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暖人心 春困驾驶要小心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供氧量则显不足,加上温暖气候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有的还是发生在驾车途中。

春眠不觉晓,开车犯困了。今天景泰公安交警为你支招“春困与驾车”的几个常识:

一、预防春困驾车“三要”

行车前要休息好:

微提示 | 春风拂面暖人心 春困驾驶要小心

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体才能得到调整和补充,进一步促使机能承受紧张度能力的增加,减少白天的困倦。睡懒觉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出发前尤其要出远门的时候尽量不要熬夜,以免诱发和加重春困。


微提示 | 春风拂面暖人心 春困驾驶要小心

行程要规划好:

由于交通路网的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但是如果不做好出行前的准备,到了陌生的城市就有可能迷路,把自己“扔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路书”规划要尽可能科学合理细致周密,内容包括地方路与高速公路的衔接、起止收费站口、要停靠的服务区、中间转行的高速公路出口等。

突发要应对好:

突发情况是安全行车的大敌,也是恶性交通事故的的诱因,特别是刚刚取得驾驶资格的新手司机,应对突发危险的能力明显不足,所以他们又是高速公路上快速移动的“隐形杀手”。雨雪雾恶劣天气、不易发现的障碍物、前车的遗落物、周边的危险行车等因素,一旦和因春困而起的疲劳驾驶遭遇,后果不堪设想。

二、预防春困驾车“三不要”不要动作僵化:

在公路上长途驾车,注意力集中、精神压力大,车内空间狭小、活动方式和范围及其受限,如果司机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会导致手臂、肩周、颈腰椎和腿部肌肉僵硬,一方面会加重疲劳困倦影响驾驶, 还会引发劳损或病变。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四肢、扭扭头、转转腰,是缓解僵硬解困的方法。

要视线不变:

“目视前方,好好开车”,还记得学车时教练的那句话吗?在情况复杂的路段,这种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视线良好、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上,你要是死板硬套的按照“好学员”的标准开车,不用多久你就有可能会眼睛干涩、视力模糊,想闭上眼“睡一会儿”了。抬眼看看远处路标,调动思维早判断是否下路;近看仪表盘有无报警,觉察车辆早发现故障;窗外的后视镜也要经常看看,别人超车自己也要早知道。

不要连续驾车:

在单一环境下驾驶车辆本身就容易疲劳,有的人为了早点儿到达目的地,有的人为了多拉快跑多挣钱,不论那个原因总是有人长时间连续驾车。安全的行车方法是,连续驾车不超过4个小时,感觉疲困了自觉停下来,让人和车都适当休息,你的前路会更平安。

不要不变车道:

“一条道走到黑”,在这里绝对是个贬义词,很多人以为在公路驾车时,一直在一条车道上行驶比较方便,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左侧车道是超车道,在安全的前提下超过前车后返回右侧车道,不仅符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也能在车道变换的过程中,有效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和身体协调力以避免疲劳,还能避免发生因不规范行车引发的纠纷和意外。

微提示 | 春风拂面暖人心 春困驾驶要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