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一名小学生的笔下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我长大了


迎江区一名小学生的笔下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我长大了

作者系迎江区人民路小学碧桂园校区五(1)班学生 马万程

指导老师:汪捷

今年的春节异乎寻常,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全国,大街小巷没有了往来熙攘的行人,更多的是消毒水的味道,显得十分冷清。为了保护自己,避免病毒的传播,大家都宅在了家里,尽量不与外面的人接触。但是还有些人冲在了与病毒战斗的最前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我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员。

迎江区一名小学生的笔下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我长大了

妈妈是一名妇产科护士,当得知安庆市北院区收治了十几例新冠肺炎病人急需医护人员时,她就第一时间主动递交了申请书,要求去最危险的地方救护病人。在出征前一天,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妈妈担心,爷爷、奶奶还有爸爸不停地叮嘱她要注意安全,我默默地帮着妈妈收拾行李。在妈妈捡行李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包成人尿不湿,我好奇地问妈妈:“准备这个干什么?”妈妈说:“我们在隔离病房,呆的时间长,没有时间上厕所。穿上这个,以防万一。”听了妈妈的解释,看着她收拾这些行李,我的鼻子突然一酸,大声喊道:

“妈!您不去行吗?”

“傻孩子,不去怎么行呢?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我们医生和护士怎么能退缩呢?”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完她又去收拾别的东西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就离开了家。

迎江区一名小学生的笔下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我长大了

妈妈去传染病区的这些天里,我一直关注着各类有关新冠肺炎的新闻。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很多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病重去世。我多么担心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妈妈啊!我只能每天等到她下班后,才能通过视频电话看看她。看到她耳朵被层层防护口罩勒得红肿,脸上因为整天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而布满深深的压痕,双手因为每天多次洗手消毒都发炎了,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既难过,又感到骄傲。

  电话那头的妈妈告诉我,虽然整天穿防护服让人都透不过气来,戴两层手套很不方便救治操作,但是当她听到患者出院前开心地唱《感恩的心》时,当她看到住院的大学生病人在日记中感谢专家组的医生和护士阿姨们时,当她接到治愈病人家属的感谢电话时,当她收到匿名病友送给医生护士阿姨们的鲜花和蛋糕时,妈妈顿时感觉所有的疲劳都一扫而空,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迎江区一名小学生的笔下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我长大了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这个春天虽然过得很缓慢,但是比以往任何一个春天都更有意义——因为我长大了!

【点评】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小作者看着自己最亲爱的妈妈,义无反顾地冲在了这场防疫战斗的第一线,不顾危险,竭尽全力地挽救着病人的生命,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孩子对妈妈的崇敬之情,叩问着生命的意义。小作者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茁壮成长,懂得付出,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成长的意义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

迎江区一名小学生的笔下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我长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