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讀書最純粹的功效,是慰藉自己在這個世上孤獨的靈魂,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4月23日,莎士比亞辭世,也是“世界讀書日”,因此我們今天來聊一聊關於讀書的話題。

雖然我們常說“人傻多讀書”“沒事多讀書”,但是一年下來我們讀書的數量往往屈指可數。

4月20日,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發佈,數據顯示:

①2019年人均手機閱讀時長每天超100分鐘;

②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

③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0.36本。

不好意思,又給人均調查拖後腿了。

#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一、讀書不是非做不可,因為來錢慢、耗時長

讀書耗時長,自古有“十年寒窗苦讀”,現在也不差,六年義務教育,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等大學畢業已經是二十老幾了。

讀書來錢慢,它不像工作,上一天班就能拿一天的工資;它也不像遊戲,玩幾把就會升個等級,而是需要持之以恆地投資。

反之,很多早早輟學的娃可能早已迎來了人生小巔峰:不僅孩子都會打醬油了,而且已經是愛馬仕不愛,香奈兒不香了。

不過你慢慢觀察會發現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些同齡的人生贏家,依然會堅持讓孩子讀書,只不過是花更多的錢,選更好的學校。

我是個大俗人,品不出什麼深奧的東西,只不過覺得,比你混得好的人,即便自己沒法好好讀書了,不惜花大價錢也要讓孩子讀書,那該想想他們圖的是什麼,你自己品,細細品。

#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二、讀書不是非做不可,因為有人真的不適合

小時候聰慧過人,長大後讀重點中學,上名牌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期望,以後也很有可能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

但是,很多教過”兩腳神獸“讀書的父母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買書時勞民傷財,讀書時讓人抓狂,自己的孩子真不是讀書的”料“,因為Ta根本就沒有讀書的天賦。

天賦這個東西雖然玄之又玄,但它確實存在的。

比如解數學題。有的人隨隨便便瞅一眼,三下五除二,輕輕鬆鬆地寫出了答案;有的人看半天題目還是滿臉問號,哪個字母代表哪個意思都一臉懵逼。

又比如寫文章。有的人遣詞造句跟鬧著玩似的,文不加點,一揮而就;有的人使出吃奶的勁兒,抓耳撓腮,寫出來的東西依然一言難盡。

倘若遇到這樣的孩子,還是親生的,你就放過Ta吧,也放過你自己。

#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三、讀書不是非做不可,但書還是要讀的

1、讀書可培養自律

長期堅持讀書的人,往往是自律的人,而自律的人往往很可怕。

因為,他不僅僅在讀書上很努力,工作上也會很努力,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家讀書的時候是學霸,工作的時候是大佬。

倘若自己就是這種“別人家的孩子”,想想都能笑醒。不說別的,吹牛的時候絕對不會輸,懟領導的時候也底氣十足。

#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2、讀書可養氣

人雖有先天的稟賦差異,但是後天的氣質是可培養的,而讀書可以養氣。

養氣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確實是存在的。很多人都嫌棄爹媽沒把自己生得更好看些,導致情場失意,人生失意。

有些人覺得已然如此了,於是放棄了垂死掙扎,越過越混沌。

還有的人覺得自己在皮囊問題上已經輸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那就多讀點書吧,讀各式各樣的書,汲取各種各樣的氣。

天長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寧靜之氣就會越來越多,浮躁之氣就會越來越少,就能練成排除干擾、鬧中取靜的功夫,增強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定力。

慢慢地,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人的容貌還是沒變,卻多了幾分書卷氣,給人留下有朝氣、溫和、風趣、通達的印象。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說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世界讀書日#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3、讀書可慰藉心靈

浮生多艱,命運多舛,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人生漫漫,其實也不過百年,“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有太多身不由己的羈絆,有太多想去的地方無法踏足,有太多有趣的人無法相逢。

因此,我們需要用讀書來慰藉自己孤獨的靈魂,洗滌生命中的那些顛沛流離和無枝可依。

最後用一句話共勉: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從來讀書長精神,應與書籍伴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