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崛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被稱為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而不是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流派重要的心理學家,他認為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有低級層次的需要開始逐漸的向上發展,到高層級的需要,由此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各種不同的需要,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比如對獲得真善美等至高人生境界的需要,自我實現是一種發展過程,而不是一種最終狀態。通俗地理解,自我實現就是一個人的各種才能和潛能,在適宜的社會環境中得以充分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的過程。一個人較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就會延伸出下一個層次的需要。但如果內心追求自我實現的願望足夠強烈,那麼即使另外4個需要沒有全部滿足,也一樣會達到,只是可能與外界出現衝突和不平衡。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比如一位企業家在別人眼裡功成名就,但他卻感覺到越來越空虛、苦悶和虛無。有人問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才不會有這些感覺?他說寫詩的時候,我本來只想做個詩人,但父母、妻子、孩子一大家人等著我養活,為了他們只能不斷拼命努力,但真的一點都不快樂,還總是擔心,萬一哪天失敗了,破產了怎麼辦?這讓我很無奈。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聽起來似乎真的很無奈,但仔細分析你會發現,一個人之所以感到活得無奈,一定是自己的某些需要得到了滿足後,又有了新的沒能滿足的需要所帶來的,而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滿足他人,犧牲了自己。對這位企業家來說,做企業雖然不是自己的真愛,但當初選擇從商是因為從商比作詩人,更能滿足他的生理、安全、社交、以及尊嚴這4個層次的需要。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只有當這4個層次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後,自我實現的需要才會真正浮現出來。也許你會說,他已經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了,難道還沒有自我實現嗎?實際上這是很多人都有的誤解,誤以為取得成就就是自我實現。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地位的高低、收入的多寡,取得了多少榮譽等等,這些和自我實現都沒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自我實現更多的是對心靈完善和人格完整性的追求,而不是外在的追求。只有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感到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感覺時,才有可能是真正的自我實現,達到全然忘我的狀態。

雖然這位企業家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寫詩的時候感受到的這種狀態,但現在他的身份認知停留在了成就、名聲、地位等尊嚴需要的滿足上,不能理解,為什麼擁有了這些自己卻依然不快樂。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當自我實現的需要浮現出來時,真正阻礙它的不是外界,而是自我設限。

一個女孩曾經來問我說我快畢業了,想留在上海做遊戲策劃,但是爸媽不同意,他們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回老家過安穩的日子就行了。可是老家只是個四線,小城沒啥互聯網公司,我就不想回去。結果一和他們聊我的畢業打算,媽媽就在電話裡哭鬧,說我不孝順,時間一長我自己也動搖了,想要回去滿足爸媽的願望。可是面對已經到手的offer,是咬牙繼續留在上海,還是聽從爸媽的話回去,真的好難抉擇。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從需要層次理論的視角,你會發現女孩的敘述裡包含著自己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雙重關係。父母對他的關心停留在最低層次的生存需要上,同時他們希望女兒滿足他們自己的愛與歸屬的需要。女孩跟他們的對話則直接跨越到了自我實現部分,越是想說服父母,越是會引發他們的焦慮。

聰明的做法是抽時間回家與父母面對面溝通,先回應父母關於生存和愛與歸屬的需要。通過現實數據,比如工資收入,自己3~5年的藍圖願景等,緩解父母的現實焦慮,再通過情感回應告知父母,自己將如何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繫,包括接他們到上海小住,與同事朋友交流等等,緩解父母的情感焦慮。與此同時,想辦法讓父母感受到職業理想對自己的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溫和而堅定的持續溝通和對話,就有機會向自我實現的目標不斷邁進。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億,就自我實現了嗎?

如果你也希望自我實現,可以試一試下面的做法。

一、嘗試全神貫注忘掉一切的做一件事。

二、勇敢地選擇成長,而不是畏懼、退縮。

三、傾聽自己內心最強烈的聲音。

四、誠實擔責而不是偽裝隱瞞。

五、不斷進行人格完善和整合,讓自我實現成為一生的追求,而非一蹴而就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