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丨長日恰是讀書時

前些日子,許多人守在家中,長日焦慮之際,讀書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文字,是知識的積澱;書卷,是溫暖的陪伴;讀書聲裡,更是心靈的修行。

那麼,你的閱讀是“枕上詩書閒處好”式的恬淡,是“三更燈火五更雞”式的苦讀,還是“讀書破萬卷”式的豪氣?我們將陸續推出宅家閱讀筆記,看看各行各業人士在疫情期間的讀書百態。

這一期,記者帶大家“走”入校園群體,聽聽老師、同學們的讀書體悟。

杭州市教壇新秀、小學語文教師戴一苗:

應景式閱讀中找到的詩意

今年年初,當我帶著學生一起,再次打開《鼠疫》:“在日死亡人數重新達到三十來人那天,省長遞給貝爾納·裡厄一份官方拍來的急電,裡厄邊看邊說:‘他們害怕了。’電報上寫著:‘宣佈進入鼠疫狀態。關閉城市。’”

“天哪!”讀至此處,我和學生們不約而同叫了起來。我們幾乎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書裡身處鼠疫中的人們倉皇的腳步和急促的心跳。因為今天,我們也成為疫中人!從加繆時代的鼠疫,到二十年前的SARS,再到今天的新冠肺炎,每次病毒襲來,總給人類以警醒。

今年這個特殊的超長寒假,我們最先鎖定的課外讀物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繆的《鼠疫》。

阅读丨长日恰是读书时

卡爾維諾曾說,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別人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鼠疫》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初讀《鼠疫》是幾年前。一目十行地翻過,驚歎於加繆細膩真實的文筆,然後就將它藏於書櫃。當我第二遍慢慢往下讀時,我發現,加繆在描寫鼠疫中的人們,帶著深深的同情與理解。我告訴學生,同理心是貫穿全書的主題之一。

前幾日,我所帶的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六(2)班的四個孩子,視頻連線了隨首批浙江支援湖北醫療隊出發的浙報記者王堅穎。在“小記者手記”裡,小錢同學這樣說:“在武漢這片被封城的地方,生活十分辛苦。叔叔用極為樸素的語言,帶給我極深刻的震撼。”小申同學則寫道:“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看到了不少英勇無畏的勇士。王堅穎叔叔就是其中一位。真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身處疫情一線的叔叔阿姨們都能平安歸來。”

應景的閱讀加上身邊實實在在的案例,是生髮同理心的最佳方式。學生們因此不僅領略了書中文字的魅力,更對深層的文義有了更佳的領悟。

除了名著,從疫情相關的事件中延伸出閱讀,同樣不失為一種應景而頗有感染力的體驗。

疫情期間,日本的民眾、政府捐贈給中國的物資上貼著這樣的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兩萬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的外包裝上則寫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字。日本醫藥NPO法人仁心會等四家機構在給湖北捐贈的物資上也寫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句子。

這些贈語有的來自中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有的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選擇這樣一種“最中國”、最典雅的方式聲援中國,給疫情中的中國人民帶來最真誠的慰藉與同情。

我曾經問過我的學生:“現在日本新冠疫情也很嚴重,如果你有機會給他們送去物資,或者有機會隔著屏幕送去祝福,你會說些什麼?”有同學說:“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日本加油,我們共渡難關!”也有同學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攜手戰疫,定能趕跑病毒君!”

像這樣的讀書場景,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網上課堂中。33位隔著屏幕的雲端朗讀者可愛且美好,在琅琅誦讀聲中感悟漢語的魅力、情感的薰陶,這是一種詩意的棲居。

我想起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中有關“有字之書”“無字之書”的探討。那麼,在2020年這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這本“無字之書”裡,結合時事,讓“批判思考和仁愛之心”、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的種子在孩子們身上生根發芽,便是頗為有益的一章了。

(記者 黃慧仙 整理)

阅读丨长日恰是读书时

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詹玲:

陪伴式閱讀裡讀出的親情

“我急於要你放心,爸爸決不至於這樣不瞭解你的。說句真話,我最怕的是:一,你的工作與休息不夠正規化;二,你的學習計劃不夠合理……”當讀至書中這一句時,兒子突然放下書,對我們夫妻倆感嘆說:“你們以前要是這麼講,我的心裡就舒服了。”

這是近來與兒子共讀《傅雷家書》時的一幕。

最近在家,除了做些本專業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和家人經常會一起讀些有關親情、家庭的書,包括楊絳的《我們仨》,龍應臺的《目送》,還有《傅雷家書》等。

頭裡所錄的那段話,來自1956年傅雷寫給當時正在學鋼琴的兒子傅聰的信中。我想,兒子之所以有這樣的共鳴,應該是他小學時也經歷過長久的學琴生涯。只是進入初中後,出於學業考慮才停了下來。孩子的話,讓我和孩子父親都反思起家庭教育中自己常犯的錯誤:毛躁、求快,習慣用家長的權威進行壓服式教育。

如果像傅雷這樣,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松下被繃緊的弦,願意聽你說下去了。

像這樣的閱讀體驗還有很多。對我來說,亦格外珍貴。其實,我並非第一次讀《傅雷家書》,但如今疫情之下與兒子共讀,《傅雷家書》則又全然成了一本“新書”。閱讀的互動之下,我對手中所閱讀的文本有了更多共情體驗,與孩子之間更是增進了彼此瞭解,形成一種閱讀上的良性循環。

這段時間,我們很多人都“困”在家中,心理上難免會有一些惶惑不安,在長日與家人的相處中,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庭角色。經營好家庭關係,是可以起到安撫心緒的作用的。

親子閱讀帶來的樂趣與溫暖,正是我們家庭在疫情之下的一份意外收穫。兒子正在唸初一,雖然到現在還沒開學,他卻對我說:“媽媽,即使是4月份才能開學,我能陪你的時間還是太短了,我要好好珍惜。”

他在家只要有時間,一定會主動幫我做些取快遞、拖地、洗碗的家務,令我感動,也生出幾分感嘆:孩子的懂事源於接受了書中的那些道理與思考,也源於我們難得如此長日的閱讀陪伴下詮釋出的親情的意義。閱讀讓他體會到了樂趣,不再覺得這段時間的在家是種禁錮。這是值得欣慰的事。

至於對當下青少年的閱讀建議,我認為還是需要根據他們各自的課業壓力來定。課業負擔較重的孩子,平時學校規定的閱讀量其實已經不小;到了週末,不妨讀一首古詩,再配上一篇現代文或短篇文言文,便足夠了。

而對於學校裡課業壓力較輕的孩子,下午空閒時段,可以安排閱讀1到2篇現代文或文言文,或者一至兩週閱讀一本書;晚間時分,父母可以騰出1小時左右的時間與孩子一道作作親子閱讀。晚上讀過的文章,不妨讓孩子在次日下午課業之外,以日記、摘抄等形式做些筆記或文字思考,當晚再與父母一起探討。讀書不能只讀不寫,否則便如“茶壺煮餃子”,光顧著往裡灌,要倒的時候卻“倒不出來”,收效甚微。

很多家長朝九晚五,確實辛苦,但我們更應當珍惜這樣的親子閱讀時光,而不是將其視為額外的工作量。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就像龍應臺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陪孩子一同在親子閱讀上的投入,想來將來必然會有所回應。

(記者 黃慧仙 整理)

阅读丨长日恰是读书时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經法學院大三學生餘晴:

21天18本書悟出的技巧

“宅家”的這段日子,真的很適合閱讀。

很多人或許和我有一樣的體驗:在學校時,因為要上課、參加活動等原因,閱讀都是碎片式的,讀完一本書需要一個月或更久,一些晦澀難懂的書甚至會在下一次翻開時,已經忘記了之前讀的內容。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時間,也能靜下心來細細品讀,而且閱讀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覺得閱讀需要全然投入注意力,但我們又不可能永遠保持專注,因此挑選合適的時間段進行閱讀非常重要。這段時期,我把自己的閱讀時間安排在每天吃完早飯後的2-3個小時內,因為我發現這時候自己可以集中精神專心閱讀,效率也很高。

2月初,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知識戰‘疫’,21天線上打卡”活動,我選擇了其中的閱讀拓展部分,每天和同學們一起打卡、分享讀書感悟,這是一種督促,更成了一種習慣。就像平時找到好看的影視劇會互相推薦那樣,打卡期間,我們也會互相推薦讀到過的好看有趣的書籍。

這期間,我讀的書目很雜,包括川端康成的《雪國》、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海明威的《乞力馬紮羅的雪》等等。21天裡我竟“不知不覺”讀了18本書。不過,在我看來,“快”是閱讀能力提升以後的副產品,它的基礎是“慢”,只有慢閱讀能力變紮實了,閱讀速度才會變快。

在閱讀順序上,我習慣先讀序言和目錄,因為它們可以系統地概括整本書的架構。有時候,讀完一本書後,我還會有目的地去看某些比較重要的章節,或者精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偶爾碰上比較晦澀難懂的書,我也不會鑽牛角尖,不妨先從頭到尾讀一遍,再重讀不理解的地方,往往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對我來說,這是一段特別的時期,儘管疫情阻擋了出行的腳步,但我卻可以為自己開拓一片閱讀的疆土。於跌宕起伏的生活之中尋求處變不驚的心境,以此撫平所有的不安和煩躁。

(記者 沈聽雨 整理 通訊員 李全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