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文化簡史

秘魯可稱為南美洲文明的心臟,是一個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家,是古代美洲大陸三大印第安文明中心之一。一般來說,秘魯的歷史可以從公元11世紀開始溯源。當時不可阻擋的印加人(印第安人的一支)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了這一帶海岸,征服了強大的奇穆王國。但實際上,大約公元前4000年的時候,秘魯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類文明的曙光出現了。公元前1500到公元前400年的查文人和公元前200年到公元700年莫奇卡人在農業、工程和建築上都做出了傑出的成就,他們留下的遺蹟至今令人驚歎。

秘魯文化簡史

莫奇卡文化

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便在安第斯高原地區建立了疆域遼闊、獨具文化特色的“印加帝國”,定都庫斯科,形成古老而燦爛的“印加文化”,使秘魯古代文明達到頂峰。印加文化豐富多采,聞名世界,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它的發展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早在公元前2000年秘魯開始種植馬鈴薯,而培植玉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與此同時,信仰太陽神的古印第安人,不僅能用青銅鑄造器皿和刀、鐮、斧等勞動工具,其冶煉鑄造技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古代秘魯有發達的農業和紡織業。印加帝國時期修建的雄偉殿堂廟宇,細密的灌溉系統,綿延的古代驛道表明印加人所擁有的建築、機械、數學和天文知識已經達到高度文明的水平。

秘魯文化簡史

砌石技術

古代秘魯文學代表作是印加人民間流傳的長詩《奧揚泰》。它記敘了古代印加王帕查庫蒂時期民族英雄奧揚泰反抗專橫強暴和追求純真愛情的故事。長詩於15世紀被改編成戲劇,廣為流傳。後於1770-1780年間被一傳教士用拉丁文記載下來。 在庫斯克建立基業之後,印加皇帝圖帕克·尤龐基開始了他的大規模擴張。這一系列軍事行動的規模與成就可與“亞歷山大征服”媲美。印加帝國從不到二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一舉囊括了從哥倫比亞的帕斯托到阿根廷的圖庫曼以及智利的毛雷河的遼闊疆土。印加帝國雄霸一時,創立了輝煌燦爛的文明,至今令人浮想聯翩。

秘魯文化簡史

馬丘比丘遺址

然而,華伊納·卡帕克皇帝的兩個兒子瓦斯克和阿塔瓦爾帕為爭奪皇位發動內戰,帝國由此衰敗。1532年,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在秘魯北部卡哈馬爾加與印加人首次相遇。利用令土著人震驚的火槍、馬匹和詭計,率領僅僅數百人的冒險家皮薩羅戰勝了人數上佔有壓倒優勢的印加人。他誘捕了阿塔瓦爾帕,索要了大量贖金後將其殺害。“太陽之子”的帝國時代至此終結。皮薩羅佔領庫斯克後,成功地鎮壓了當地人的反抗,並在海岸建立了自己的首都——“國王之城”利馬。

秘魯文化簡史

現代的利馬

秘魯在南美洲的重要性在印加帝國覆滅後有增無減。她是西班牙最富庶的殖民地,利馬也成為所有西屬美洲殖民地的行政中心。她的富庶給當時的人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於西班牙語裡驚歎一件物品價值連城時都說“它值整個一個秘魯!” 然而,秘魯的富庶給這裡原先的主人印第安人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痛苦。他們的文化遭到了洗劫式的破壞,人口因歐洲人帶來的疾病以及被迫進行的繁重體力勞動而急劇減少。但是同時,西班牙人也帶來了地中海的政治、宗教、社會組織、藝術、工農業等文明成就,兩種文化以一種並不平等的方式融合到了一起。

秘魯文化簡史

標誌著殖民統治的大教堂

西班牙美洲完全因襲本土的封建制度。西班牙國王是最高統治者,總督是他在殖民地的代表。漸漸地,在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克里奧爾人)佔據了殖民地政府的主要部門。 這樣的體制持續了將近300年,直到十九世紀初,拉美人民的獨立怒火才將它推翻。兩位傑出的自由戰士解放者何塞·聖馬丁和西蒙·玻利瓦爾都在秘魯這片土地上浴血奮戰。

秘魯文化簡史

何塞·聖馬丁

1821年聖馬丁奇襲利馬,7月28日秘魯宣佈獨立。這一天也成為秘魯國慶日。1824年,在獨立戰爭最著名的阿亞庫喬大捷中,人民軍隊活捉了西班牙秘魯總督,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最終結束了西班牙殖民統治。

秘魯文化簡史

西蒙·玻利瓦爾

共和國成立後,總統和議會都由民選產生。秘魯曾一度於1835年與玻利維亞合併,1839年聯邦解體。1879年秘魯-玻利維亞聯軍與智利進行了“太平洋戰爭”,戰敗後不得不將最大的硝石礦區塔拉帕卡割讓給智利。 今天的秘魯文化是古代印加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成為世界多元文化大家庭當中獨具異彩的一員。

秘魯文化簡史

位於南半球狹長海岸的秘魯

文字內容選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大使館刊欄

僅供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