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舌尖上的中國》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各地特色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而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便開始“舌尖之旅”了。


例如西南少數民族愛吃的竹筒飯,

就是自古傳承下來的一種烹飪方法。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還有山東的煎餅、陝北的石頭餅,

其實沿用的是石烹的方法。


除了烹飪方法,

智慧的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烹飪用的器具

古人們使用的炊具主要分為八種,

分別是: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這些獨特的的遠古炊具


古 代 “ 火 鍋 ”


第一件神奇的寶貝來自新石器時代,

它就是:鷹形陶鼎!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這個萌萌的陶鼎,

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

你能猜到它的用途嗎?


其實它在當時的用法相當於我們今天的

火鍋!!!

人們把各種能吃的食物放在裡面。

鷹的雙足和尾部形成鼎的三足,

這三足是空的,在底部生火,

溫度傳導得很快,能把食物快速地煮熟。

是不是很驚歎古人的“吃貨思維”。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除了實用性,

這個鷹形陶鼎的造型也充滿藝術性。

鷹體健碩,雙腿粗壯,

兩翼貼於身體兩側,尾部下垂至地,

與兩隻鷹腿構成三個穩定的支點。

喙部呈鉤狀,結構簡潔,威武雄壯,

彰顯出一種強大的張力。


不過,進入青銅時代後,

鼎逐漸成為祭祀、征伐、喪葬等

活動中陳設的一種禮器。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後母戊鼎


古 代 “ 飯 鍋 ”


那“火鍋”有了,古人的主食是吃什麼呢?

又是用的什麼炊具呢?


考古人員在河姆渡遺址曾經發現的一件古代炊具,

在它的底部殘片上居然有燒焦了的米飯鍋巴!

其實那時的人們已經把稻米作為主食了。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炭化稻穀 舊石器時代


而那件盛有米飯鍋巴的炊具就是陶釜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陶釜是一種蒸煮用的炊器,

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用陶支腳支撐起來,

在它的下面燃火便可燒飯。


而它還是中華文化的“紅人”,

成語“釜底抽薪”“破釜沉舟”中的“釜”都是指它!


古 代 “ 蒸 鍋 ”


還有一件充滿“飲食智慧”的發明,

甑。

甑是一種蒸食炊器,

一般與釜或鬲配合使用。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它的底部有很多圓孔,

據專家推測,陶甑上的這部分結構,

類似於我們現在蒸籠裡的箅子。


使用時,陶甑上有蓋子,

把甑放在釜和罐上,

下面的釜、罐可以燉煮食物,

熱蒸汽通過甑下面的小孔供給上面,

把食物蒸熟。


這種組合起來使用的炊具,

大概就是古代的“蒸鍋”了吧~


古 代 “ 熱 水(酒) 壺 ”


吃的解決了,古人當然也不會將喝的落下。

陶鬹是遠古時期人們用來燒水或溫酒的容器。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這件新時期時代的白陶鬹

設計巧妙,器口上蓋,

既可保溫,又可防止灰塵雜物入內,

較其他同類陶鬹更為合理。


它是龍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

還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得到展示。


萬年前就有“高級廚具”,我們的先民太牛了!


陶鬹屬酒器,在龍山文化晚期,

造型優美的白陶鬹多與黑陶高柄杯等隨葬器

一同埋在一些大型墓葬中,

共同組成了成套的酒禮器。

這表明他們當時已經身價尊貴。


看了這些新時期時代的炊具,

是不是驚訝於祖先的智慧。

早在一萬年前,

聰明的古人利用陶土,

為我們打開了美食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