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作者 Rickzhang


歷史的輪迴,一直都有供應鏈進化的影子。

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歷史一直在輪迴中。

1929年10月21日,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在參加白熾燈發明50週年慶典時,發表了一番留存在歷史中的講話。

他說:“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勝利的前夜,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時代太過輝煌,胡佛就像一個神靈一樣,在慶典當夜的燈光中無比耀眼。

然而,那個美國三天後就被人從雲端打落。

10月24日,美國股市突然暴跌,一天驟降12.8%。股票的價格下跌速度之快,連行情自動顯示牌都跟不上。

這僅僅是個開始。此後三個交易日,股市瘋狂下行,10月29日,股指一天下跌了40%。

那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二,大蕭條時代的起點。美國當時流行的童謠這樣描述這個時代:

“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裡衝!”

大蕭條與供應鏈

如果過度迷戀紙面上的數字,人們常會忽視真實的規則;一味追求繁華的表象,就會丟失繁華的根基。

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歷史上那次大蕭條,就是根基丟失的代價。只是這代價過於沉重,沉重到用幾代人陪葬。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裡爾梅根認為,如果從生產整個環節的角度來看大蕭條產生的原因,能找到一個潛在的線索。根據他的研究,當時美國國內的大企業生產能力已經趨於飽和,而這樣的生產能力是架構在所有的供應鏈體系都在自己工廠附近形成的。

由於美國企業的擴張速度遠遠高於自己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增加,再加上美國企業並沒有開拓出新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使得糟糕的供應鏈無法支撐美國企業在海外的高速發展。

因此在資本市場上,所有的投資人都看好美國企業在海外的不斷擴張,但是在實際層面上,這些企業的擴張能力是受到限制的。

這樣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的時候,最終的爆發就帶來了一場危及全球的經濟危機。

適逢二戰,羅斯福用一個舉國體制巧妙的避過了這一次大蕭條帶來的影響,但真正解決這一個問題的其實是最不懂經濟的美國總統里根。

很多的美國經濟學家都認為,一個最不懂經濟的里根和另一個最不像總統的克林頓,兩人實際上實行了一整套推廣產業鏈國際化的政策。而這一個產業鏈國際化帶來的恰恰是美國經濟的全球佈局,以及當今美國經濟霸主地位。

汽車城底特律的興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上一次的大蕭條,全球用了20年的時間和一場世界大戰來撫平創傷,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依然是供應鏈的全球化佈局。

疫情下傳統供應鏈的絕境

2020年席捲中國乃至世界的新冠疫情,終於傳導到了資本的層面。

3月19日,美股又發生十日內第四次熔斷,罕見至極;此外主流國家股市也集體暴跌。短短23個交易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從3386.15點,下跌至2398.10點,跌幅高達29.18%;道指3月份累計下跌21.69%,幾乎快追平1987年10月份的跌幅;德國法蘭克福指數暴跌35.32%,日經225指數暴跌27.49%……

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買股票買的是未來。股市暴跌,說明投資者看淡未來經濟。

說實話,美股在3月12日之前兩天已經出現過一次熔斷,但之後又保留了反彈的機會。真正造成美股持續下跌並引發全球股市接連動盪的核心原因,是美國供應鏈協會發布了一篇報告,顯示美國超過600家的核心大公司受此次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發生了極大的困難

在3月12日這篇發佈的報告中,美國供應鏈協會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交通限制影響,將使近75%的美國公司面臨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而隨後包括可口可樂在內的全美知名前100家公司都紛紛發佈公告,表示受中國疫情的影響,相關產品的原料無法及時送達,生產受到延誤。甚至,有知名的企業都已經在開始發佈公報計提損失。

這些數據的公佈加重了市場層面的恐慌情緒。

國內的供應鏈情況也不容樂觀。

疫情之前,我們許多生產企業的供應鏈幾乎和美國大蕭條之前的那些大企業類似,供應廠商都集中在自己廠區方圓幾十公里的距離之內。

這樣的產業化佈局,也是之前地方政府竭力去促成的。當然與之相配套的也是傳統的產業鏈管理模式,即以採購經理為主導的、以物流服務商為載體的管理體系。

但在疫情面前,尤其很多區域實行了封路封城等極端管理措施的狀態下,很多企業的傳統供應鏈受到了無法想象的衝擊。

這樣的結果是,哪怕工人已經回到崗位、哪怕資本已經進場,原材料和上游設備的供應鏈中斷,也造成了許多中國企業處於等待復工的狀態。

因此,從2月16日開始的一週內,中國的總體貿易活動下降了56%。國內供應鏈受到格外嚴峻的衝擊,本國企業之間的訂單下降了60%,而中國企業與國際公司之間的交易數量下降了50%。

全球領先的供應鏈管理平臺Tradeshift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蘭恩(Christian Lanng)表示:“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暴發速度,已經在全球複雜的供應鏈微妙生態系統中發出了衝擊波……隨著病毒有可能造成大流行,許多企業發現無法迅速識別、並與替代供應商建立聯繫,這對生產產生了明顯影響。”

這真是,中國感冒世界跟著發燒。

數字化供應鏈崛起

當然是問題,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我們慶幸的是現在生活在一個革新每分鐘都在發生、技術決定著企業進步的時代。建立在互聯網和大數據之上的新興經濟模式,帶給傳統產業很多變革的機會。

供應鏈也如此。

在當前的疫情之下,一些依託互聯網平臺出現的數字化供應鏈成為中國經濟在2020年開局之後的亮點。而且很有可能,他們會成為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鑰匙。

首先是轉為“軍用”的阿里菜鳥。

疫情一開始,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就宣佈:菜鳥物流“民用”變“軍用”,全力支持災區!5000萬件——這是到目前,菜鳥聯合物流業將全球醫療物資運往武漢等地的數字。

從七年前誕生起,阿里巴巴的菜鳥就承擔了馬雲交代的重任:要建設一張全球化的智能物流骨幹網,讓快遞國內24小時達,全球72小時達。

這張網絡,在抗疫期間堪當重任,成為救援主力——在武漢封城2天后的1月25日,依託其全球供應鏈網絡,菜鳥在2小時內就聯合國內外30多家物流公司,開通了武漢救援物資免費運輸的綠色通道。

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另外一個在疫情中展現強大智慧供應鏈能力的是京東。

因為很早就開始智能供應鏈建設,京東數字化的供應鏈具備的出色柔性、彈性在疫情中彰顯出了顯著優勢。

例如自營模式在物資調動中與供貨商高效配合,甚至通過數據挖掘推動上游製造商提前復工復產,自有物流網絡在春節期間和疫情嚴重區域也保持有序運營,有效保證口罩、藥品、防護服以及米麵糧油等供應缺口大的物資能夠及時到達醫護人員和居民的手中。

而且京東憑藉其多年積累的供應鏈能力,發佈了一系列助農舉措,以最大力度地解決滯銷農產品上行問題。據統計,2月11日至16日,京東累計接到全國400多條求助信息,累計銷售2500噸滯銷生鮮農產品。

當然還有蘇寧、物美等二線電商平臺以及生鮮電商的參與者等等,這些企業在疫情期間啟動的這一張數字化的供應鏈服務網絡,徹底撐起了被封閉起來防疫的全中國14億人生活需求。

這其實中國經濟似乎停頓的時刻,是一個奇蹟。但真能讓中國經濟再次起飛的,還要看面向B端的供應鏈數字化。

新經濟送水人

恆大研究院數據測算,僅春節7天,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造成5000億元損失。中國畜牧業協會估算,截至2月12日國內家禽業累計損失達158.65億元。

餐飲、零售、出行、地產、消費以及很容易被遺忘但受衝擊巨大的農產品、養殖、小商品批發、建築製造……各實體經濟企業輕則滯銷、虧損,重則生死一線。

疫情衝擊了這些脆弱的生產堡壘。當年“非典”如何激發第一批互聯網企業在驚雷中爆發,眼下的新冠肺炎就如何倒逼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能看到,數字供應鏈的無限擴展、無限集約、無界協同、無界觸達的優勢,在遭受衝擊嚴重的國民經濟復甦中,發揮了更直觀的作用。

疫情之下,受益於幾家電商平臺的不遺餘力的推廣,線上銷售的品牌獲得了海量的訂單,緩解了線下不得不關門帶來的經營壓力。

但麻煩也接踵而至。

一家國際知名的化妝品公司,當電商的訂單雪片一般飛來,這家國際知名化妝品公司,細算一下需要的包裝盒超過百萬。而華東地域的印刷廠開工不足三成,基本上無法滿足需求。

而另一家化妝品品牌的要求更加特殊。這家品牌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展示,每一個包裝盒都有獨特定製的外形和圖案。但在疫情影響下,因為促銷所需要的數百萬個紙箱,需求提出來的時候就嚇壞了合作印刷廠的工作人員。為了解決面臨的問題,品牌的相關負責人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紙箱沒有任何印刷都可以,只要能運過來。

幸運的是他們都遇到了一個紮根於包裝行業的電商平臺,而這家平臺擁有一整套完整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

這就是那個發明了拉鍊紙箱的一撕得。


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由於包裝對於所有的生產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必須要採用的營銷手段,因此主做包裝領域電商平臺和供應鏈管理的一撕得,其實感受到的壓力無比的巨大。

“說實話,我們的小夥伴在這段時間裡幾乎沒有睡過一個整覺”。一撕得副總裁劉煥然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表示。

畢竟因為疫情,在平臺上的500多家包裝生產企業遇到了大麻煩。

“有的地方2月10號就允許復工復產,有的地方一直到16號左右才開始。而有的地方的封路措施到了2月底才逐漸解除,這給包裝印刷生產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各地方沒有開放復工復產,外地的員工回不來,人員的滿工率就上不去;而封路措施沒有解除之前,外採原材料又運不進來。

如果是傳統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就束手無策了。但基於數字化的理念建立起來的包裝電商平臺一撕得,卻利用自己的彈性容錯和全國化佈局,圓滿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平臺上500多家的供應商看成了一體,通過自己內部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將客戶的訂單分割成若干份分給處在中國不同地域的印刷廠製作,再由平臺旗下名為“快犀牛”的物流體系進行連接。


疫情下的供應鏈生死考驗,數字經濟另一個主戰場

由於是全數字化管控,他們對於生產物料的進展精確到了分。

正是基於這一整套的數字化管理和應對疫情不同非同尋常的供應鏈手段,他們保質保量完成了很多客戶提出來的特殊要求。

得到那家國際知名的化妝品品牌求助後,一撕得根據情況將訂單分解到了全國各地生產,甚至動用了遠到天津的一家印刷廠作為最後的保障。同時利用自己的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體系,24小時嚴密監控,最終在7天的時間之內圓滿交貨。

對於另一家新興化妝品品牌,一撕得基於自己的全國供應鏈管理體系,在緊急從南方向接單的印刷廠調運部分原材料的情況下,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了訂單,而且是與100%按照客戶的設計圖紙帶有彩印的情況下完成的交付。

這徹底折服了品牌的負責人。

而也正是依靠這樣強大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就是在全國疫情管控嚴格的狀態下,一撕得完成了平臺上超過98%訂單的交付。

“這已經不是奇蹟了,我們的客戶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訂單我們完成了。但我認為,

這應該算作是數字化供應鏈體系的勝利”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撕得副總裁劉煥然這樣表示。

有媒體認為,像一撕得這樣的數字化平臺成為了中國新經濟形態的“送水人”。因為這樣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平臺,對實體經濟進行的賦能能力,是以往那些枯燥的數字所無法顯現的。

甚至有很多依託互聯網爆發的新經濟企業,在得到這些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支持之後,非但不像實體經濟面臨虧損倒閉的局面,還闖出了一條節節攀升的發展路徑。

2015年,馬雲在演講中說,DT(數字)時代,人類向疾病、向貧困、向環境惡化問題發起挑戰時,擁有的巨大武器就是計算機,就是雲計算、數據分析和應用的能力。

5年後,這個預言被一場至暗之疫所驗證。

近日,眾多專家建言下,國家已經將未來投資的重點轉移到新基建領域,此次國家為新基建定向的7大領域中,

包括5G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四大領域,皆直接與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密切關聯。

疫情中上升為社會治理基礎設施的數字技術,已成為刺激下一輪經濟轉型的重頭戲。

這是歷史給我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