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無畏艦”的誕生——英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二)

作為英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無畏”號這個名字本身就不簡單。從德雷克到納爾遜,從特拉法爾加到日德蘭,英國皇家海軍是一支講究傳承的海上力量,所以在其艦隊的戰鬥序列中,以“無畏”(Dreadnought)來命名的軍艦必然不是等閒之輩。

水下“無畏艦”的誕生——英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二)

在決定以“無畏”(Dreadnought)來命名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之前,皇家海軍的歷史上共有7艘軍艦被命名為“無畏”(Dreadnought)——-第一艘無畏號(Dreadnought),建造於1573年,是一艘41門火炮、360噸的帆船,1648年沉沒;第二艘“無畏”號建於1654年,52門炮的三級艦,1690年10月沉沒於對荷蘭的海戰;第三艘建於1691年,為60門炮的四級艦;第四艘建於1742年,60門炮的四級艦,1784年退役;第五艘建於1801年,為98門炮的二級戰列艦,2110噸,1857年沉沒;第六艘為1875年建成的蒸汽動力裝甲艦,10886噸;至於第七艘“無畏”號則是最著名的一艘“無畏”號。

這艘於1906年下水,滿載排水量20,730噸的戰列艦,在武備、動力、防護等方面都進行了革新,尤其是火力和動力裝置在設計上的革命性,受到各主要海軍國家強烈關注。主要海軍強國紛紛按照“無畏”號的理念建造新型戰列艦,以至於引發了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

結果,作為戰列艦建造技術的分水嶺,在“無畏”號之前的戰列艦乾脆被稱作“前無畏艦”,“無畏”號本身則被視為一個劃時代的獨立“艦種”,“無畏艦”的稱呼也由此而來……有人認為,在人類軍艦的建造史上,還沒有一艘軍艦像1906年的“無畏”號那樣,產生過如此重要的歷史影響,具有如此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世界戰艦發展史上寫下過如此重要的一頁。

水下“無畏艦”的誕生——英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二)

也正因為如此,當1960年1月,皇家海軍決定將“無畏”(Dreadnought)這個充滿了像徵性意味的艦名,重新分配給正在建造中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時,英國人對其所飽含的寄託無疑是清晰而直白的。

1947年1月,英國內閣做出獨立的製造核武器的決定,在這一決定指導下, 5月,英國政府正式決定在坎伯蘭郡 (Cumberland) 塞拉菲爾德 (Sellafield) 戰時TNT工廠附近建造兩個簡單地以空氣為冷卻劑、石墨為慢化劑,以天然鈾為燃料的反應堆(隨後這一地區被重新命名為溫茨凱爾 (Windscale))。令人感興趣的是,這兩個反應堆不但負擔著用以生產軍事用鈈的任務,還負擔著為皇家海軍進行艦用核推進裝置可行性的探索任務。

不過,雖然溫茨凱爾反應堆建造於1947年11月,在1950年10月和1951年6月1號堆和2號堆開始投入運營,皇家海軍通過這兩座原始的天然鈾反應堆初步得出了原子能的確可用於艦用推進裝置的結論,但由於天然鈾反應堆體積過於巨大,是否能將之直接用於潛艇在皇家海軍內部尚且存在爭議。儘管當時已經有皇家海軍的工程師指出,潛用原子能推進方案可以考慮採用水為工作介質,從而製造出一種功率大、體積小、適合於裝入潛艇的核動力裝置,為建造“水下無畏艦”提供技術條件,但當時的工黨艾德禮政府正在進行一輪新的重整軍備計劃,潛用壓水堆裝置研究的研究受到了影響。

水下“無畏艦”的誕生——英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二)

1950 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要求所有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國家都要承擔額外的軍事開支,進行重整軍備。作為當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西歐成員當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英國開始領導歐洲迅速的重整軍備。英國需要美國能夠保證在財政上援助英國解決國際收支平衡的風險。

但是在美國毫無任何正式的保證的情況下,“英國政府就同意在未來的三年中為防禦計劃增加8億英鎊,這些數字意味著英國本已有限的國防資源要被優先配置於應對“現實性威脅”,潛用壓水堆裝置在資源分配上的優先級別並不太高————此時的蘇聯海軍對英國海上交通線還構不成實質性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