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雪芹先生用了二个神话故事,带我们走进了这多彩的红楼世界。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故事之一: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己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这时走来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坐在大石头上,大谈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云山雾罩,海阔天空的一顿神侃,便使这块成了精的石头,动了凡心,央求二仙,带它去人间走上一遭。

于是二仙大展幻术,念咒书符,

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

两位仙士还再美玉上刻了”通灵宝玉”等字。

于是携着这块美玉投胎于红尘之间。

这便是雪芹先生的第一个神话故事。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又是雪芹先生在甄士隐的梦境中讲述第二段神话故事。

士隐于书房闲坐,不觉朦胧睡去。忽见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从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換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雪芹先生讲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世,一段未了情。

借着士隐的梦境把它展于各位读者。

于是,绛珠仙女就在负责管理幻缘的警幻仙姑处挂了号,下凡偿还灌溉之情。

意欲: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由此,又勾出来一段段风流情怨,同时也奉献给读者一篇篇绝句佳篇来。

下面我们就从本套书中男主人公贾宝玉说起。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欲说本套书中的男主人公,还是要全凭冷子兴和贾雨村的闲谈牵引出来。

借古董行的买卖人冷子兴之口,演说了宁荣二府的家境。

重点介绍荣国府贾家二老爷贾政的自然情况,和二儿子衔玉而生新奇趣事和名字的由来。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喚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

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这就是本书第一次提到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名字。

那么本书的主人公的长像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我们可以从书中第三回,从林黛玉的眼中看贾宝玉是什么样子。

己进来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束着五彩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画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成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贾宝玉的第一次出场,相当帅气,宝玉的气质非凡,看上去是聪明灵秀,外表纯洁的人,用现代的话说绝对是个英俊少年。

男主人公宝玉的名字来历和长像我们都略有所知。

下面就通过巜红楼梦》这部作品的某些情节,展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首先,亶性温柔,有爱心,多与女孩儿厮混,有脂粉气。


宝玉衘玉而生,一家人尤其是贾母认为不同凡响,把他捧上了天。

一岁时宝玉抓周,却抓些胭脂之类,气得贾政,说其是酒色之徒,不喜欢儿子。

而大家族的贾母却无比庞爱他。

但是,贾母也曾对王夫人说:”别的淘气而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

我为此也耽心每每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大了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

細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贾母说的不无道理,宝玉和女儿们一起玩闹,根本不是男女之事,和袭人除外,他和很多丫头们都是清白的。

只有对林黛玉的爱是真心的,一心一意的。

对年轻女孩儿和善,沒有封建尊卑贵贱,怡红院的丫头们在宝玉面前都很随便。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如晴雯撕扇子,用兴儿的话说,高兴时一点性子没有,没上没下,有时还向我们赔不是,从来不拿丫环,侍女当下等人看。

他觉得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还跟春燕讲,到时侯把丫环都放出去。春燕高兴得不得了。

还有宝玉对女孩儿的尊重。声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女子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帮助姑娘们调胭脂,并吃她们嘴巴上的,脸上也因而留下过印痕。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其次,宝玉的叛逆精神,讨厌科举制度,不爱仕途道路。

《红楼梦》中贾家寄希望宝玉光宗耀祖,仕途上高举高中。他却不思进取,与封建传统教育背相而行。

湘云劝他,他不留情面,”姑娘请到别的姐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宝钗劝他读书,他毫不客气斥责,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当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不学八股不等于宝玉不爱读书,用宝钗的话,宝玉是喜欢读”旁学杂收”。

如《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小说。

再次,也就是巜红楼梦》最主要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开。

放在最后阐述也就是为了压轴。

封建社会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宝玉偏偏要”木石姻缘”对封建传统的婚姻制度的背叛。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这大观园里的故事


《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先是青梅竹马,玩闹后又争争吵吵,后就是志趣,思想的共同基础之上,而相亲相爱。

但是林妹妹也是因爱生嫉,宝玉和宝钗之间稍有接近,林妹妹就耍小性子,醋意大发,哭哭泣泣,因此宝玉还摔玉,已誓表示木石姻缘的决心。

但是终将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的爱情终将敌不过世俗的封建观念。

最后,还是在父母之命下和薛宝钗成了婚,由于,宝玉对婚姻的不满和对黛玉的思念,终将借考取功名之时,出了家。

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

请红学爱好者不吝赐教。请关注,点赞,评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