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只要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他们愿意掏空钱袋

只要二手车的售价能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顾客就无法拒绝以旧换新,提高消费档次的诱惑。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践》

德鲁克认为顾客都是极其理性的,只有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他们愿意掏空钱袋。因此,任何企业不仅要满足顾客的价值概念,还要想方设法超过顾客的价值期望,让顾客感到物超所值。

德鲁克:只要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他们愿意掏空钱袋

让顾客感觉物超所值,牵涉到一个重要概念: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从消费者的感官为出发点的概念,它是指顾客从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全部感知利益与为获得该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全部感知成本之间的对比。如果感知利益等于感知成本,则是“物有所值”;如果感知利益高于感知成本,则是“物超所值”;感知利益低于感知成本,则是“物有不值”。

某软件公司销售人员向北京一家贸易公司财务部部长推销一款财务软件。这款软件定价为3600元,部长觉得价格有点高,一直为是否购买而犹豫不决。

看到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决定为这位部长算下一笔账。他问部长:“部长,对账费时间么?不知道您这边是经常需要对账呢,还是偶尔才需要对一次账呢?”

德鲁克:只要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他们愿意掏空钱袋

部长表示,由于这家贸易公司是大型卖场和厂商的中间商,需要在财务上每天和卖场及厂商进行核账。一天起码有3个小时的时间是用在核账上面。部长对此很苦恼。

于是销售人员就趁机说:“我们这款软件的授权使用时间是10年,也就是大约3600天,平均下来每天的成本才是一元钱。而这一元钱对公司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对您的意义可就大为不同。它等于让您每天空出3个小时的时间。您觉得值不值?”

部长肯定觉得值,等到销售人员刚把话说完,他就立即决定购买一套。

从销售技巧上来看,销售人员最后使客户欣然接受了这款软件的价格,是因为巧妙运用了“除法原则”。销售人员将3600元的财务软件,分解为每天的成本才一元钱,使客户在心理上觉得价格足够便宜。但从消费者心理学上来看,销售人员使部长产生了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花一元钱就能换来三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天底下哪还有这么超值的事?

德鲁克:只要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他们愿意掏空钱袋

营销界流传一句话,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要的是感到占了便宜。人们都喜欢占便宜,当顾客觉得占了便宜,就会爽快地掏钱包。企业管理者及营销人员要在顾客价值上多做文章,通过抓住让消费者“心动”的关键点,使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物超所值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使企业获得销售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