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才是真愛


分餐,才是真愛

隨著疫情趨穩,越來越多企業復工,職工食堂推行分餐制了,便於同事之間彼此保護。不少家庭,尤其是有異鄉回來需要居家隔離的,也意識到分餐能保護家人。新華廣播就分餐制,採訪了相關領域的醫生和專家。

“夫妻之間用分餐嗎?” 北京腫瘤醫院胃腸科主任張霽回答:“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就不用。而疫情期間,夫妻一方需居家隔離的,儘量做到14天內不見面,自然需要夫妻分餐。”。其實,我國幽門螺桿菌的平均感染率超過50%,成年人感染比例更高,也就是說,大多數家庭,在非疫情期間,也是需要夫妻分餐的。分餐,是一種保護,是一種愛。

成年人不和兒童共餐,不要口對口餵飯,才是對自家孩子的真愛。

疫情結束後,分餐也不會分割愛,依然是對家人和朋友健康的保護,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更大的愛。

記者問:“分餐時,碗筷用一對一固定嗎?”石家莊市欒城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裴喜娥和張霽主任的回答均為兩個字“是的!”

至於“如何給對方夾菜?”的問題,裴醫生用了3個字“用公筷”。

其實,“用公筷”夾菜,才能避免帶給對方病毒的嫌疑,才是更純粹的愛,更真實的愛。

“不分餐,可能導致什麼疾病?”,裴醫生答道:“胃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導致胃癌”。

張霽醫生補充,“共餐,不是乙肝主要傳播途徑,但是,乙肝還是有可能通過共餐傳染的,只是感染機率比幽門螺桿菌感染低很多。”

幽門螺桿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胃癌的第一類致癌物。而且,它還可能造成頑固性口腔異味、齲齒等。《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告訴我們,有些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等也與幽門螺桿菌有關。

分餐,包括“用公筷”夾菜,則能避免親朋好友之間交叉感染幽門螺桿菌和乙肝等病毒。

西餐的特點就是分開了吃,比如牛排,比如披薩,自然就是分餐制。東方菜多為炒菜,現代中國人喜歡趁熱吃,一家人在一個盤子裡夾菜吃。這是中國胃癌比西方人高的原因之一。

其實,古代中國人就是分餐進食,一般席地而坐,面前擺著一張低矮的小食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認為,“(中國)周、秦、漢、晉時代,筵宴上之所以實行分餐制,應用小食案進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其中,南北朝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清晰的展示了主客分餐制。

我國要甩掉“肝病大國”“胃病大國”的帽子,恢復分餐制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是重要途徑。

中國農大精細農業教授李民贊接受採訪時說:“我們要逐漸形成配公筷、公勺的習慣,筷子和勺子配套更好。在家裡也提倡每個菜配一個公共勺子。”

中國飯店協會日前已經發布倡議,引導餐飲企業開展公勺公筷雙筷健康行動,做健康飲食習慣的倡行者。

李民贊教授告訴記者:“建議制定一個條例,餐館必須配公用筷子和勺子,作為強制條例。”

餐館如果都配公筷、公勺。公筷、公勺與普通筷子、勺子在大小和形狀上做出區分,就可以避免搞混。而服務員的提醒,也便於大家形成習慣。

我們的鄰居日本,家庭分餐制已相當普及。他們甚至還有“夫婦筷”“夫婦碗”“夫婦杯”,往往是一大一小。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

疫情給了我們在家裡養成分餐習慣的機會。我們在家養成的習慣,更容易在聚餐的時候延續,把這種體現真愛的分餐方式傳遞給朋友和同事。

今天,國人在餐館打包剩飯、剩菜的習慣已基本養成,這與餐館普遍配備打包器具有關。國人公交車站排隊的習慣也正在養成,這與不少公交站的地上有醒目的標誌,確定車頭位置和排隊起始點有關。

只要從家庭,到餐館,再到我們的意識,都把分餐,當成真愛。分餐的習慣,就會重新回到中華文化中來。

讓我們更愛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愛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愛,從分餐加強。


錄音/製作:李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