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國學之:《論語》全文音頻、註釋及譯文(七)


跟我學國學之:《論語》全文音頻、註釋及譯文(七)

跟我學國學之:《論語》全文音頻、註釋及譯文(七)

《論語》——公冶長【本篇引語】本篇共計28章,內容以談論仁德為主。在本篇裡,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等。這些思想對後世產生過較大影響。

【原文】5.1 子謂公冶長①,“可妻也。雖在縲紲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

【註釋】①公冶長:姓公冶名長,齊國人,孔子的弟子。②縲紲:音léi xiè,捆綁犯人用的繩索,這裡借指牢獄。③子:古時無論兒、女均稱子。

【譯文】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裡,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評析】在這一章裡,孔子對公冶長作了較高評價,但並未說明究竟公冶長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過從本篇所談的中心內容看,作為公冶長的老師,孔子對他有全面瞭解。孔子能把女兒嫁給他,那麼公冶長至少應具備仁德。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學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5.2 子謂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廢③;邦無道,免於刑戮④。”以其兄之子妻之。

【註釋】①南容:姓南宮名適(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學生,通稱他為南容。②道:孔子這裡所講的道,是說國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則。③廢:廢置,不任用。④刑戮:刑罰。

【譯文】孔子評論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評析】本章裡,孔子對南容也作了比較高的評價,同樣也沒有講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現。當然,他能夠把自己的侄女嫁給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較好的仁德。

【原文】5.3 子謂子賤①,君子哉若人②,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註釋】①子賤:姓宓(音fú)名不齊,字子賤。生於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歲。②若人:這個,此人。③斯焉取斯:斯,此。第一個“斯”指子賤,第二個“斯”字指子賤的品德。

【譯文】孔子評論子賤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如果魯國沒有君子的話,他是從哪裡學到這種品德的呢?”

【評析】孔子在這裡稱子賤為君子。這是第一個層次,但接下來說,魯國如無君子,子賤也不可能學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說他自己就是君子,而子賤的君子之德是由他一手培養的。

【原文】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①也。”

【註釋】①瑚璉:古代祭祀時盛糧食用的器具。

【譯文】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評析】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肯定子貢有一定的才能,因為瑚璉是古代祭器中貴重而華美的一種。但如果與上二章聯繫起來分析,可見孔子看不起子貢,認為他還沒有達到“君子之器”那樣的程度,僅有某一方面的才幹。

【原文】5.5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③,屢憎於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註釋】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於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學生。②佞:音nìng,能言善辯,有口才。③口給:言語便捷、嘴快話多。④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與否不可知。

【譯文】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必要能言善辯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別人的討厭,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辯呢?”

【評析】孔子針對有人對冉雍的評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夠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辯,伶牙利齒,這兩者在孔子觀念中是對立的。善說的人肯定沒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則不必有辯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原文】5.6 子使漆雕開①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②。

【註釋】①漆雕開:姓漆雕名開,字子開,一說字子若,生於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門徒。②說:音yuè,同“悅”。

【譯文】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

【評析】孔子的教育方針是“學而優則仕”,學到知識,就要去做官,他經常向學生灌輸讀書做官的思想,鼓勵和推薦他們去做官。孔子讓他的學生漆雕開去做官,但漆雕開感到尚未達到“學而優”的程度,急於做官還沒有把握,他想繼續學禮,晚點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興。

【原文】5.7 子曰:“道不行,乘桴①浮於海,從②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註釋】①桴:音fū,用來過河的木筏子。②從:跟隨、隨從。

【譯文】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麼可取的才能。”

【評析】孔子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極力推行他的禮制、德政主張。但他也擔心自己的主張行不通,打算適當的時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認為子路有勇,可以跟隨他一同前去,但同時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於僅有勇而已。

【原文】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②,百乘之家③,可使為之宰④也,不知其仁也。”“赤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⑥,可使與賓客⑦言也,不知其仁也。”

【註釋】①賦:兵賦,向居民徵收的軍事費用。②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點,大致相當於後來城鎮。有一千戶人家的大邑。③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當時大夫有車百乘,是采地中的較大者。④宰:家臣、總管。⑤赤:姓公西名赤,字子華,生於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學生。⑥束帶立於朝:指穿著禮服立於朝廷。⑦賓客:指一般客人和來賓。

【譯文】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裡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評析】在這段文字中,孔子對自己的三個學生進行評價,其評價標準就是“仁”。他說,他們有的可以管理軍事,有的可以管理內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在孔子看來,,他們雖然各有自己的專長,但所有這些專長都必須服務於禮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須以具備仁德情操為前提。實際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原文】5.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①?”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②,賜也聞一以知二③。”子曰:“弗如也。吾與④女弗如也。”

【註釋】①愈:勝過、超過。②十:指數的全體,舊注云:“一,數之數;十,數之終。”③二:舊注云:“二者,一之對也。”④與:贊同、同意。

【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

【評析】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他勤於學習,而且肯獨立思考,能做到聞一知十,推知全體,融匯貫通。所以,孔子對他大加讚揚。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顏回那樣,刻苦學習,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學業上儘可能地事半功倍。

【原文】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①之牆不可杇②也,於予與何誅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④改是。”

【註釋】①糞土:腐土、髒土。②杇:音wū,抹牆用的抹子。這裡指用抹子粉刷牆壁。③誅:意為責備、批評。④與:語氣詞。

【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裡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評析】孔子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對他大加非難。這件事並不似表面所說的那麼簡單。結合前後篇章有關內容可以看出,宰予對孔子學說存有異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責。此外,孔子在這裡還提出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原文】5.11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①。”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註釋】①申棖:棖,音chéng。姓申名棖,字周,孔子的學生。

【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剛強的。”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太多,怎麼能剛強呢?”

【評析】孔子向來認為,一個人的慾望多了,他就會違背周禮。從這一章來看,人的慾望過多不僅做不到“義”,甚至也做不到“剛”。孔子不普遍地反對人們的慾望,但如果想成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捨棄各種慾望,一心向道。

【原文】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譯文】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原文】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②與天道③,不可得而聞也。”

【註釋】①文章:這裡指孔子傳授的詩書禮樂等。②性:人性。《陽貨篇》第十七中談到性。③天道:天命。《論語》書中孔子多處講到天和命,但不見有孔子關於天道的言論。

【譯文】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評析】在子貢看來,孔子所講的禮樂詩書等具體知識是有形的,只靠耳聞就可以學到了,但關於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深奧神秘,不是通過耳聞就可以學到的,必須從事內心的體驗,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文】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譯文】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

【原文】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註釋】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諡號,“子”是尊稱。②敏:敏捷、勤勉。

【譯文】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評析】本章裡,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群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原文】5.16 子謂子產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註釋】①子產:姓公孫名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做過正卿,是鄭穆公的孫子,為春秋時鄭國的賢相。

【譯文】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評析】本章孔子講的君子之道,就是為政之道。子產在鄭簡公、鄭定公之時執政22年。其時,於晉國當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五世,於楚國當共王、康王、郟敖、靈王、平王五世,正是兩國爭強、戰亂不息的時候。鄭國地處要衝,而**於這兩大國之間,子產卻能不低聲下氣,也不妄自尊大,使國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確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對子產的評價甚高,認為治國安邦就應當具有子產的這四種道德。

【原文】5.17 子曰:“晏平仲①善與人交,久而敬之②。”

【註釋】①晏平仲:齊國的賢大夫,名嬰。《史記》卷六十二有他的傳。“平”是他的諡號。②久而敬之:“之”在這裡指代晏平仲。

【譯文】孔子說:“晏平仲善於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別人仍然尊敬他。”

【評析】孔子在這裡稱讚齊國大夫晏嬰,認為他與人為善,能夠獲得別人對他的尊敬,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這裡一方面是對晏嬰的稱讚,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他的學生,向晏嬰學習,做到“善與人交”,互敬互愛,成為有道德的人。

【原文】5.18 子曰:“臧文仲①居蔡②,山節藻梲③,何如其知也!”

【註釋】①臧文仲:姓臧孫名辰,“文”是他的諡號。因不遵守周禮,被孔子指責為“不仁”、“不智”。②蔡:國君用以占卜的大龜。蔡這個地方產龜,所以把大龜叫做蔡。③山節藻梲:節,柱上的斗拱。梲,音zhuō,房樑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梲上繪以水草花紋。這是古時裝飾天子宗廟的做法。

【譯文】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

【評析】臧文仲在當時被人們稱為“智者”,但他對禮則並不在意。他不顧周禮的規定,竟然修建了藏龜的大屋子,裝飾成天子宗廟的式樣,這在孔子看來就是“越禮”之舉了。所以,孔子指責他“不仁”、“不智”。

【原文】5.19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①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②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③弒④齊君⑤,陳子文⑥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子文是楚國的著名宰相。②三已:三,指多次。已,罷免。③崔文:齊國大夫崔杼(音zhù)曾殺死齊莊公,在當時引起極大反應。④弒:地位在下的人殺了地位在上的人。⑤齊君:即指被崔杼所殺的齊莊公。⑥陳文子:陳國的大夫,名須無。

【譯文】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捨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

【評析】孔子認為,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於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為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為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

【原文】5.20 季文子①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②可矣。”

【註釋】①季文子:即季孫行父,魯成公、魯襄公時任正卿,“文”是他的諡號。②斯:就。

【譯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評析】凡事三思,一般總是利多弊少,為什麼孔子聽說以後,並不同意季文子的這種做法呢?有人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論語稽》)當時季文子做事過於謹慎,顧慮太多,所以就會發生各種弊病。從某個角度看,孔子的話也不無道理。

【原文】5.21 子曰:“甯武子①,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②,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註釋】①甯武子:姓寧名俞,衛國大夫,“武”是他的諡號。②愚:這裡是裝傻的意思。

【譯文】孔子說:“甯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

【評析】甯武子是一個處世為官有方的大夫。當形勢好轉,對他有利時,他就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為衛國的政治竭力盡忠。當形勢惡化,對他不利時,他就退居幕後或處處裝傻,以便等待時機。孔子對甯武子的這種做法,基本取讚許的態度。

【原文】5.22 子在陳①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②狂簡③,斐然④成章,不知所以裁⑤之。”

【註釋】①陳:古國名,大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②吾黨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為黨。吾黨意即我的故鄉。小子,指孔子在魯國的學生。③狂簡:志向遠大但行為粗率簡單。④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樣子。⑤裁:裁剪,節制。

【譯文】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評析】孔子說這段話時,正當魯國季康子執政,欲召冉求回去,協助辦理政務。所以,孔子說回去吧,去為官從政,實現他們的抱負。但同時又指出他在魯國的學生尚存在的問題:行為粗率簡單,還不知道怎樣節制自己,這些還有待於他的教養。

【原文】5.23 子曰:“伯夷叔齊①不念舊惡②,怨是用希③。”

【註釋】①伯夷、叔齊:殷朝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是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飢,餓死在首陽山中。②不記住或不計較跟別人之間過去的嫌怨。③希:同稀。

【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評析】這一章裡,孔子主要稱讚的是伯夷叔齊的“不念舊惡”。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既反對周武王,又反對殷紂王,但為了維護君臣之禮,他還是阻攔武王伐紂,最後因不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則從伯夷、叔齊不記別人舊怨的角度,對他們加以稱讚,因此別人也就不記他們的舊怨了。孔子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原文】5.24 子曰:“孰謂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註釋】①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當時人認為他為直率。②醯:音xī,即醋。【譯文】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給人家。”

【評析】微生高從鄰居家討醋給來討醋的人,並不直說自己沒有,對此,孔子認為他並不直率。但在另外的篇章裡孔子卻提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而且加以提倡,這在他看來,就不是什麼“不直”了。對於這種“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來加以解釋了。

【原文】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註釋】①足恭:一說是兩隻腳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態來討好別人;另一說是過分恭敬。這裡採用後說。②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魯國人,相傳是《左傳》一書的作者。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評析】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這在《學而》篇中已經提及。他提倡人們正直、坦率、誠實,不要口是心非、表裡不一。這符合孔子培養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這種思想在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意義,對那些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人,有很強的針對性。

【原文】5.26 顏淵、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爾志。”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③善,無施勞④。”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⑤。”

【註釋】①侍:服侍,站在旁邊陪著尊貴者叫侍。②盍:何不。③伐:誇耀。④施勞:施,表白。勞,功勞。⑤少者懷之:讓少者得到關懷。

【譯文】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評析】在這一章裡,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孔子重視培養“仁”的道德情操,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從本段裡,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於“仁德”。

【原文】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譯文】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評析】古往今來,人們往往能夠一眼看到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錯,也因顧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承認錯誤,更談不上從內心去責備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錯誤,不去認真檢查自己,反而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這是一種十足的偽君子。孔子說他沒有見過有自知之明、有錯即改的人。其實,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我們見到的偽君子這種人還少嗎?

【原文】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文】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評析】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忠信並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裡,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承認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學來的,並不是“生而知之。”這就從一個角度瞭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論語》——雍也【本篇引語】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 樂之者”;“敬鬼神而遠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本篇裡有數章談到顏回,孔子對他的評價甚高。此外,本篇還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

【原文】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譯文】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

【評析】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和官員聽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這裡孔子是說可以讓冉雍去從政做官治理國家。在《先進》篇裡,孔子將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學科“德行”之內,認為他已經具備為官的基本條件。這是孔子實行他的“學而優則仕”這一教育方針的典型事例。

【原文】6.2 仲弓問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簡②。”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簡④,以臨⑤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⑥大⑦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註釋】①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②簡:簡要,不煩瑣。③居敬:為人嚴肅認真,依禮嚴格要求自己。④行簡:指推行政事簡而不繁。⑤臨:面臨、面對。此處有“治理”的意思。⑥無乃:豈不是。⑦大:同“太”。

【譯文】仲弓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此人還可以,辦事簡要而不煩瑣。”仲弓說:“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這話你說得對。”

【評析】孔子方張辦事簡明扼要,不煩瑣,不拖拉,果斷利落。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太過分。如果在辦事時,一味追求簡要,卻馬馬虎虎,就有些不夠妥當了。所以,孔子聽完仲弓的話以後,認為仲弓說得很有道理。

【原文】6.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①,不貳過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則亡④,未聞好學者也。”

【註釋】①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洩到彼人身上。②不貳過:“貳”是重複、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③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31歲。④亡:同“無”。

【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評析】這裡,孔子極為稱讚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後,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6.4 子華①使於齊,冉子②為其母請粟③。子曰:“與之釜④。”請益。曰:“與之庾⑤。”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⑥急不濟富。”

【註釋】①子華:姓公西名赤,字子華,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2歲。②冉子:冉有,在《論語》書中被孔子弟子稱為“子”的只有四五個人,冉有即其中之一。③粟:在古文中,粟與米連用時,粟指帶殼的穀粒,去殼以後叫做米;粟字單用時,就是指米了。④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約等於六鬥四升。⑤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於二斗四升。⑥周:賙濟、救濟。

【譯文】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孔子說:“給他六鬥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冉求卻給他八十斛。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賙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賙濟富人的人。”

【評析】孔子主張“君子周急不濟富”,這是從儒家“仁愛”思想出發的。孔子的“愛人”學說,並不是狹隘的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認為,賙濟的只是窮人而不是富人,應當“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這種思想符合於人道主義。

【原文】6.5 原思①為之宰②,與之粟九百③,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④乎!”

【註釋】①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魯國任司法官的時候,原思曾做他家的總管。②宰:家宰,管家。③九百:沒有說明單位是什麼。④鄰里鄉黨:相傳古代以五家為鄰,25家為裡,12500家為鄉,500家為黨。此處指原思的同鄉,或家鄉周圍的百姓。

【譯文】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

【評析】以“仁愛”之心待人,這是儒家的傳統。孔子提倡賙濟貧困者,是極富同情心的做法。這與上一章的內容可以聯繫起來思考。

【原文】6.6 子謂仲弓,曰:“犁牛①為之騂且角②。雖欲勿用③,山川④棒舍諸⑤?”

【註釋】①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農代替,系紅毛長角,單獨飼養的。②騂且角:騂:音xīn,紅色。祭祀用的牛,毛色為紅,角長得端正。③用:用於祭祀。④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層統治者。⑤其舍諸:其,有“怎麼會”的意思。舍,捨棄。諸,“之於”二字的合音。

【譯文】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

【評析】孔子認為,人的出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自己應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幹。只要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會受到重用。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作為統治者來講,選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拋棄賢才,反映了舉賢才的思想和反對任人唯親的主張。

【原文】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違仁,其餘則日月②至焉而已矣。”

【註釋】①三月:指較長的時間。②日月:指較短的時間。

【譯文】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

【評析】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對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將“仁”貫穿於自己的行動與言論當中。所以,孔子讚揚他“三月不違仁”,而別的學生“則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6.8 季康子①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②,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財也達③,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④,於從政乎何有?”

【註釋】①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繼其父為魯國正卿,此時孔子正在各地遊說。8年以後,孔子返回魯國,冉求正在幫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於是對此三人做出了評價。②果:果斷、決斷。③達:通達、順暢。④藝:有才能技藝。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於管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冉求有才能,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評析】端木賜、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在從事國務活動和行政事務方面,都各有其特長。孔子所培養的人才,就是要能夠輔佐君主或大臣從事政治活動。在本章裡,孔子對他的三個學生都給予較高評價,認為他們已經具備了擔任重要職務的能力。

【原文】6.9 季氏使閔子騫①為費②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③者,則吾必在汶上④矣。”

【註釋】①閔子騫:姓閔名損,字子騫,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15歲。②費: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一帶。③復我:再來召我。④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東大汶河,當時流經齊、魯兩國之間。在汶上,是說要離開魯國到齊國去。

【譯文】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評析】宋代人儒朱熹對閔子騫的這一做法極表讚賞,他說:處亂世,遇惡人當政,“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從都要受害,又剛又柔,剛柔相濟,才能應付自如,保存實力。這種態度才能處亂世而不驚,遇惡人而不辱,是極富智慧的處世哲學。

【原文】6.10 伯牛①有疾,子問之,自牖②執其手,曰:“亡之③,命矣夫④,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註釋】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子認為他的“德行”較好。②牖:音yǒu,窗戶。③亡夫:一作喪夫解,一作死亡解。④夫:音fú,語氣詞,相當於“吧”。

【譯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喪失了這個人,這是命裡註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原文】6.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①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註釋】①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②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③樂:樂於學。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評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讚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裡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裡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原文】6.12 冉求曰:“非不說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②。”

【註釋】①說:音yuè,同悅。②畫:劃定界限,停止前進。

【譯文】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說:“能力不夠是到半路才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劃了界限不想前進。”

【評析】從本章裡孔子與冉求師生二人的對話來看,冉求對於學習孔子所講授的理論產生了畏難情緒,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認為,冉求並非能力的問題,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做怪,所以對他提出批評。

【原文】6.13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譯文】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評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區別,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貴、通曉禮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則指地位低賤,不通禮儀,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6.14 子游為武城①宰。子曰:“女得人焉爾②乎?”曰:“有澹臺滅明③者,行不由徑④,非公事,未嘗至於偃⑤之室也。”

【註釋】①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②焉爾乎:此三個字都是語助詞。③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④徑:小路,引申為邪路。⑤偃:言偃,即子游,這是他自稱其名。

【譯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裡是到了人才沒有?”。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評析】孔子極為重視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他問子游的這段話,反映出他對舉賢才的重視。當時社會處於大動盪、大變革時期,各諸侯國都重視接納人才,尤其是能夠幫助他們治國安邦的有用之才,這是出於政治和國務活動的需要。

【原文】6.15 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③而殿④,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註釋】①孟之反:名側,魯國大夫。②伐:誇耀。③奔:敗走。④殿:殿後,在全軍最後作掩護。

【譯文】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誇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後掩護全軍。快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得不快。’”

【評析】公元前484年,魯國與齊國打仗。魯國右翼軍敗退的時候,孟之反在最後掩護敗退的魯軍。對此,孔子給予了高度評價,宣揚他提出的“功不獨居,過不推諉”的學說,認為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6.16 子曰:“不有祝鮀①之佞,而②有宋朝③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註釋】①祝鮀:鮀,音tuó。字子魚,衛國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辯受到衛靈公重用。②而:這裡是“與”的意思。③宋朝:宋國的公子朝,《左傳》中曾記載他因美麗而惹起亂的事情。

【譯文】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原文】6.17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麼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評析】孔子這裡所說的,其實僅是一個比喻。他所宣揚的“德治”、“禮制”,在當時有許多人不予重視,他內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原文】6.18 子曰:“質①勝文②則野③,文勝質則史④。文質彬彬⑤,然後君子。”

【註釋】①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②文:文采,經過修飾的。③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彩。④史:言詞華麗,這裡有虛偽、浮誇的意思。⑤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評析】這段話言簡意賅,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正確關係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質思想。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質樸與文采是同樣重要的。孔子的文質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極大地影響了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原文】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

【註釋】①罔:誣罔不直的人。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隻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評析】“直”,是儒家的道德規範。直即直心腸,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虛偽、奸詐是對立的。直人沒有那麼多壞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與此相對,在社會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們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這只是他們僥倖地避免了災禍,並不說明他們的不正直有什麼值得效法的。

【原文】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評析】孔子在這裡沒有具體指懂得什麼,看來是泛指,包括學問、技藝等。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評析】孔子向來認為,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麼多的差距,那麼,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則,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即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對我國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原文】6.22 樊遲問知①,子曰:“務②民之義③,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註釋】①知:音zhì,同“智”。②務:從事、致力於。③義: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

【譯文】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穫的結果,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

【評析】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問題。面對現實,以回答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為中心,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他還提出了“敬鬼神而遠之”的主張,否定了宗法傳統的神權觀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張以卜筮向鬼神問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6.23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①;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註釋】①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譯文】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評析】孔子這裡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原文】6.24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譯文】孔子說:“齊國一改變,可以達到魯國這個樣子,魯國一改變,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

【評析】本章裡,孔子提出了“道”的範疇。此處所講的“道”是治國安邦的最高原則。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封建經濟發展較早,而且實行了一些改革,成為當時最富強的諸侯國家。與齊國相比,魯國封建經濟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保存得比較完備,所以孔子說,齊國改變就達到了魯國的樣子,而魯國再一改變,就達到了先王之道。這反映了孔子對周禮的無限眷戀之情。

【原文】6.25 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註釋】①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稜,容量約有二升。後來觚被改變了,所以孔子認為觚不像觚。

【譯文】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評析】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這裡,孔子概嘆當今事物名不符實,主張“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講,現今社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這種狀況,是不能讓人容忍的。

【原文】6.26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②也,不可陷③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註釋】①仁:這裡指有仁德的人。②逝:往。這裡指到井邊去看並設法救之。③陷:陷入。

【譯文】宰我問道:“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評析】宰我所問的這個問題的確是比較尖銳的。“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對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麼令人信服。他認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邊尋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這就為君子不誠心救人找到這樣一個藉口。這恐怕與他一貫倡導的“見義不為非君子”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6.27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①之以禮,亦可以弗畔②矣夫③。”

【註釋】①約:一種釋為約束;一種釋為簡要。②畔:同“叛”。③矣夫:語氣詞,表示較強烈的感嘆。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評析】本章清楚地說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麼怎麼做呢?他認為應當廣泛學習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說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原文】6.28 子見南子①,子路不說②。夫子矢③之曰:“予所否④者,無厭之!天厭之!”

【註釋】①南子:衛國靈公的夫人,當時實際上左右著衛國政權,有淫亂的行為。②說:音yuè,同“悅”。③矢:同“誓”,此處講發誓。④否:不對,不是,指做了不正當的事。

【譯文】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評析】本章對孔子去見南子做什麼,沒有講明。據後代儒家講,孔子見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這裡發誓賭咒,說如果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的話,就讓上天去譴責他。此外,孔子在這裡又提到了“天”這個概念,恐怕不能簡單地說,孔子的觀念上還有宗教意識,這只是他為了說服子路而發的誓。

【原文】6.29 子曰:“中庸①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註釋】①中庸:中,謂之無過無不及。庸,平常。

【譯文】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評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為一種道德觀念,這是孔子和儒家尤為提倡的。《論語》中提及“中庸”一詞,僅此一條。中庸屬於道德行為的評價問題,也是一種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常謂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態。中庸又稱為“中行”,中行是說,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調和與均衡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態,並概括為“中庸”,這在古代認識史上是有貢獻的。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講中庸,講調和,就否定了對立面的鬥爭與轉化,這是應當明確指出的。

【原文】6.30 子貢曰:“如有博施①於民而能濟眾②,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③其猶病諸④。夫⑤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⑥,可謂仁之方也已。”

【註釋】①施:舊讀shì,動詞。②眾:指眾人。③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樣。儒家認為是“聖人”。④病諸:病,擔憂。諸,“之於”的合音。⑤夫:句首發語詞。⑥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譯文】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賙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評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後面的章節裡,孔子還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都說明了孔子關於“仁”的基本主張。對此,我們到後面還會提到。總之,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基本倫理準則,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