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引言:

女性在数千年的封建朝代里一直是被压迫被统治的形象,即使我们能够数出历史上优秀卓绝的女性人物代表如蔡文姬、武则天、李清照等人,但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样的人物已属凤毛麟角。每当说起古代社会的女性,总会浮现裹着小脚柔弱不堪,坐在廊下绣花从不出门,温柔贤惠相夫教子守家庭的形象。这是一贯的思维定势,原因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路径跟随父权社会的制度和规则而变化,曾经一度她们没有安身立命之本,只有随波逐流的命运。

《红楼梦》一书却为我们展开了不同的女性角色形象,这在历史上和文学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

自古女性地位低下,作者有意着笔于女性思想觉醒

最早的人类群居生活是以母系社会为主的,父系氏族社会是后期出现的一种宗室主义文化象征。上古时期的女性与男性同样出门狩猎,耕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男性对血统和家族意识的觉醒伴生出了父系氏族社会。然而这一过程是十分漫长的,早在殷商时期,女性还有带兵打仗的历史。河南安阳出土的妇好墓(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葬)是现发掘的历史上最早的女性将军的墓葬,墓中陪葬物品除了祭祀用品之外还有她生前使用过的兵器--钺。

从狩猎采集到农耕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女性地位与男性地位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周朝时期男性的稍强劳动能力在农业耕种中逐渐显现出来,女性则慢慢的退守家庭之内,以采集,织布,教养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依然占据重要地位,秦国的宣太后、赵国的威后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代表人物。除了参政议政以外,女性还会充当一定的政治功能,比如和亲,情报采集等。先秦时期的女性婚恋自由与寡妇再嫁现象足以说明民风开化,个人自主权力较大。《诗经》中的"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尔不我畜,复我邦家"等都是这类文化意识的体现。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古代女性织布

汉代帝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实施,女性地位在社会活动中渐渐的越来越低。发展到魏晋时期,女性地位较之前略有下降,包括在土地归属,财产继承,婚姻自主权等方面均有相应严格的法律制度。唐代女性地位略有提升,这与武则天的女皇身份、太平公主、杨玉环等女性影响不无关系,这一时期的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会受到优待,民风较为开放。但是唐代女性的资产只有嫁妆,如果家族中没有男性后嗣,则可以由女子继承父辈遗产。宋代女性尚且有改嫁现象,到了元朝,政府就号召女性守节三年方可改嫁。明朝官方颁布诏令:"三十以前亡夫。五十以后不改节,免除本家差役。",明初尚且有妃嫔殉葬的制度,直到明英宗时期才得以废除。清朝社会的女性地位由于满族文化的融合与明代略有不同,但大体上还是遵循了节妇、贞女的女性制度。女性角色在社会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的被统治阶层,即使有较为出名的女性杰出人才,还是无法完全将女性角色从父权社会的封建制度中独立出来。

《红楼梦》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打造了一个与之前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完全不同的世界,

它看上去似乎与现实封建制度中女性所处的位置较远,是一种理想化的女性世界,实际这本书里面反映的正是当时社会变化中的女性意识。关于性别主义和性别压迫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概念,社会关系的从属性也一直强调女性是无法走出家庭,脱离宗室的,然而《红楼梦》却给予了我们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的意识觉醒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主自发的意识觉醒,另一方面则是她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风潮带来的正向思维。

大观园作为独立女性世界,处处透着性别“抗争”。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女性角色所拥有的一块净土,是书里书外那个时代女性向往的世外桃源,是远离尘世纷争的纯粹"女儿国"。贾宝玉作为唯一的男性,他的男性力量被弱化的同时又因为长期颂赞"女性美"这一原因,使得贾宝玉居住在大观园也不会显得突兀。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影视剧中贾宝玉形象

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等园中女子,无一不是才貌俱佳,每个人又另有不同优秀之处。黛玉宝钗诗才过人,惜春有绘画天赋,探春擅长理家······她们还成立了海棠诗社,每一社都要出题、监场,以物咏诗。书中的女性在吟诗作赋中发挥自我才能,彰显年轻人的气质,使得大观园成为保护地让她们在其中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只有生活环境独立出来,才能够正确的意识到身为女性自身的优势和价值所在。没有大观园,林妹妹也不会在诗社上一展才华;没有大观园,探春也没有机会展露自己的理家才能;没有大观园,书中也不会出现一个绘画的天才。大观园给她们寻找自由的机会,也给她们主体意识觉醒的空间,为她们清楚认识自己的命运做出更好的前瞻性思考。

1、觉醒之预见思维

● 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黛玉在"葬花吟"中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花喻人,用花落的现象联想到女性生存空间的渺小,为未来担忧。场景凄美,想象空间绚烂,既有美好的意境,又有丰富的艺术气息,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死亡的诘问。与唐代诗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林黛玉形象

书中林黛玉能够从眼前的生活现状联想到以后的未来岁月,并通过悼亡落花这样的情绪进行气氛渲染,询问自我的人生归途,是作者赋予她的高超思维,让这个生活在旧时代的贵族小姐,有了超越其时代的人生思索。林黛玉的形象不仅有着艺术上的审美,如外貌与体态的优雅之处,还有着超高的才情外带着一定的哲学思维。这样的女性形象在之前的文学创作中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的,更像是历史上的才女形象一般。《红楼梦》与曹雪芹本人的家庭旧事有着极大关联,黛玉诗才过人这一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贵族中不乏有才女子,同时也是清朝女子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是一种自我意识和人生价值的感悟。

2、觉醒之理家才能

● 对自我表现的认知

王熙凤的理家之才几乎人人知晓,在封建社会里治理家中事务本身是男性的责任和义务,而王熙凤之所以有这样的才能,书中还有关键的一句话"自小充男孩养的,心眼子少说也有一万个。"或许这也正是她理事清晰,遇事杀伐决断的缘由了。同时她身上又有着封建社会女子的特殊之处"女子无才便是德",王熙凤是不认识字的,她平时处理家中事务写字方面靠的是身边一个叫彩明的小男孩。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王熙凤影视形象

与王熙凤理事同样名声在外的贾探春,则是另外一种不同风格的管理才能。连王熙凤都在夸赞她,好个三姑娘......将来不知道哪个有造化的不挑正庶的得了去。贾探春性格独立,又对家族未来略有感触,她在抄检大观园时曾说出:"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的话语来,足以证明她对自己家族的前景担忧,而且敏锐的察觉到了家族败落的迹象。她的敏感不是在小情绪上,而是上升到了整个家族的安危上,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庶出身份自轻自贱,在书中是一个随时豁达开朗,又自持矜贵的人,上下无人不佩服她。

这两位女性角色代表着作者将女性的身份和地位属性抛开,摆脱掉男权社会的桎梏,塑造出与男子同样能力的女性形象来。与林黛玉的才女形象截然不同,这两个角色又是女性自我认知的另一个维度展开,她们有着不输于男子的治家本领,同时还有超出时代思维的女性意识。贾探春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这正是作者对着那个时代的现状发出的呐喊,如果能够脱离家庭,女性独自创造一片天空,她们也绝对不会输给男性。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探春影视形象

不仅如此,晴雯的身上的平权意识,鸳鸯身上的抗争意识,司琪身上的自我意识,都是书中塑造出来的独特女性角色。这样的角色在当时社会肯定是有一定案例存在的,正因为有这些真实的存在才让作者写出这些动人的角色来。对于能够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来说,被压迫了数千年的女性不正是想要这样的人生觉醒吗?

3、觉醒之树立形象

● 不能改变男性对女性地位的态度

贾宝玉有一些在当时的人眼中(在书中人眼中)认为极为荒唐的言论,如:"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不堪。""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一形象与当时封建社会所倡导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在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时代里,这种叛逆的思维其实正是时代赋予人物的女性意识。是作者将自己的女性观念投射到了贾宝玉的身上,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多情公子"形象。

贾宝玉的身份是一个王公贵族的世家公子,他的祖上是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沙场将军。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贾宝玉身上体现出的是完全不同于自己叔伯兄弟或长辈的对待女性的态度。贾琏是一味的好色,贾珍、贾蓉更是有过之而不及,贾政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巧取豪夺,贾赦却是个不断讨小老婆的老色坯。书中的贵族家族中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足以说明在清代真正女子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包括贾迎春因为父亲欠债而被嫁给孙绍祖,这样一个贵族小姐尚且在婚姻大事上身不由己任人摆布,其他底层女子的命运可想而知。

《红楼梦》大观园:理想化的世界里,充斥着封建女性的“觉醒”

贾赦对待女性的轻浮

然而作者却偏偏在这阴暗悲苦的现实社会之外,造出了一个梦幻的大观园。这里面是人道主义思想的引领,也是民主的社会理想画卷,更是一种对封建社会和制度的不满与逃离,是作者为女性创造的意识摇篮。

总结:

清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封建制度的末路,资本主义萌芽渐渐兴起,女性群体的自我意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这是一种觉醒,更是一种人性的真实追求。作者将这些思维在书中为我们展现时,读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感受到作品蕴含的亘古魅力,正是因为女性角色的多样性,浓厚的个性色彩,才使得《红楼梦》与其他小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地位。

《红楼梦》中的女性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价值,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反抗,通过力所能及的力量改变周遭的环境,这是大观园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同时也是数千年来被压迫的女性对父权制度的抵抗。其实书中也不乏那些固守封建制度如槁木死灰毫无人生意趣只会争权夺利的已婚女性形象,还有那些命运不堪随波逐流沦为玩物的女性形象,这些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部分女性形象,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女性保持着这样的人生信条。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那些有意趣有意义的女性觉醒时刻,不免也会对现代社会中一些女性思维反思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