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由參保的人不能免社保?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意想不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很多中小企業無法正常開復工,生產經營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

為了降低企業負擔,國家及時出臺政策,對中小企業減免一定時段的社保費,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此次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針對的是參保單位,除了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能享受到政策之外,其他以個人身份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均不在減免範圍內,這是為什麼呢?

參保性質不同

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共同承擔。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企業繳納的社保費才是大頭,約佔總社保費用的70%,員工每個月從工資里扣掉的社保費只佔30%,所以社保減免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壓力。

而以個人身份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就不同了,他們可以選擇參加社保,也可以不參加,是自願的

如果享受同樣的減免政策,對於一些選擇沒有參加社保的個人或者參加居民社保的群體,也是一種不公平。

為什麼自由參保的人不能免社保?

靈活就業人員有其他減免政策

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也推出了不同的社保優惠、社保補貼以及其他扶持政策,上班職工無法享受到。

例如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群體設立的“4050”、“4555”、“4959”政策,相關參保人員可以按月、按季度或者按年得到相應的補貼待遇,社保補貼金額最高能達到70%以上。

再者,很多地方都有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對象其中就有個體工商戶,只要符合申請條件,就能拿到相應的補貼金額,例如青島市補貼標準為1萬元、濟南市補貼標準為5000元、濱州市補貼標準為2000元等。

如果再對靈活就業人員實施社會保險費減免,也會造成一定的待遇重複享受,這肯定不合適的。

為什麼自由參保的人不能免社保?

宏觀因素

疫情防控是前階段最主要的工作,但是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樣更為重要。

減免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小企業應對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經營,中小企業發展了,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所以,今年的社會保險費階段性減免,確實沒有個人參保群體,但是並不是由於企業規模大國家重視企業導致,而是由於法理上和各種其他待遇上有渠道的不同,才導致靈活就業人員群體不能夠重複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

為什麼自由參保的人不能免社保?

寫在最後

雖然靈活就業人員並沒有類似中小微企業的那種減免政策,但是在疫情期間可以申請延期繳納,未能及時參保繳費的,允許在疫情結束之後進行補繳,需要在疫情結束之後的3個月內完成,不會影響參保人相關的社保權益。

如果靈活就業人員近期經濟壓力較大,可以降低繳費檔次,這樣既保證了社保不斷繳,又享受到了對應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