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是有人說“百年海軍”?那該怎麼解釋二戰前日本在很短時間內就建立了強大的海軍呢?

ThornHeart139483765


所說的百年海軍其實主要是指國力的財政實力底蘊,當面對戰爭時有著強有力的國力支撐,能在持久對抗中屹立不倒。而海軍裝備則是國家科技的最高體現,而軍工科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也就是說發展海軍先要有錢才能發展科技。而當時日本是怎樣獲得錢的呢?



經過甲午一役,日本從大清獲得了鉅額的戰爭賠款,除了填補戰爭期間的財政空缺以後剩下的資金仍然相當於兩日本政府兩年的財政收入,而這些資金全部投入到軍備發展當中,不然從1895年到1904年,這9年時間裡日本海軍的實力也不可能快速提升,沒錯,它就是通過向英國購買裝備的來增加自己的實力。而當日俄戰爭日本戰勝俄國之後也想讓坑俄國,但是俄國拒絕賠款,直接導致日本在未來幾年內嚴重的財政危機。


而日本幾乎是集全國之力大力發展海軍,你看看海軍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陸軍也能造出最世界上最差的坦克。而且日本的國民生活水平並沒有太大的提高。日本陸軍入侵東三省就是日本窮兵黷武,以戰養兵的最好體現。所以用別人的錢來發展海軍也只能逞一時之威,當太平洋戰爭日本經過兩年的消耗,國家實力底子薄的弱點就顯現出來。國家財政根本支持不了長時間的大規模戰爭。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百年海軍”只是來形容海軍建設不易,而且一些老牌強國的海軍建設從起步到強大一般都用了百年以上,這只是一個形容比喻而已,並不代表就要用100年,也不代表100年就一定能建設一直強大的海軍出來!

而且中國古文中都喜歡用一些誇大的形容詞,你要不去考證一下?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要不要去用尺子去測量一下瀑布有沒有三千尺高。還有古人打仗動不動就是“我有百萬雄獅”,這都是嚇人的,搞不好加上老百姓都沒有一百萬。還有氣吞山河、山窮水盡、人山人海、驚天動地要不要去考證一下?


要說日本海軍發展強大其實真的非常快了,但是真正的強大應該說是在二戰前才能算,之前雖然在日俄戰爭中將俄羅斯強大的艦隊擊敗,那其實是英法在幫忙,俄羅斯一路風塵撲撲的敢過來,中間英法港口不讓他補給,影響了戰鬥力,而且剛到還沒有來得及修整就和日本艦隊撞上了,結果最後被打的投降。日本艦隊的出現更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是到了二戰時日本艦隊那是真的強大了,可以和英美法任何一個國家的軍艦扳手腕了,但是這時候的日本艦隊其實也已經發展了73年時間了,日本從1968年明治維新開始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和美、英艦隊碰撞,雖然最後敗了,但是確實一支無比強大的海軍力量,時間也不短了!


狼煙火燎


時間不短了

日本開始重視海軍差不多是1891年,我為什麼說日本是1891年重視海軍呢?那是因為雖然之前已經由美國用鐵甲艦打開了日本的大門,那時候日本已經開始認識到要學習西方,所以之後排人去西方學習當然也包括了海軍的學習。

但是這時候的日本還沒有下決心大力發展海軍,正真讓日本重視起來的時候是北洋艦隊訪問日本。那個時候北洋艦隊兩艘7000噸級鐵甲艦讓日本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威脅,因為西方各國離日本很遠而清朝卻離的更近,所以說日本發展海軍歷史不算特別短。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通過海陸聯合作戰將北洋艦隊消滅在劉公島基地,之後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了2億兩白銀的賠款,這使得日本突然之間有了錢所以日本海軍進入快車道,之後又在對馬海戰中消滅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這時候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不容小看了,後來英國人改裝了第一艘航母而日本直接按航母標準制造世界上第一艘航母,搶在英國人之前下水。因為那個時候海軍技術水平要求不是很高,英國就是拿商船改的航母那時候日本本身學習西方就具有了軍艦的製造能力,前期日本也是靠買後來獲得清朝賠款之後開始轉入自制。



日本可以說是靠海軍發家然後轉變成了一個工業化國家,所以當抗日戰爭的時候日本的戰列艦就是日本完成工業化的一個標誌性產品,軍艦本身就是工業品。工業化完成之後的日本軍艦當然是越造越大,後面還搞出了大和級這種7萬噸戰列艦。

所謂的百年海軍是指戰略思想而不是你想的裝備,而你後面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日本思想還沒解決,在二戰後期航母盛行的年代化大力氣搞什麼武藏號大和號,結果被航母輕鬆擊沉。在一個海戰思想轉型的年代日本海軍還在守舊,還在迷信大艦巨炮所以哪有不敗之理。


李曉偉


百年海軍其實是針對古時候中國沿海城市的水師而言的。古代海軍水師為打造自己的海軍,需要不斷的建造船隻,而古時候造船的條件是非常極限的。建造一艘大型的木船時間非常漫長,快的需要一兩年。慢的側需要四五年或更久。想建成一支成體系的海軍部隊,則需要更長的時間。“百年海軍”這句話其實是說明了古代的海軍建設非常緩慢。

日本的工業化比中國要早,加之日本本身是屬於島國國家,其生存環境很大一部份依靠大海資源,所以般只成了他必備的生存工具,加之長久的經驗積累,有非常好的造船基礎。

日本的海軍基礎比較好,加上經濟發展的快,所以日本在短期內建造一支海上艦隊是非常現實的。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當年日本飽受海盜的騷擾,其政府為了應對海盜而組建了打擊海盜的專門海上部隊。經過打擊海盜而形成了海戰的有生力量,這就是日本海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戰鬥力的原型。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持不同觀點的網友評論區留言





菜強博士


百年海軍不是指艦船和裝備建造,而是指海洋觀念的建立,海上戰略的形成,海戰理論的發展,海軍裝備體系的完備,海軍戰術思想和訓練體系的成熟,總之是思想與體制建立和完善需要百年才能完成。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在這方面擁有先天優勢,所以擁有最強大海軍,而德國法國同為工業和科技發達國家,海軍建設始終不如英國,就是因為制度和理念的差距,導致其對海軍建設和海戰本質的認識不如英國。十八世紀法國造船和炮術優於英國,卻在海戰中強調“下風戰術”,把海戰建立在打不贏就跑到基礎上,而英國海軍強調“上風戰術”,強調在一望無際,沒有地形可以利用掩護的環境下,擊敗敵人是獲勝的唯一途徑,在此思想下發展出了線列戰術,引導了海軍作戰潮流。英國海軍以海上控制為目的,因此強調進攻,而德國海軍看重艦船防護,以保船為目的,結果在日德蘭海戰中雖然戰損小於英國,卻在戰略上遭到英國海軍封鎖,最後導致失敗。日本也是一個島國,在海洋觀念上與英國有先天認同感,所以他們很快就全盤學習接受了英國海軍建設的一整套思想,海軍就迅速發展起來了。


燒死的火


百年海軍的說法固然沒錯,但這並不代表後發追趕者沒有辦法去獲得捷徑。二戰前的日本海軍發展歷史,就是得益於技術發展背景和正確的外交手腕。所以,才讓日本海軍在100年內成為了世界前三的海軍力量。即便是在二戰後,這個歷程還在發揮作用。

很多人都將日本近代海軍發展,定義為彎道超車的典範。

即便是最後輸給了美國,也不是海軍本身要負擔主要責任的。僅以截止1942年年初的90年時間來看,日本海軍的發展是非常成功的。但這恰恰不是日本人追求什麼彎道超車的結果,而是他們非常明智的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大潮主流。


早在德川幕府執行鎖國政策的時代,日本就一直有部分知識精英們通過與荷蘭人的交流,獲得了被稱為“蘭學”的近代西方科學技術成果。在清朝打輸了鴉片戰爭之後,幕府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海防力量羸弱。在效率不高的情況下,通過與荷蘭的合作獲得了一些近代的海防與海軍技術。甚至在美國海船抵達日本的第二年,就造出了首艘19世紀早期標準的風帆戰艦。

幕府徹底倒臺之前,他們已經通過荷蘭引進了大批近代海軍設備與教材。幕府晚期的海軍,已經裝備了速射炮與蒸汽動力,在規模上也遠超同時代的東亞列國海軍。加上地方上還有比較重視海軍的薩摩藩,也自己搞了一套比較獨立的海軍體系。在明治維新到來前,日本已經完成了海軍近代化的學前班準備。

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則以原來的薩摩海軍人才為班底,組建大體上效仿英國皇家海軍的近代軍事力量。

但因為當時英日之間的關係比較一般,英國也沒有任何扶持日本海軍的意思。所以早期進行近代化的日本人,就只能依靠有限的財政去購買來自不同國家的軍艦。與英國有競爭關係的法國人,就是日本早期海軍的影響人之一。

雖然初期的起點不高,但是日本海軍卻生活在一個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很多海軍技術在10年內就面臨新技術的替代,軍艦服役8年左右就開始落伍,超過10年則根本面臨淘汰。所以,日本海軍在前期的規模不足,並不影響他們在下一次技術更新換代時再加速跟上。但英國開始在19世紀的80年代慢慢轉向日本,日本也非常果斷的在外交上與之靠攏。隨即,不斷躺在皇家海軍與英國銀行業的大樹下乘涼。


短短10年內,日本海軍就從一支初步近代化的小規模海軍,發展為遠東地區的重要力量。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現代化的成果接受了考驗。而漏洞百出的清朝,也隨著北洋水師的覆滅而被英國放棄。此後,日本海軍在技術上也全面倒向了英國,並在英日同盟簽署的前後,淘汰了大部分非英制的軍艦。

在決定性的日俄戰爭中,使用大量英國軍艦的日本帝國海軍,第一次代表東亞勢力擊敗了代表歐美勢力的俄羅斯海軍。日本也正式被認可為世界主要海軍強國之一。加上1900年參加了庚子-義和團戰爭,使得其成功加入了國際外交俱樂部。這都是日本海軍迅速發達起來的原因。


很快,外交正確與技術進步又一次幫助了日本。在一戰前的10年裡,他們開始通過引進英國技術來自制新的無畏戰列艦。在一戰開始後,又迅速引進了當時才出現不久的水上飛機。在1914年的青島戰役中,這些新裝備成為了日本海軍封鎖青島及周邊水域的主力軍。他們飛機還通過水上飛機母艦抵達戰場,並與德軍偵察機發生了遠東歷史上的首次空戰。

在德國海軍依然有艦隊和劫掠船肆虐的時候,日本海軍也組織艦隊加入了協約國的巡邏隊伍。數支編隊在東海、西太平洋甚至印度洋地區巡弋,維護國際海運秩序的安全。這又是一次成功利用國際局勢和技術發展背景,壯大海軍的教科書級操作。


到一戰結束,航母的時代已經呼之欲出。

日本也緊跟英國人的腳步,發展自己的專用航空母艦。由於竣工時間更早,便將翔鶴號變成了世界上首艘服役的專業航母。

然而,隨著英日同盟的解散和1929年的全球經濟蕭條,日本在外交上出現重大的策略性失誤。這方面的原因和背景還有很多,這裡就不方便逐個展開。但日本海軍也從此失去了過去賴以跟上世界先進步伐的順流。雖然靠著吃技術老本和財政的不合理支持,日本海軍在二戰開始前還有過不少進步。但這些成果大都不是本質性的提升,不具備決定性意義。


最終,舊日本帝國海軍在1942年的年初成為了短暫的世界第一。然而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他們就開始遭遇一系列挫敗。

二戰結束後,日本的海上力量又重回了明治維新時代的老路。雖然與美國合作在一開始具有半逼迫性質,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日本再次處於政治正確的一方,背靠整個國家外交聯盟。同時,享受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技術支持。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進步,都是日本加入美國主導體系的豐厚報酬。


以上這些,就是日本海軍在百年裡就迅速躥起的原因。


米南德王問道


不是百年海軍,而是英國海軍某位將領曾經說過,沒有十年培養不出真正的海軍。這個海軍指的是海軍人員,適應海上生活的海軍軍官和士兵。海軍不是有軍艦就成軍的,適應海上生活和戰鬥的人員才是最寶貴的。就像我們國家近年來軍艦下餃子,但是在海軍官兵素質上,這個是沒法下餃子的。海軍應該比陸軍成員更加穩定,因為專業和職業特點。


燒鍋爐的魚43426494


當時日本國內進行了改革,由於受到的阻力小,逐漸向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邁進,軍事也逐步壯大起來;另一方面,中國國內也進行了改革,但是頑固派勢力強大,且改革的內容損害到地主和官僚主義的利益,所以改革最終失敗,另外晚清政府腐敗不堪,動不動求和,導致軍心混散,武器與艦艇等陸海力量雖多卻不精進,所以甲午中日之戰以中國戰敗告終。


!!!!


我想這裡的“百年”應該是形容詞吧!就是代表很長時間的意思。

再說舊日本海軍,自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舉全國之力發展海軍,不斷的派遣人才去英國等海軍強國學習取經,不停的從那些海軍強國手裡購買新式軍艦,後來直接在國內設立海軍兵學校。

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一舉擊敗了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中國北洋水師。十年後的日俄戰爭中他們又在對馬海戰中全殲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一戰時期還和德國海軍的部分軍艦交過手,實戰經驗非常的豐富。


軍令小助理


百年海軍我個人理解的含義是,海軍的戰鬥力和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買幾艘先進的軍艦就可以的。北洋水師就是典型的代表通過購買軍艦成為當時較為先進的海軍,但是後期艦船維護艦炮升級統統不做,導致了甲午海戰的失敗。所以海軍的建設和陸軍空軍是完全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