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特種養殖的“水鱉”,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還能養嗎?

往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民該下地的下地,該播種的播種,忙的熱火朝天,然而今年卻因突發疫情而中斷了,尤其是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朋友,很多人到現還在家休息。就比如筆者家鄉這邊,大部分養殖戶都是從事小龍蝦和牛蛙養殖,往年這個時候都已經開始售賣了,而今年連蝦苗都沒有投放,更別說售賣了,至於養殖牛蛙的養殖戶,則是大呼虧慘了,存欄至少有幾萬斤賣不動。

要說養殖業裡那些最慘,可能屬特種養殖了,比如竹鼠、野豬等,它們大多數在以前都算是野味,行情也算是不錯的,然而在今年最遭到抵制,甚至很多養殖戶直接把養殖場都關閉了。今天一位廣東的養殖戶告訴筆者,他所養殖的野味在前幾年就特別搶手,最高的時候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都不知道今年還能養嗎?

作為特種養殖的“水鱉”,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還能養嗎?

那麼這位養殖戶養的是什麼呢?其實大部分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見過,只不過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它就是“龍蝨”。

龍蝨在筆者家鄉這邊俗稱為“水鱉”,以前筆者一直很討厭它,每次下田裡幫父母幹農活,或者去河裡摸魚的時候,就會在水田中、小河溝見到它,那時候一直認為它是有毒的小蟲子,生怕它咬人,所以很討厭它,每次見到都要躲得遠遠的。

實際上這龍蝨既是益蟲,又是害蟲,因為它的食性很廣,善於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機物和水草,主要以小魚、蝌蚪、孑孓(蚊子幼蟲)、農作物的根等為食。

作為特種養殖的“水鱉”,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還能養嗎?

就是這麼一種讓很多人討厭的小昆蟲,卻成了我國南方地區一種價格昂貴的“野味”,尤其是在廣西、廣東、福建一帶,這龍蝨十分的受歡迎,常被當成一種保健、營養食材來食用,比如和味龍蝨,在廣東地區就尤為的出名。

實際上食用龍蝨古來有之,在《陸川本草》中就有記載:“龍蝨味甘,平。滋養強壯,食之小兒遺尿。”

而在現代研究發現,龍蝨的營養價值極為的豐富,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且含人體必需的銅、錳、硒、鉀、鈉、鎂、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同時還有著補益肝腎、美容等多種食療價值,故而在民間將其美譽為“水中人參”。

作為特種養殖的“水鱉”,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還能養嗎?

在以前人工養殖龍蝨還未出現的時候,市場上的龍蝨來源大多是依靠捕捉野生的,由於水域汙染和人為的濫捕,導致野生龍蝨越來越少,以致市場供不應求,導致其價格十分的昂貴,曾經最高賣到400元一斤。

為了緩解野生龍蝨資源,在2008年前後,人工養殖龍蝨也隨之興起,到現如今,龍蝨的價格也降下來了,一般人也能吃得起了,且可食用龍蝨已經發展出了許多品種來,如龍蝨、大龍蝨、金邊龍蝨等等,在市場上也越來越受人們喜愛。

作為特種養殖的“水鱉”,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還能養嗎?

往年這個時候龍蝨苗早已丟到池塘中開始養殖了,今年因為疫情原因,龍蝨、牛蛙等眾多野味遭到抵制,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規定說不能養殖龍蝨了,但很多從事龍蝨養殖的養殖戶還是很猶豫,生怕苗子剛丟到池塘裡,就被一刀切了,所以很多養殖戶不禁問到:今年還能養殖嗎?

筆者個人認為,龍蝨養殖已經形成了規模,並且這麼多年來已經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只要不去捕捉野生的,只食用人工養殖的,並且也經過了安全檢疫的話,應該不會被一刀切的。

各位朋友,你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你們覺得龍蝨還能養殖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