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金融市場如何落地實體,群眾普遍保守?

文家招商策劃培訓導師


近幾年,在資金的融通上,贛州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比如每個區、縣、市允許開設一家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等。這就是金融落地實體的表現,它開啟了二扇雙向的大門。一是為個人或金融機構尋找出路的資金開啟了投資的大門;二是為實體企業開啟了融資的大門。

前些年因為非法集資導致過一些群體事件,受此影響,當地相關政府機構心裡是不太願意接受這類金融機構進駐的,因為一旦監管不到位,發生非法集資的情況,是很容易導致群體事件的。但是經濟在發展,市場有要求,再加上也沒正當理由能擋住這類機構進駐贛州的步伐,所以在嚴格審查這類機構資質的前提下,還是按照省金融管理部門的相關文件精神,對符合條件的機構給予了准入批准,併發放了“金融牌照”。

這些金融機構在運營過程中,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老百姓觀念保守,大多數人寧願把錢存到銀行去,只要幾釐的利息,也不願把錢投到這類機構去拿更高額的利息。因為:一是贛州的銀行大多數是國有銀行,錢存在銀行,老百姓認為安全、靠譜;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前些年在這方面受過非法集資騙的,或者看過別人上當的,肯定是心有餘悸,是不敢把錢投到國有銀行以外的民間金融機構去的。要改變這種現狀,這些金融機構首先必須建立完善的擔保、賠付機制,要讓群眾解除後顧之憂,這樣才能讓人放心,讓人敢投資;其次,要提升機構員工的業務技能、業務水平,激勵員工在不違法、不違規、遵守職業道德前提下,多想辦法,多接觸、瞭解客戶,多與客戶交流溝通、以增進雙方的瞭解,增進客群關係,最終水到渠成的達成雙方間的合作。三,要多渠道,實事求是地做好宣傳工作,讓客戶瞭解公司的實力、合法性;讓客戶瞭解公司的擔保、賠付機制;讓客戶瞭解公司產品的特色;這樣,才會有利於業務的拓展。

目前,在贛州,這一類型的金融機構,做得很成功的還是比較多的,如贛縣區的,章貢區的等等。





贛南資訊資深專家


這個問題其實如果放在十年、二十年前,可以吧贛州改成我國。08年之際,國內可能已經意識到了,單靠現行的國有銀行來調配資源無法真正滿足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國外學者的建議是國有銀行改革——以達到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當下盛行的國企改革正是在變革中求發展的舉措。縱觀歷史,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務農人員湧入城市,本來生產效率低下的農業勞動轉向了效率更高的工業生產(簡單點說,打工的工資比種地收入高)。對於地方金融市場的低效率運行,我不是特別瞭解,但是我認為群眾保守與金融市場無法落地實體沒有必要關係,對於一個經濟體來說,銀行對於市場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其他二級市場交易。要讓金融真正的助力實體經濟還是需要一個高效而自由的銀行體系,這方面政策也在積極的鼓勵民營企業、農商銀行的經營,最近一次定向降準也是瞄準了這些之前難以得到資助的民營企業,相信未來我國的中小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用戶496623095914983


群眾也會在銀行存錢,銀行也會把錢貸給實體企業,這就是參與了金融落實實體。

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不僅僅是做股票期貨。參與金融的方式與當地的經濟水平、群體性格等有關係。


繞標兩倍單票八成


金融市場落實集資嗎?


達芬奇揭秘


金融是高端服務業,小城市玩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