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有的人問:“電腦開機要很久,該怎麼辦?”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電腦用了一段時間之後逐漸變得很慢。其實這是電腦的程序響應速度變慢了,在程序響應的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硬盤,硬盤速度的快慢往往決定了程序響應速度的快慢。

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硬盤慢則電腦慢

電腦運行的原理是:當我們發出操作指令後,CPU得到指令,內存便會從硬盤裡來讀取相關數據執行操作指令。那麼,為什麼內存和固態硬盤都是存儲,電腦慢的原因是硬盤呢?

內存的傳輸性能十分快速,如果硬盤的性能與內存差距過大,便會導致內存和CPU出現性能空滯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規理解的電腦卡頓,程序加載過慢。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使用機械硬盤的電腦上。而當我們使用了固態硬盤後,硬盤和內存間的性能差距縮小,數據傳輸時的延遲大大降低,我們也就感知不到電腦卡頓的存在。

我們在生活中肯定也能發現身邊的朋友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啟動一臺操作系統安裝在機械硬盤的電腦需要花費1.5分鐘,而啟動一臺操作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盤裡的電腦只需要10秒鐘。

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相比,到底差在哪?

1.噪音:機械硬盤主要由盤片、磁頭、盤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工作時磁頭沿盤片的半徑方向運動,盤片每分鐘進行數千轉的高速旋轉,因此便會產生噪音;而固態硬盤在工作時由主控進行操作完全沒有噪音,最直接的體會就是當我們的電腦使用一段時間,有時會聽到電腦發出吱吱的響聲,以為是風扇?NO!是機械硬盤。

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2.速度:機械硬盤的讀取速度一般在100MB/s左右甚至更低,而主流的SATA SSD目前已經可以達到550MB/s左右,有著將近五倍的性能差距,NVME 固態硬盤那就別提了,秒幾條街。

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3.物理保護:傳統的機械硬盤內部組件極其繁多,機械結構十分複雜,所以對於大震動等外來傷害的防護性很差;而固態硬盤內部不含可活動的零部件,可以完美的應對這些外來傷害保護數據安全。最直接的體會就是,臺式機的主機不小心碰到了,然後電腦文件無法讀取或者電腦藍屏等。

4.功耗方面:機械硬盤的工作功耗是6~8W;固態硬盤的工作功耗是5W,並且現在的固態硬盤低功耗技術非常先進,支持深度睡眠模式,是機械硬盤所不具備的。

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5.體積方面:機械硬盤一般只有3.5寸與2.5寸,固態硬盤除了25寸,還有M.2接口的22110、2280、2242,甚至還有單芯片封裝的BGA。

6.質保時間不同:先了解工作負載限制評級(針對機械硬盤),現在,很多機械硬盤都具有工作負載限制評級,但這與固態硬盤的 DWPD 等級截然不同。固態硬盤保修聲明通常將耐用性表示為寫入的數據量,而機械硬盤保修聲明通常將工作負載限制表示為寫入和/或讀取的字節數。換句話說就是,機械硬盤的普遍的質保時間為2年,而固態硬盤是三年。

其他:機械硬盤誕生很多年了,由於設計的侷限性等原因,在發熱功耗體積等方面與固態硬盤有著先天性的差距。而且使用時間過長後,機械硬盤也會出現壞道,在一定程度上可靠性固態硬盤比較好。

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全方位詳解

機械硬盤優點

如果要說機械硬盤的優勢,那應該性價比這一項了。但隨著NAND Flash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使得固態硬盤的存儲密度不斷提高,QLC逐漸市場化,價格也進一步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認為機械硬盤僅有的價格優勢也幾乎不復存在,更小、更輕、更快的固態硬盤會成為主流硬盤。

今天的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對比就說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