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安西四鎮只有兩萬駐軍,為何能牢牢控制遼闊的西域?

xiaodi1990


相比於漢代一兩千駐軍,唐朝在西域的兩萬多駐軍,已經算很多了。

唐代在西域維持兩萬大軍,主要是因為政治軍事較漢代複雜。唐代的西域有四大力量:大唐、吐蕃、大食、突厥,這四大勢力,都有很強的實力。不過,大唐帝國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在經略西域中,仍然採用漢代的“以夷制夷”的策略,在作戰中,以胡人騎兵為主要突擊力量。

比如說,張孝嵩平定拔汗那國之亂,主要憑恃的是一萬多名胡人。後來大唐在中亞用兵,拔汗那國感恩圖報,每每充當先鋒。再比如,突騎施可汗蘇祿起兵反唐時,安西副大都護湯嘉惠馬上調動葛邏祿部落的軍隊以及十姓可汗阿史那獻的軍隊,對蘇祿的突騎施大軍發動反擊。

可以說,大唐帝國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把以夷制夷的戰略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唐在西域的2萬多駐軍,人數雖然不多,但堪稱精銳中的精銳。這支軍隊最漂亮的一戰,就是高仙芝指揮的遠征小勃律。

遠征小勃律,是一場千里奔襲戰,雖然並不是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但仍是唐軍經典戰例。這一次成功的軍事冒險,確立了高仙芝作為大唐名將的地位。

這次戰役的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有潰敗的危險,高仙芝雷厲風行的決斷對戰役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突襲連雲堡是這一仗的核心,在與吐蕃兵力相當的情況下,高仙芝大膽使用陌刀隊作為奇兵,僅用半天的時間便奪下連雲堡,為突進小勃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深入敵境與複雜地形的雙重壓力下,高仙芝堅忍不拔的決心與意志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最後對小勃律國的打擊,唐軍的速度是致勝的關鍵,先於吐蕃一步破壞橋樑,切斷吐蕃援軍的前進道路,爭取到充足的時間。

不過,“以夷制夷”的策略雖然令大唐帝國以低成本獲取巨大收益,但畢竟這是一把雙刃劍。當夷人反叛時,就可以顛覆得到的成果。這個惡果,終於在怛邏斯之戰中暴露出來。在這場大唐與大食的會戰緊要關頭,曾經幫助大唐平突騎施之亂的葛邏祿部落突然倒戈,終於令高仙芝兵敗怛邏斯。因此,大唐對西域的控制,並非如題主所說的那樣牢不可破。


君山話史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安西都護府下轄2.4萬官兵沒錯,但這並非唐朝在西域的全部兵力,實際上前者所佔比例連50%都不到

史載,安西都護府有駐軍2.4萬人,北庭都護府有兵2萬人,此外還可調動部落僕從軍約1萬人。也就是說,鼎盛時期唐軍在西域駐有一支5萬餘人的強大常備武裝。如果再算上各附屬小國戰時提供的兵力、民夫,單靠2大都護府自己的力量迅速集結起10萬大軍也不算啥難題

此外,距離西域較近的隴右、朔方、河西等幾個大戰區必要時也可派兵馳援,史載僅這3個戰區就下轄重兵20餘萬(其中精銳騎兵超過5萬),在不影響本身防區安全的前提下抽調出數萬人馬趕赴西域還是綽綽有餘的。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為啥唐朝不在遼闊西域多駐紮些部隊呢?實際上,這恰恰是唐朝統治集團的精明之處——他們用這種梯次排布、前輕後重的方式部署邊境防衛力量,

不僅可以大大減輕後勤運輸壓力,還讓己方在軍力運用時更加靈活自如。

眾所周知,西域版圖雖然遼闊,但水文氣候、地理條件都無法承載大量人口繁衍生息——這從該地區居民點普遍逐水草而生、多袖珍城邦政權即可看出。因此,唐朝為了讓當地保持長治久安(唐朝駐軍後勤供應主要靠西域各國),也不可能採取涸澤而漁的方式。

可以說,這種特殊而脆弱的生態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唐朝和對手的用兵規模與強度。我們不能空泛地吹噓盛唐輝煌,而刻意忽略前者也是“構建於落後小農經濟基礎之上”這一實質問題。

換言之,唐朝之所以無法繼續向更遙遠的地方擴張,乃至後來兵敗怛羅斯,都與唐帝國農耕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發展達到極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一點我們不能苛責古人。

至於說唐朝西域駐軍裝備精良、兵強馬壯、英勇善戰倒是不假,但這裡面的真正原因卻應該感謝唐朝自貞觀之治以來所奉行的民族團結/融合政策,因為在4.4萬西域唐軍中漢人佔比最高時也不過40%,其餘都是來自突厥各部和各西域小國的官兵,而這才是盛唐最了不起的地方


網言軍事



首先,這兩萬多軍隊武裝到牙齒。不僅兵器,盔甲要比西域各國更結實好用,而且軍事思想優於西域各小國。相當於今天的美軍也只有幾萬人駐紮伊拉克等地,但是伊拉克軍隊要比美軍多十幾倍,為何不敢反抗是一樣道理。唐軍就相當於今天的美軍。

其次,有唐朝這個強大的後盾,根本就沒有西域小國敢於公開叫板唐朝。唐軍往往出征只需要幾千的唐軍就夠了,其他軍隊可以徵召西域小國參戰,就好像今天的美國有一群小弟一樣,美軍往往不需要出兵很多,主要是小弟出兵。比如有一個西域國家石國,公開投靠阿拉伯帝國,背叛唐朝。唐朝將領高仙芝率領兩萬軍隊討伐。這兩萬人只有五千人是唐朝本土漢軍,其他一萬五千人則是西域各小國的附屬國軍隊,石國很快被消滅。這個例子說明西域各小國不是唐朝對手,沒必要和唐朝為敵,唐朝由於國力強大,只需要很少的本土軍隊就能控制西域了。需要出征時,只要徵召各西域小國軍隊就可以了,沒必要派那麼多本土軍隊。

但是後期,隨著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衰落,唐朝逐漸失去對西域的控制,唐朝失去了往日的威望。西域各小國不再害怕唐朝。最終西域地區脫離唐朝控制。這說明,有一個強大的後盾很重要。國家強大誰都怕你,幾百人就可以掌控西域。比如漢朝傅介子一人就可以收一國,正是由於有漢朝這個強大後盾。國家弱小,你派幾萬人都沒用,別人都不怕你。


當時的西域,相當於日本的戰國。日本戰國,有兩萬人就已經算是大國了。在西域,由於人煙稀少,即使最強大的國家其兵力不過萬人,唐軍的2萬多人,已經在西域小國眼睛裡算是大國了。怎麼好造反?

其實,唐軍2萬人就能控制西域並不算啥。因為漢朝幾千人就能牢牢掌控西域,。主要原因還是國家的強大做後盾。當年傅介子一人深入西域,殺死樓蘭王,西域各國哪個敢動?主要是有漢朝的威望在那裡,正如傅介子說的,漢軍馬上就到達,誰敢動,動,國滅也。唐朝之所以一兩萬人就控制西域,主要是唐朝的強大,使得西域各國不敢輕舉妄動。高仙芝同大食交戰,手下唐軍本土士兵不過千人,其他全是西域各國軍隊,他們數量是唐軍幾倍也不敢造反啊,這是因為有國家的強大做後盾。唐朝中後期,唐朝逐漸衰落,西域各國紛紛脫離唐朝,唐朝即使想要派兵收回,也有心無力了。

所以說,唐朝之所以兩三萬人就可以牢牢掌控西域,主要是唐朝前期的強大做後盾。一旦失去帝國衰落,即使你派十幾萬人,也未必能控制住西域各國。


忘川星玉


唐朝出這點兵,基本上已經是中原王朝對西域控制的極限了。這些部隊基本上可以維持佔領軍的兵力需要,也不會超過當地承載的最大限度。

從歷史來看,從西漢第一次進入西域到後來的東漢和北魏、前秦,再到唐朝。中原王朝從未出兵超過2萬左右的數字。

西域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都不適合大量駐紮軍隊。軍事駐地除了一些控制交通線的堡壘要塞外,基本就是當地城市。加上原來的土著人口,對於當地承載能力是很大的考驗。

另一方面是這些駐軍定居當地的也是少數。也就說,他們的後代不太可能留在西域接替父親的空缺。朝廷必須從內地再調撥部隊,走環境並不算好的河西走廊去替換舊部隊。時間長了,也是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加上士兵的軍餉和日常開銷,都要中央直接調配分發。

所以,2萬人基本上是這種模式的極限。這種模式也一直到清軍重返西域後才被取代。


米南德王問道


西域地區,從漢代開始與中國建立聯繫之後,歷朝歷代都在加強對西域地區的掌控,到唐朝達到一個高潮。

唐朝在西域設置安西四鎮和安西都護府,掌握兵力兩萬五千名。這個設置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是因為西域當時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許多個小國家進行統治,安西都護府只要收拾那些不朝貢唐王朝的小國即可,這些小國囯小人少,兵力及裝備上更是難以與唐朝兵力對抗。

另外,唐王朝在安西養兵兩萬五,並不是非常依賴中央財政,純靠在西域地區的各項稅收就夠養活這些兵力了。

第三,唐朝在西域駐兵裝備個戰鬥力方面逗非常強大,他們一人數騎,配備僕從,上馬可以為騎兵,下馬布陣就是強力的步兵,只算正規部隊就有兩萬五,加上僕從軍就有十萬規模。他們裝備唐朝科技巔峰之做的陌刀,鋒利異常。


阿慶還是阿慶


大家好,我是吾必成,之前寫過一本書,名字叫做《唐朝西域戰爭史》,對大唐在西域的政治軍事統治有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前面的很多回答大都從西域僕從國、中亞昭武九姓等藩屬國的兵力出發,黨同伐異,以夷制夷,的確唐軍在西域,每次出兵大都讓僕從國出兵跟從。也有作者分析唐軍的武器、戰馬、建制、步騎協同、盔甲等等。唐軍武器戰術方面確實要遠遠優於西域諸國。


但軍事實力永遠不是長期統治最關鍵性的因素。強大的軍隊只能在初期對被統治地域保持強大的威懾力,隨著時間演化,往往統治不持久,蒙古便是明證。短時間內征服歐亞兩大洲,又在短時間內覆滅。

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鮮為人知的是,唐朝安西都護府對西域的統治非常嚴密且極具下沉性。安西都護府通過守捉和稅官兩層機構直接架空了天山南北各諸侯國王室。能夠直接對村一級進行徵稅徵糧。這是難以想象的,這種管理模式和內地八道基本沒有任何區別,除了沒有在西域直接設置州縣。



這種對西域基層的管理模式,能夠讓安西和北庭都護府的駐軍糧草充沛,沒有後顧之憂,無須從關內運糧,基本不需要長安的接濟,實現了經濟獨立。並且可以使用多餘的財富,來對西域諸國的政治進行操控,清除異己,擴大影響力。


此外,對西域強有力的統治,使西域政治和經商環境變好,中西亞商人可以往來互通,大唐和波斯粟特人之間貿易規模和種類能夠不斷擴大,西域各國也在商貿中獲利頗豐,底層人民也比較殷實,有吃有喝日子還不錯,所以反叛的念頭並不是很強,西域唐軍在這種情況下並不需要大規模駐軍。

西域唐軍通過軍政一體化,能夠在在中西方貿易中收取通行費和其他徵稅收入。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持和補充,即使戰敗,也很快能東山再起,這才是西域唐軍能夠在西域馳騁150年的根本原因。



根據俄羅斯聖彼得堡所藏和田漢文文書: 《某年五月簡王府長史王帖為欠稅錢事》記載,右件人各欠稅帖至, 仰已上至, 並同到, 遲科所由。五月用守捉印。專官起復簡王府長史王。這件文書 “用守捉印” ,說明是來自守捉使的文書。西域唐軍通過守捉使和鎮兩級建立了西域徵稅系統。


廣諫院


唐朝時在西域設置了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兩大機構,其軍事支點就是所謂安西四鎮,也即碎葉、龜茲、于闐和疏勒。

四軍鎮分守四方,互為犄角,守望互助。

首先來說,唐朝在西域的駐軍不止2萬,2萬指的是戰兵,即完全的作戰部隊。其實唐帝國在西域還有另外一支力量,即屯軍,大約5萬人,其主要任務是在轄地開展軍屯,以補充軍糧物資,屯軍不是作戰部隊,平時不作戰,不過在戰事緊急時刻也可以抽調丁壯補充入軍隊。

屯田制對西域駐軍來說極其重要,也是唐王朝能夠在西域保持2萬駐軍的必要條件。因為軍糧物資的轉運調撥非常困難,路途消耗巨大,據統計,從中原產糧區調撥軍糧到西域,刨掉路上的人畜消耗以及損耗外,十不存一。其高昂代價即使是唐朝之強盛也勉為其難。


屯田是後勤支撐之一,為避免軍糧轉運的虧空,唐王朝還在西域實行了“和糴法”,即軍隊僅攜帶短期軍糧以及大量金銀財帛,到達一地後即用財物在當地買糧。由於安西四鎮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因此絲綢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硬通貨,也是唐軍最喜歡攜帶的“貨幣”之一。

有這兩點支撐,唐帝國才勉強在四鎮保持了2萬戰兵,極盛時期也不超過24000人。但這兩萬多人配合以唐軍的精良裝備,在西域地區卻是最強的戰力。為西域地區以綠洲為中心心建國的諸王國所不能抵抗。

除非強有力的武力震懾,開明的統治政策以及外交策略也是安西軍能夠鎮得住西域局面的重要原因。

唐帝國在西域實施由都護府主導的羈縻制,往往只指派或冊封最高官員,而各屬國基本都是自治,僅要求服從中央政權管轄並維持現存秩序,或者在中央有需求時徵派軍隊跟隨作戰。在武力威懾下,這是一種相當寬鬆的治理方式,因此當地各屬國從根本上並沒有反對唐王朝統治的動機,除非有其餘大勢力的干預,如突厥。而突厥的介入自有安西軍甚至中央政權來介入。

唐王朝在西域的外交策略基本可總結為抑強扶弱,賞善伐惡八個字。簡單說就是有崛起苗頭的,予以打擊,並扶持相對較弱的予以牽制;對唐朝友善的加以冊封以及物資賞賜,分社唐朝的,堅決鎮壓。


海子蔚藍


1、唐軍在安西四鎮的兵力雖然只有兩萬餘人,但卻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裝備精良、身經百戰。還有,別以為兩萬駐軍很少,名將蘇定方曾以一萬唐軍擊敗西突厥十萬騎兵。

2、西域多是些小國家,實力有限,根本不敢跟大唐叫板。況且還有唐朝兩萬駐軍在,各國還不望風歸降。

3、還有就是唐朝的邊境政策,採取武力和安撫並用的方式,武力震懾下,對各國施以恩惠。唐朝不僅為西域帶來了穩定,還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促進了西域經濟和文化的繁榮。有個有錢有勢還講義氣的大哥罩著,西域各國何樂而不為?


迷離的眼神382


兩萬守軍不少了,在漢朝的時候幾千漢軍就能讓西域各國服服帖帖的!

大唐的兩萬軍隊能夠控制安西四鎮的原因如下:

得民心者得安西

安西四鎮下轄無數方國部落。這些部落在唐軍進駐前由於誰都不服誰,常年互相攻打。唐軍來後負責管理轄區內的部落方國,調解他們之間的衝突,讓西域地區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各國百姓早已經厭倦了無休止的仇殺,所以對唐朝的統治大力支持。可見,唐朝在安息有民意基礎!

安西人口少

這裡環境乾旱少雨,土地所能承載的人口不多,比如其中的大國龜茲,在西漢時人口只有8萬多,到唐朝由於入地沙漠化,人口就更少了。所以,雖然安西四鎮管理的地區廣大,人口卻不多,2萬安西軍足以對當地有效控制。唯一的困難的就是機動性問題,所以安西軍即便步兵也騎馬行軍,以便能夠做到快速部署!

安西軍戰鬥力強

確切地說是當時唐軍戰鬥力強,自從唐朝建立後,漢軍戰鬥力出現了直線上升,唐太宗曾經這樣評價唐軍: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

按這個比例,兩萬安西軍可以輕鬆擊敗十萬胡兵!所以,安西軍不僅可以控制安西四鎮,還有能力對外發動戰爭,著名的怛羅斯之戰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強大的祖國

2萬安西軍背後是數十萬同樣強悍的唐軍主力和數千萬大唐百姓!即便有外敵僥倖擊敗安西軍,也難以應對大唐隨後的反擊。比如公元686年,在吐蕃軍隊進攻下,武則天被迫放棄四鎮。6年後唐軍在王孝傑的帶領下擊敗吐蕃收復了四鎮。


歷史風暴



唐朝是以三州、安西四鎮為兩大軍事區域來統治遼闊的西域之地,之後陸續出現的金山都護府、北庭都護府也是唐朝調整統治西域格局的一部分,所以說安西四鎮並非是孤軍奮戰,並非只有紙面上的兩萬多駐軍。

三州是唐庭開拓西域時設立的正州,與內地制度差不多,又有些不同,屬於“軍政體制”。更具防禦力。

唐庭通過寡兵與徒罪方式來加強伊、西、庭三州的防禦。具體是徙遷有死罪和流徒之人及其招募戍守士兵。

三州的防禦力量有餘,還有一定的機動的兵力,除府兵衛土以外,還有白丁可以被大量徵發。而這些兵力長期被安西四鎮所調遣,尤其是安西四鎮與吐番進行爭奪戰之時,三州中的西州就為其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持。

安西四鎮是一種特殊的“胡漢結合軍政體制”。主要是以原來西域地方的首領或國王為都督或刺史的羈糜府州結合鎮守軍的體制,也就是說充分拉攏了當地土著,使之成為唐庭體制之內,屬於利益共同體,在同一個戰車上。

胡漢體制的最大問題在於民族矛盾,而唐庭不止是給予當地土著高官厚祿,還很好了處理了當地關係,如唐太宗年間的郭孝恪就任安西都護後,對於當地居民、鎮兵、流人等各方複雜勢力進行了“推誠撫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化統治了當地。


唐庭統治西域的難題不在於西域之遼闊,亦不在於西域小國林立般的勢力,而是初期的東、西突厥,之後新興的吐番,尤其是與吐番拉開了多年的拉鋸戰。還有先後崛起的突騎施、回鵲等勢力。

安西四鎮加上三州軍力還有後來的金山都護府及其北庭都護府,最起碼也有五六萬的軍力,而且戰爭潛力巨大,當地人民還有土著都擁有很強的戰鬥力,光是補充兵源來說就很恐怖了。

即使如此,安西四鎮對於強國吐番也是勉強對抗,首先就地緣來看,唐庭離西域太遠了,在古代落後的交通條件之下,這種距離是要命的,光是後勤就是天大的難題,這也是唐庭沒有在西域大規模駐兵的原因。而吐番距離西域近多了,而且只要佔領或侵襲河西走廊,就可以切斷唐庭與西域之聯繫。

為了面對吐番壓力,唐庭有時候不得不用圍魏救趙之計。如鹹享元年唐朝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領兵五萬出擊吐番邏娑,是年七月,邏娑道行軍到達大非川,薛仁貴與吐蕃國相論欽陵所率四十餘萬(應該是調動了吐蕃在西域的全部部隊)吐蕃兵決戰,結果唐軍大敗。大非川戰敗雖然標誌著唐朝幫助吐谷渾復國失敗。但另一方面,唐軍迫使吐蕃將軍事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大非川之戰中,使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吐番都沒有對安西四鎮採取軍事行動。


再說說根本原因,盛唐之民族融合與安史之亂

歷代大一統王朝中,很多人對於清朝鞏固邊疆還有對於少數民族處理上面是稱讚不絕。

其實盛唐對於民族融合更是高手,清朝皇帝是兼任蒙古一個民族之大汗,而唐太宗被多個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清朝雖然提倡滿漢一家,但說到底,對於漢人還是提防有加,漢人一直被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清廷式微漢人才徹底得到重用。而仔細看看盛唐時期的大將,少數民族將領比比皆是,唐庭是用之無比放心,

唐庭對於少數民族的民族融合政策,終於在唐玄宗時期翻車了,唐玄宗時期過度重用少數民族將領,並且分權於節度使,使胡人安祿山野心爆漲,最終發起了安史之亂,使盛唐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不只是打亂漢唐以來崇文尚武的開拓路線,使一度擴張到中亞的進程被打斷。還破壞了民族融合,真是一場翻車極為嚴重的慘劇。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衰落,安西四鎮與唐庭聯繫中斷,孤軍奮戰多年,唐後期徹底淪陷,成為了一個遺憾的輝煌故事。

參考資料: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看唐高宗鹹享年間的西域政局、新唐書、舊唐書、安西與北庭、冊府元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