧何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刘邦根本没想杀他。

否则像朱元璋杀李善长时,他已经76岁了,朱元璋想杀还不是一样要杀。

汉初的列侯萧何、张良、曹参、陈平、周勃、夏侯婴等等都是善终,不存在单单只剩下萧何没杀之说。


心向青山


汉朝建立时,刘邦为了巩固政权,杀害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英布等有功之臣。然而刘邦对同为功臣的萧何依旧恩宠有加,这是何原因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萧何居功至伟,刘邦不忍下手。刘邦曾言:“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由此可见,萧何对于汉朝政权的顺利建立及巩固,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萧、刘二人关系密切。萧何和刘邦二人惺惺相惜,相互钦佩。萧何从始至终一心一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可以说是一生的知己。

三、萧何知道如何与君王相处。萧何功成名就后,不居功自傲,他曾自污名节,从而避免刘邦的猜疑。

四、萧何还有利用价值,刘邦离不开萧何。萧何善于识人,刘邦想让萧何给他发掘更多的栋梁之材;许多功臣被杀后,萧何会对刘邦更加感恩戴德,从而让其更加尽忠大汉王朝;萧何在研究制定国家方针政策时的作用,无人可替代。


小司马讲史


西汉刘邦为了刘家的江山永固,不得不杀了一些开国功臣,但是却不杀萧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萧何是文臣,不是武将

对西汉江山威胁大的是那些掌握兵权的武将,比如韩信、英布和彭越等。他们的威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起兵造反,很难对付;另一方面,即便不会起兵造反,在刘邦去世后,后继皇帝很难镇住这些开国将领和元勋。不仅汉朝,中国古代历史很多王朝都是这样。

文臣对西汉的威胁要小得多,不至于会颠覆西汉江山。

下图 刘邦

下图 萧何

辅助太子刘盈的需要

太子刘盈在将来的治国理政中,需要萧何的辅助,在刘邦去世后,需要萧何协助朝廷安定局面。这些都离不开萧何。

下图 刘盈 剧照

感情的原因

刘邦与萧何有着深厚的个人友谊和感情,萧何自沛县追随刘邦以来,拖家带口,自始至终跟着刘邦,出谋划策,忠心耿耿,居功至伟。并且萧何本人也比较低调和善于保护自己和家人。

以上是刘邦不杀萧何的主要原因。


宝剑锋


你也真敢说,刘邦除了杀了几个异姓王,还是算合伙人性质的,其他还杀谁了?


云宫迅音16


萧何奈聪明人,知道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